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李漠执导,周雨彤、吴越领衔主演的都市家庭剧《180天重启计划》正在芒果TV、湖南卫视热播。继友情篇《我在他乡挺好的》、爱情篇《装腔启示录》之后,这次李漠将镜头对准亲情关系,讲述48岁母亲与28岁女儿“被迫”同居180天的故事,以母亲“怀孕”为线索,引发了关于代际价值观碰撞、家庭亲密关系界限等议题的讨论。李漠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坦言,《180天重启计划》的创作初衷是想讲“回家”的主题,探讨当代人如何重启与家人逐渐疏远的关系、重新与家人建立起亲密的连接。
剧中周雨彤一人分饰两角,既是女儿顾云苏,也是青年时期的妈妈吴俪梅。李漠希望用这种方式呈现互为镜像的母女俩,她们有着相同的底色,本质上更像同一个人,只是被时代推向了不同的轨道。吴俪梅48岁怀孕生子只是戏剧的规定情境,和“重启”的关系并不大。母女俩在被迫共同生活的180天里如何重新认识彼此,才是表达的重点。重启亲情不是改变对方,而是接纳差异,“敬我们不远万里成为一家人”。
周雨彤饰顾云苏。
剧情:
从“陪产”到“重启”,一场关于“回家”的叙事实验
《180天重启计划》的剧情梗概乍看很“抓马”——48岁的妈妈吴俪梅(吴越饰)再婚怀孕还打算生下来,28岁的女儿顾云苏(周雨彤饰)失业失恋不得不“投靠”妈妈,顺理成章成了超高龄孕妇的全职“护工”;另一边,后爸李建雄(耿乐饰)温柔体贴,对家庭成员照顾周全,而“至死是少年”的亲爸顾康旗(陈明昊饰)还希望破镜重圆,甚至打算从李建雄和前妻的儿子李言(何洛洛饰)那边入手……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重组家庭成员各有立场、性格迥异,戏剧冲突一触即发。但实际上,《180天重启计划》拍得轻快写实、温柔趣致,将日常生活里的琐碎故事娓娓道来,把母女关系刻画得细腻又犀利,让人笑泪交加。导演李漠说:“对我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情节,而是人的感情、感受和情绪。”
耿乐饰李建雄。
原著小说叫《180天陪产计划》,但“陪产”指向的只是物理动作,“重启”才是这部剧的精神内核。李漠接受采访时表示,剧名的改动暗含了他的创作意图:《180天重启计划》真正要讲的是“回家”,讲当代人如何重启与家人逐渐疏远的关系、如何重新与家人建立起亲密的连接。正如大家日常观察到的,当代年轻人都不太愿回家,想要独立、想要自己待着。回家后和父母的关系也很微妙,年轻一代试图改变父母固有生活习惯,让他们不要吃剩菜、少刷短视频;父母则以传统观念纠正子女的作息,要求早睡早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逻辑,都在坚持自己才是对的,往往不愿意听对方讲什么。好像我们在一起的相处远不如自己要坚持的东西重要。”
在李漠看来,真正的重启不是改变对方,而是学会在差异中共存。剧中吴俪梅48岁怀孕生子的情节只是戏剧的规定情境,和“重启”的关系并不大。母女俩在被迫共同生活的180天里,如何重新认识彼此,才是表达的重点。该剧的尾声,重组家庭的相关成员聚在一起吃火锅,顾云苏提议“敬我们不远万里成为一家人”,所有的复杂关系都在这个场景下和解。这也正是该剧对家庭定义的解构:血缘不是家的唯一纽带,真正的重启是接纳差异。李漠表示:“传统叙事里,好像前一个家庭的孩子跟后妈、后爹是无法很好相处的。但为什么不能呢?大家都曾爱过同一个人,如果都是带着善良的角度去面对人生,不是应该彼此祝福吗?这是我想要传达的。”
代际女性的镜像映照,男性角色的终将醒悟
剧中,周雨彤饰演了两个角色:28岁的女儿顾云苏和妈妈吴俪梅的青年时代,既是女儿,也是妈妈。李漠导演也有意用镜头切换来展现不同时空的母女俩,当顾云苏在职场上据理力争,青年时期的吴俪梅也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奋力一搏。用一张脸承载了两个女性角色的人生,成为了该剧的一种隐喻——吴俪梅和顾云苏这对母女,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但她们互为镜像,有着相同的底色,本质上更像同一个人,只是被时代推向了不同的轨道。
创作前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由谁来演青年时期的吴俪梅。李漠考虑过由中年吴俪梅的扮演者吴越担纲,但吴越认为自己不合适。她觉得勉强努力一下能演三十多岁的角色,但“二十岁我真的没法演。”李漠很欣赏吴越的专业态度,于是另想办法,让周雨彤既演顾云苏,也演青年时代的吴俪梅。“从创作上来说,这样一来,在这对母女关系的呈现上会有一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感觉。我很开心能有这个机会找雨彤演两个角色,她也演得很好,这两个角色在她身上得到了统一。观众无论是代入吴俪梅,还是顾云苏,都会感受到那种母女俩连在一起的感觉。”
吴越饰吴俪梅。
从《我在他乡挺好的》到《180天重启计划》,李漠影视作品里的女性角色尤其立体生动,以至于有观众认为他对女性题材有偏爱。他却说,自己只是对复杂的有趣的人感兴趣,不分性别,“平等地爱男人和女人”。《180天重启计划》里的男性角色,比如顾康旗,站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北方男性的价值观视角,他没有什么大错,在外面混得好,钱都拿回来了,因此一直不理解吴俪梅为什么要离婚。快二十年后他才慢慢明白,吴俪梅的理想和她想要的生活,同样重要。“男性是相对迟钝,并不是不会醒悟,可能有的人醒悟得比较晚。”剧中的顾康旗和李建雄一体两面,在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李建雄是已经醒悟的男性,顾康旗是还没醒悟的。
《180天重启计划》并没有把人物的家庭身份放在自我之上,每个角色都有不少缺点,却也因此显得格外真实,经常让观众想起了自己生活里的人和事。李漠感慨说,网络时代会把各种声音放大,大家变得害怕被审视,过得越来越谨慎,但现实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勇敢一点去接受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人有错误就不能再改吗?无论是吴俪梅、顾云苏、顾康旗,还是我们自己,是不是都应该对自己宽容一点,也对别人宽容一点。”
表演:
吴越的眼泪,陈明昊的递烟,好演员能把自己完全交出去
刚开始筹备《180天重启计划》的时候,李漠就想以南方城市为背景,希望两位女主都是南方人。“我跟剧方提议周雨彤。她跟我关系很好,也很适合顾云苏这个角色;妈妈吴俪梅,我想找一个年纪合适的南方的女演员。不希望她是太传统的、母性气质那么强的,而是很独立、很特别的,还要有点韧劲和娇嗔的感觉。”李漠第一个想到就是吴越,剧方也很认可,但不确定对方愿不愿意来参演。
李漠到现在还记得和吴越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复兴西路一家非常有腔调的咖啡馆。本以为只是认识一下,时间不会太长,没想到吴越拿出了一张纸,上面手写着她看完剧本想跟导演讨论的十多条问题。“发给吴越老师的是比较早的剧本大纲,我后来一直在改剧本,恰好我做的修改和吴越老师那张纸上的问题是同一个方向,我都可以回答。其实那天我没有做准备,并不知道她会拿一张纸来问我,我想这就是创作者之间的默契吧。”这场聊天从下午1点持续到5点,那之后没多久吴越就欣然同意参演。
李漠对吴越细腻又精准的表演极为欣赏。有场戏是吴俪梅并不知道李建雄出了什么问题,但又感觉到事态很不好,在医院上洗手间的时候她忍不住哭了起来。吴越先演了一版号啕大哭,情绪释放得非常到位。但李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她把自己往下沉一沉,不要把情绪全部释放出来,有两滴眼泪从脸上缓慢地划落。“这种要求很苛刻,我一般不会提。但越姐演得太准确了,把那种潜意识里知道不对,但好像又说不出来的感觉演得很到位。那是一场没有对话的戏,越姐演得很戳我。”
这部戏的主演里,周雨彤、韩东君、耿乐是李漠合作过的演员,也是私交很好的朋友。吴越、陈明昊是公认的好演员,虽然跟李漠是第一次合作,但都愿意在表演上把自己完全交出去,让导演来判断和选择。因此整个剧组的创作气氛热闹和谐,如同一家人。李漠感慨,陈明昊是他合作过的演员里,在表演上最游刃有余的几个人之一,经常会说:“导演,你想要什么?想要我怎么样?不行我就都演一遍,你看看用哪个。”说完立马就演,每一遍都不同,而且都很轻松,丝毫不费力。剧中有一场戏是顾康旗和吴俪梅、李建雄到顾云苏上班的公司,打算到天台找女儿。顾康旗在楼下翻越门禁被保安拦住,他顺手掏出一包烟,让保安通融一下。这场戏是陈明昊即兴加的细节,给顾康旗的江湖气增添了生动的注脚。
新京报记者 杨莲洁
编辑 佟娜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