作者:鲁晶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讲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出品的综艺节目《灯火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关注热度持续走高。该节目创新地以灯火之光作为核心视觉符号和情感象征元素,结合不同的音乐寻找、照亮城市中的普通人物,将宏观的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内容融入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景中,让烟火气与灯光秀交相辉映,照亮新时代城市风貌,助燃普通人的梦想。
节目首站来到了素有古城之称的西安。夜幕降临,西安城中点亮了万千灯火。两千多年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始之城,数不清的驼队开辟出连接东方与西方的古老商道。这些灯火延续千年,至今未灭——西安国际港务区集装箱码头上,一辆辆中欧班列满载着文化商品和贸易货物,为和平发展与世界繁荣而奔赴征途。《灯火里的中国》最大的创作特色就是以历史为轴,让音乐旋律与都市灯光相互适配。歌曲《一路同心》畅想着“一带一路”美美与共的愿景,一曲《我为钟狂》激发了人们对民族音乐和汉服文化的兴趣,《光影记忆组曲》述说陕西电影文化的影响力,《奔跑的青春》则呈现西安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行进有序的灯光配合音乐节奏,连接起城市的文化脉络,“散点透视”出当代中国砥砺而行的美好图景,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在这场“城市交响”中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
《灯火里的中国》所呈现出的美好画卷,既有大图景、大气象,更不乏点缀在城市生活之中、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的微光人物。比如,节目从介绍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引出板房子保护站的护林员们,讲述他们为守护被誉为中华民族“祖脉”的秦岭而勇敢坚守的故事。创作者用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了护林员进山更换监测野生动物的红外相机储存卡的过程。大山深处,没有可供人行走的道路,他们必须自行摸索。在他们的努力下,每年红外相机都能采集一万多张野生动物照片和千余条野生动物视频,让专家对秦岭生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红外相机的一次次闪光中,观众见证了秦岭生态的持续改善,也感受到了时代奋斗者看似微小、实则强大的奋斗力量。还有西安国际港站运转车间调车组的成员在一首《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守护着国际港的灯火璀璨;在歌曲《千年之恋》中,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在修复灯下“拾”起历史的时光,传承千年的文明;一曲老少合唱的歌曲《敬》,则把西安航天科研工作者对苍穹的向往唱了出来……他们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年复一年地为城市和国家贡献着光与热。
节目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打破了传统舞台常规表演的模式,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综艺表演模式。总导演顾志刚透露,《灯火里的中国》将整座城市当成舞台,将艺术表达落实到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现实场景之中,让每一个微光故事和实景音乐秀浑然一体,实现了文艺质感与质朴情感的交融。
总而言之,在《灯火里的中国》中,“灯光”与“音乐”是核心概念,“人”与“烟火气”是表达内核。节目梳理出一座城市从古至今的生命脉络,描绘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以城为镜,映照未来,灯火里的中国故事用表现形式的创新、表达方式的突破,实现主流价值的创新传播,不失为综艺节目正能量传播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