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罗姣姣
来源 | 看电视
“比较关键的进化,我认为是重新定义了‘好剧’”,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如是阐释腾讯视频追寻好剧的历程。
关于何为“好剧”以 及如何持续创造出“好剧”的议题,在这次演讲当中,他以一种近乎平实又恳切的姿态娓娓道来。
事实上,腾讯视频近年来的表现,的确让其有足够的底气来展开关于“好剧”的探讨,品质和市场声量兼具的“好剧”频现,剧集整体的成功率较高,这在行业普遍面临转型发展命题的当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腾讯视频的实践则再次印证,剧集行业的突围破局或许就蕴藏在反复的“好剧”创制的实验当中。
重新定义好剧,并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锚定好剧创作的方法论,孙忠怀的演讲无疑是向行业传递着明确的信号,即腾讯视频在剧集创制上的标准、方向以及路径。
而从他的言语中不难看出,或许对于整个剧集行业来说,“赌”成功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用极致认真的姿态去“拼”成功的时代正在被开启。
重新定义“好剧”标准
“我们在电视剧领域一直在追寻‘下一部好剧’”,这源于腾讯视频在过去几年中面对行业各维度的极速变化而产生的判断和应对。
“好内容才是王,平庸的内容会破坏行业”,孙忠怀坦言,在寻找好内容的过程中,腾讯视频也踩过一些坑。
转折点发生在2021年,彼时的腾讯视频“重新定位自己”,正式将“艺术”确定为统领内容的战略核心,而在孙忠怀的认知当中,这一战略看似“天真”,实则非常关键。
艺术价值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腾讯视频定义“好剧”的一个核心标准,而另外一个标准则是“商业价值”, 这一有关“好剧”的二元评估体系,在腾讯视频近年来的选剧、制剧过程中发挥着切实且关键的作用。
兼具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孙忠怀进一步作出阐释,只要二者中有一个维度表现非常优秀,另外一个维度上没有特别大的瑕疵,便是不断追寻的“好剧”目标。
对艺术本体的关注放置于流量和声量之后,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市场的一种普遍标准。 腾讯视频也在经历过讨论、摸索甚至是反复之后,逐渐稳定了有关“好剧”判断的内核。
过去两年腾讯视频频繁涌现的“好剧”中,近乎都在艺术标准上有着极致化和创新性的探索,《漫长的季节》如是,《繁花》亦如是。
而在对商业价值的理解上,腾讯视频也同样经历了转换和升级,在探索市场增量和多元变现模式的同时,全面控制项目的成本费用水平,被孙忠怀解读为腾讯视频提升剧集商业价值的关键。
如此“即使没有博得爆款的最终效果,至少财务状况不会失控”。
而对于艺术价值较高但商业价值堪忧的作品,是否给予绝对的一票否决?对于此类剧集,腾讯视频给出的判断路径是,基于作品的价值观、社会效益、创新性、独特性,预判项目的预期亏损额,在此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在较大亏损的 前提下投资创作”。
2024年以豆瓣9.6登顶国产剧九年评分新高的《山花烂漫时》,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终,腾讯视频依旧决定以高品质和专业化去投入创作,结果是该剧实际的亏损额比预期低很多,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创造出一部品质“好剧”。
提升整体成功率更重要
“我们团队的工作重心,是日复一日的寻找艺术魅力与商业价值兼具的所谓普通好剧,合格好剧。”绝世好剧不可常得,但在孙忠怀看来,普通、合格的好剧却是能够通过努力而被找到、被创造的。
腾讯视频在近几年创作经验的累积中,不断优化着“好剧”创作的方法论,而这样的“方法论”,同样是腾讯视频着力向行业传递的一个重要维度。
剧本是首要的切入点,这听上去有一些“老生常谈”,但剧本的重要性在腾讯视频并不是“说说而已”。
“剧本的专业性、独特性、文学性、艺术性,是最终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腾讯视频项目运作的过程中,剧本构成了其评估决策最主要的对象。
而专业的创作态度和艰苦卓绝的创作过程,在孙忠怀看来是好剧本产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中保持绝对的专业和敬业,好剧本便一定能够诞生于此。
同时对腾讯视频内部参与剧本决策的人也提出了同样的近乎于极致的专业主义要求。
相比于对爆款的一味豪赌,降低整体项目的平均亏损水平,提升剧集的成功率,是当下的腾讯视频在剧集打造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
对艺术价值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在剧本的专业化、极致化开发,还体现在创作环节中演员选择上的标准。
一段时间以来,对流量和市场热度的过度迷信,让大批剧集陷入了话题高却质量差的发展状态,最终戕害和阻滞的是行业整体的品相和动能。
“艺人类型、表演能力、近期状态”都成为腾讯视频选择演员的标准,同时,能否有全身心投入角色表演和创作的魄力和能力,也是其考察演员“适配度”的关键。
腾讯视频在过往两年所贡献的“好剧”片单中,大量案例都印证着对这种“适配度”选角标准的诠释和升级,《玫瑰的故事》中,刘亦菲在专业上的沉淀以及全身心的投入,成为其构建观众心目中女主不二人选信念的重要基石。
当视频平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以及行业生态之时,及时、适时地调整策略,是平台能够持久发展的根本,腾讯视频在当下明确向外界传达,提升剧集整体的成功率,对平台来说,比盲目追寻爆款更重要。
成功率来源于剧集艺术品质的提升,与此同时,“以较低成本实现码盘、制作和播出”,在整个过程中也变得愈发重要。
《九重紫》以相对较低的投入博得爆款剧的播放效应,便是控制成本、提升艺术水准理念之下的产物,最终该剧获得了远超预期的商业回报,成为腾讯视频在2024年“好剧”制造的另一典型代表。
事实上,整个2024年,从《繁花》到《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再到《永夜星河》《九重紫》,腾讯视频不仅全年“好剧”不断档,且在多样赛道、多元受众群体中留下印记。这背后或许正是这样的“好剧”创作方法论在发挥着作用。
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良性共创
以观众为出发点创制好内容,理论上应该成为所有内容品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剧集领域常年来占据主导的toB模式,将观众在很多时候被放置在了最后甚至最不重要的环节。
制作方将很大一部分的精力用在“搞定”平台之上,交易一旦完成便可买定离手,风险进而全部转嫁到平台之上,创作者和制片方并不对剧集的最终播出效果担起必要的责任,如此之下,能否真正以观众为核心去投入创作,对创作者来说变成了一种变相的“良心活”。
腾讯视频在剧集制作上持续推行“严控制作成本,对赌后验激励”的合作模式,让制作链条上的各方能够风险共担,同时实现收益共享,激励产业各方拼尽全力去完成作品的创制,客观上刺激着好内容的持续诞生。
据悉,2024年,腾讯视频的后验项目数量实现激增,总后验金额也接近2023年的四倍。《九重紫》即是在严控成本预算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剧集品质的提升,耀客传媒也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分成。
“我们想看到的是创作者、制片公司、播出平台各方之间的良好共创,成功进行利润分享。”孙忠怀在演讲中再次阐释了“后验激励”模式的真意以及腾讯视频持续推进此项政策的决心。
“压上身家性命去完成创作”,这不仅是对创作者、制片公司的期待,也是腾讯视频对自身的要求,而这些都最终指向于一处,即“好剧”更大概率地被创作,以及观众的选择和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