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柳州3月7日电题:新老歌手“接力跑” “刘三姐”山歌代代唱

作者林馨刘俊聪

“斯人已逝,歌声永存。”日前,《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已去天外传歌,但“刘三姐”的山歌,依然在广西天地间回荡。

相传刘三姐便是从柳州鱼峰山跃下,被小龙潭中的金色大鲤鱼托起,骑鱼飞天。后世人为纪念刘三姐,在此处修建三姐骑鲤鱼升天雕像。男女老少汇聚于此以歌会友,久而久之形成鱼峰歌圩。

“如今广西歌成海,都是三姐亲口传。”20世纪60年代,电影《刘三姐》上映,风靡海内外。半个多世纪以来,“刘三姐”的山歌淌过岁月的河流,刻进几代人的记忆,成为广西文化符号。

彼时还是小学生的陆连芳,便是“刘三姐”的忠实粉丝。“小时候看《刘三姐》电影,对她心生倾慕,并在心里埋下了想学唱山歌的火种。”

长大成人后,陆连芳“拜师学艺”唱起山歌,并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峰歌圩”代表性传承人。她奔走柳州各校园、社区传承山歌文化。

“得知黄婉秋老师去世后,内心深感悲痛,她一生都在做‘刘三姐’文化的传承者。”陆连芳表示。对黄婉秋最好的缅怀,便是传承好“刘三姐”文化,将山歌代代相传。

“刘三姐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是广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刘三姐文化在现代化的今天既面临着挑战,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来自广西玉林的孪生兄弟李玉宝、李玉钦出生于1999年,俩人自幼看《刘三姐》电影长大,对山歌也有着浓厚兴趣,并通过互联网传唱山歌。李玉宝说:“互联网传播面较广,年轻人喜欢新奇、有趣的内容,我们把生活中有趣的段子、美食改编成山歌,让年轻人更易于接受。”

与此同时,广西各地将山歌引进课堂。越来越多“山歌王”走进校园,登上三尺讲台“传歌”。在学生心中点燃千年山歌的火种,让山歌的活力延续下去。

作为广西经典的文化符号,“刘三姐”也从民间传说发展为舞台艺术、电影银幕、实景演出等,近百个以“刘三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刘三姐歌谣”被一代代人传唱至今,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年3月4日3时16分,黄婉秋与世长辞。但正如她在弥留之际所言,“天上,人间,我心永远与你们同在。”她对“刘三姐”文化的贡献和传播,激励着更多人在传承路上不断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