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错”在不变

大衣哥朱之文,2011年一唱成名,穿着军大衣在星光大道舞台上闪闪发光,是凭借反差感深入人心的第二位草根明星,第一位是王宝强

大衣哥“错”在哪-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这样的成名是一种魔咒更是一种负累,它逼迫着他必须在这条已经被设计得死死的命运之路上狼奔豕突,休想再过安生日子了。

为此,一个“纯朴”的形象被焊死在镜头里,而在镜头外,这个形象在很大概率上不能保持,这很正常,“纯朴”即便是本性,但在镜头加持下,它也成了一种表演——真实的生活不是表演,他必须远离“纯朴”,至少是将这种形象与大众隔离开,而不是让他人触手可及。

是的,他已经不是普通人了,他是明星了。

大衣哥最大的“错”就是他没有改变这种认知,他过于“表里如一”了。

对于演艺明星而言,表演是工作,而不是生活。

哪怕不接受这样的设定,为了自身安全与利益,至少也必须远离人烟,而不是持续地“勾引”大众去“揭秘”——啊,原来大衣哥台上台下真的都是这么“纯朴”……

和瓜田李下是一个道理——不给大众设置门槛,破窗效应就会像一颗又一颗致命的子弹。

如何面对?其实晋朝的老祖宗们早就看透了,王康琚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邓粲说:“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一个“隐”字——要低调。

可要当明星——必须抛头露面。

所谓的“隐”,不仅仅是闭门不出,更是选择隐在哪里的问题。

2.错在农村

很多人都说,他遭受那么多人登门骚扰,为啥不离开农村呢?

也有人说,他是真正的农村人,舍不得离开;或者说,他可能适应不了城市。

有道理。

但也直接暴露了城市与农村在对待个人生活方面的区别——无论承认与否,事实都是城市更冷漠、更有边界感。

对大衣哥这样的草根明星而言,在城市里更容易避开那些无聊又可恶的乌合之众。

当然,选择在哪里生活是大衣哥的权利与自由。

选择在农村生活当然不是“错”,而是他所在的那个“村镇江湖”的错。

生在农村而又没有及时逃离农村,那么在你的熟人眼里,你可能就是带着“原罪”的——你过得不好,他们瞧不起;你过得好,他们质疑;你老老实实,他们欺负你;你仗义疏财,他们道德绑架你。

大衣哥这十几年的故事里,写满了这种素材——刚开始只是有人围着他家的院子观摩,后来村里开了“之文”“大衣哥”农家院,有人开始拍视频,再后来开始猜忌谩骂,经常有人半夜来砸门、踹门,还有人冒充记者向他借钱……

对于一个小有名气的人来说,农村,比城市危险多了。

3.错在社会

这次,他把一个在短视频平台上长期坚持辱骂他的女人告上了法庭。

这个女人坦白自己加入了好几个群,那些群里的人的职业就是“骂大衣哥”。

女人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999个视频,里面至少有800个是骂大衣哥。

女人哭着求饶表示朱老师对不起……朱之文这次选择不原谅,他表示无故骂人这么些年,怎么可能是一句对不起就算了的事。

事实上,并非“无故”骂人,他们之所以辱骂大衣哥并以此为职业甚至还规模化了的原因——是有利可图。

一方面是能拉来流量,另一方面这些流量能变现。

作为平台,对于这种规模化的“辱骂赛道”置若罔闻,过去几年朱之文也曾委托律师起诉过平台,平台选择封禁这些人的账号,后来又解封了,人家接着骂……

黑红也是红、黑粉也是流量,这就是流量平台舍不得彻底斩断这些黑产的原因。

朱之文,在这些短视频平台上,也成了众人一起收割的对象。

和他在现实生活里一模一样。

大衣哥成名十五年,如今居然还有“流量”——社会上风言风语,认为这都是他有意操纵人性的结果。

他明知道“乡里乡亲”坏人居多,却依旧不跑

他明知道利益面前“人心险恶”,却依旧不避

他明知道所谓的“流量”就是出丑,却坚持不退

他明知道一味忍让会诱使得寸进尺,却善良不改

于是可见——“他是一个深谙人性的人,只有这样做,他的流量永远火热”

抱有这种认知的人不在少数,因为社会里面大多数人永远都不懂得换位思考,也永远都是一个“称职的可悲看客”。

大衣哥再不济,也比这些家伙好得多——他不是一个只会唱歌的草根明星,他更是安分守己却总被觊觎、被揩油、被挤压、被欺凌的一个社会符号。

大衣哥“错”在哪-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