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家六姊妹里,唯一一位没有靠父母、靠丈夫、靠姐姐姐夫独立生活,且生活得很好的,只有老四何家欢。
老大何家丽回城后在蔬菜厂的工作是父亲何常胜托关系帮忙给她找的。何家丽嫁给部队的干部张建国后,依旧一心扑向何家,没有提升自己,一辈子只会卖菜。
老二何家文淀粉厂的工作同样是父亲帮忙找的,何家文二婚嫁给富户老范,成了老范全家人的免费保姆,也算是吃喝不愁。
老三何家艺工艺厂的工作也是父亲何常胜帮忙找的,结婚后何家艺靠着欧阳宝发家,成为了富太太。
老五刘小玲的工作是继承父亲的羊皮厂单位,老六何家喜则是继承母亲刘美心的酱油厂的工作。
只有老四何家欢,没有靠父母的荫庇,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有了会计这门专业的傍身,不管是她日后自己找工作,还是开公司,都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与本事。
原著里写,“何家欢不需要为家族付出,她只需要成全她自己。”
何家欢的人生她可以自己做主。
她可以选择不结婚,也可以选择离婚。她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受任何人的管束。
整个何家,何家欢过得最舒心也最自在。
01、三份工作的转变
银行副行长
何家欢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淮南的信托公司。公司很小,连领导总共三个人,暂时以区财政局做营业场所。
因为张秋林和孟丽莎毕业后也分配回了淮南,何家欢为避免和这两个人碰面,她每天早出,提前一个小时去上班,晚归,延后一个小时下班。
何家欢的这一个举动给公司的领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领导们深以为家欢是个人才,“事业心特别重,有奋斗精神”。
何家欢所在的信托公司效益出奇地好。从建立第一年起,就一直在盈利。他们主要做对公业务,经手的金额都比较大。
原著里写,“每天都在跟信贷打交道,家欢知道田家庵区的企业,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目前哀鸿遍野,但也不是没有发展得好的。
那种大型国有企业就不用说了。电厂、化肥厂,发展得都不错。像一些小的集体企业,像石棉瓦厂、第三玻璃厂,效益也不错。淮南亨得利钟表眼镜公司甚至跻身全国集体商业一百强。
田家庵在走向开放,今年分别在绥芬河、厦门、海口、北京等地设立办事处,作为对外开放窗口。都是机遇。就看你想不想,抓不抓。
家欢当然知道,国企改革有它的问题,矛盾尖锐,可作为个人,挣扎有用吗?时代的龙卷风袭来,抵抗是无效的,最好是在风暴中心起舞。”
何家欢在职场如鱼得水,在眼界与思维上也已经远超何家其他的姊妹了。
由于何家欢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水准,加上她勤奋又努力,很快她就升职为贷款部门的主任了。
再后来,信托公司也不存在了,一同并入银行系统。
何家欢升为代理副行长,管理商业银行,何家欢一时风头无两,成为姊妹里最出色的人物。
连一向不太喜欢老五的刘美心也不得不承认:美心过去谈不上多喜欢家欢。但如今,几个女儿里头,在事业上,还就家欢一枝独秀。社会地位提高,家庭地位自然也提高了。
“何总下午被检察院带走了,跟行长一起被带走的。”
偏偏风头正盛之际,带何家欢入行的师傅,也就是现在的银行行长因为违规受贿被检察院带走了,连带着行长的几个副手,包括家欢,可能有胁从犯罪的嫌疑,都被带去审查了。
由于银行行长跳楼了,行长上面的,下面的人都算是保住了。
即便何家欢是清白之身,却也因为这件事情蒙受不白之冤,被误解,被怀疑,被审查,甚至被人造谣与行长的桃色新闻。
何家欢奋斗半生,一无所有,简直是造化弄人。
职业炒股
何家欢从银行辞职出来之后,没事可干,因为自小对数字敏感,她想着可以炒股。
于是何家欢和何家喜借了八千块,去证券公司开了户,用家里那台淘汰的破电脑,开始上网炒股。
原著里写,“她也会去证券大厅看看。不是家家有电脑,银河证券大厅,还像个菜市场。家欢刚开始还拿个小本子。抱着学习的态度。玩了一阵之后,小本子不带了,徒手去。她的八千元本金翻到三万。在证券大厅,已经有人会来征求她的意见。”
何家欢在证券公司中户室混得风生水起。她在股市里打了几个滚,有亏有赚,但多少赚了一点,总算有些本钱。
当大老板
何家欢清醒自持,没有沉迷炒股,懂得及时抽身,在股市赚了一些本钱以后,就成立了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
自己当老板,帮不少个体户和公司算账。
而老公方涛的车队也渐渐发展了起来。夫妻俩共同创业,日子过得肆意潇洒。
02、老公方涛的支持
其实,何家欢能不断提升自己与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她的老公方涛可谓是功不可没。
何家欢是何家姊妹里出了名的脾气差,见谁都板着个脸,说话又冲。
方涛曾经说过:“学历不如你,知识不如你,做人上,多少比你强点。”
何家欢曾经因为对张秋林的失意,想过一辈子不嫁人,做老姑娘。
但是自己出来工作后,完全不会做饭,这个成了一个大问题。
她是何家六姊妹里,从小到大最馋,最好吃的。
而选择方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涛会做饭。
原著里写,“自从他宿舍门口的灶台砌起来之后,这男的每天晚上都会端出一盘香喷喷的菜来。家欢根据气味都能闻出他的菜属于标准的田家庵菜。
她甚至怀疑,这人是不是个厨师。炒豆饼、炸藕盒、熘肥肠、烧黄花鱼,没有他不拿手的。最厉害的是烧扒皮鱼。何家欢隔着门板都能闻到香味。”
这么多年,何家欢在吃这件事上执着不改。难得的是,她总吃不胖,体质得天独厚,支撑她将美食进行到底。
所以,虽然方涛的条件并不算好,她还是愿意嫁给他。
“方涛,粮食局车队职工,大车小车都能开,工作是顶替他爸爸的。比家欢大八岁。离婚,无孩,老婆带钱跟人下海去了。”
面对何家欢,方涛其实是自卑的。因为方涛有过一段婚姻,加上他没有读过大学,事业也不如家欢。所以方涛常常感到自己很卑微。
但是方涛也有他的优点,就是他老实本分,愿意忍受何家欢的臭脾气,甘愿做何家欢背后的男人,操持家务,无条件对她好。
张秋林
在张秋林回国后,何家欢和方涛发生了离婚的小插曲。
张秋林离婚回国后,抓着何家欢不放,对何家欢说:“就知道你根本不爱他。你是高才生,信托公司的中层,将来会是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跟一个出租车司机,老实说,你们不相配。”
方涛在看到何家欢和张秋林吃饭后,心里非常愤怒:“家欢就喜欢这种洋气的,最好有海外背景,有钱有势,或者最起码是高端人才,他呢,土,没出息的司机!永远上不了台面,配不上她!家欢和同事、同学聚餐,从来没带上过他!是,他见不得人,是下三烂!方涛在心里把自己贬损了一番,激起老大愤怒。”
方涛因为自卑,变得疑神疑鬼,将张秋林视为情敌。
但是站在何家欢的立场上,看到的却是方涛对她的不信任。
夫妻之间,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那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
何家欢不惧离婚,也不害怕未来,所以毅然选择和方涛离婚。
一直到方涛受伤,何家欢放下工作远赴外地照顾方涛,何家欢被抓,方涛奔前跑后为救家欢。
原著里写,“何家欢出狱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当初方涛下岗时的痛苦。从前的骄傲,被命运的巨掌击得粉碎。她当然可以继续在行里工作,但流言谁解释得清?她又如何能背着命运的十字架踽踽独行?
何家欢一直自命不凡,大学毕业,业务过硬,年纪轻轻便走上领导岗位……可她现在觉得,自己甚至连一个村妇都不如。村妇起码健康健全,她却是个轻度残疾的中年妇女。
好在有方涛。是他再一次搭救了她。心灵上,情感上,这个小家就像是她的挪亚方舟,让她在滔天巨浪中活了下来。”
患难过后才见真情,何家欢和方涛复婚了。复婚过后,两个人感情较之前更好了。
03、儿子幸福又帅气
何家姊妹里的孩子们,最幸福的只有何家欢的儿子成成。
大姐何家丽的儿子小年,和李雯在一起后染上赌瘾,四处躲债。
老二何家文的儿子陈光明,在何家文二婚后,左右不是人,后来再也不肯回家乡见母亲。
老三何家艺的儿子欧阳枫,跟着父母吃过苦也享过福,一直过着大起大落的人生。
老五刘小玲的儿子汤洋洋,父亲早逝,母亲远走他乡,一直过着四处飘零的生活。
老六何家喜的女儿小曼,看见母亲的所作所为,曾直言,会像她对待姥姥一样对她。
只有老四何家欢的儿子成成,一直生活在父母恩爱的家庭环境中。
虽然成成的成绩并不算好,但是母亲何家欢想办法给他弄成体育特长生,后来成成在上海念了大学。
毕业后,又通过张秋林的介绍,成成在上海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子承母业,做会计。
刘美心曾多次夸奖成成。
“成成行。”美心说,“稳重,长得也漂亮。”
何家欢和方涛都事业有成,恩爱有加,成成工作好,长得帅,为人又孝顺。
何家欢可不是姊妹里的人生赢家吗?
女人,只有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才能摆脱家庭的束缚。
实现自己的人价值,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随心所欲,畅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