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票房)超120.51亿元,跻身全球票房榜前十名,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
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的新高度,其背后也蕴含着东城区“文菁人才计划”培育文化领军人才的典范。影片背后,王竞(总制片人、故事)——这位从湖南小镇走出的才女,凭借东城区“文菁人才计划”的沃土滋养,带领团队以极致匠心与颠覆性创新,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舞台。
从“魔童”到“破圈”,一部电影如何引爆文化共振?答案藏在东城区“引才育才”的战略布局中,也藏在一位制片人十年磨一剑的传奇里。
王竞出生于湖南冷水江,早年于湖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求学,深厚的专业积淀为其影视梦想奠定基础。2011年,她怀揣热忱投身北京光线传媒,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与不懈努力,逐步成长为彩条屋影业CEO,带领团队打造出《哪吒之魔童降世》《茶啊二中》《姜子牙》等多部现象级动画电影。其主导的《哪吒》系列连续打破中国动画电影首日、单日票房纪录,并多次登顶全球单一市场动画票房榜单,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亮丽名片。
相较于前作,《哪吒2》在制作体量、技术难度与艺术表达上实现全方位突破。影片角色数量增至前作的3倍,特效镜头超1900个,其中“开海”场景的海面特效深度达3700米,单帧渲染时长创行业新高。
导演饺子与王竞团队以“穿心咒”为核心创意,重构哪吒的精神内核,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深度融合。影片中,陈塘关大战、海底炼狱等场景的视觉奇观,被观众誉为“国漫天花板”,全平台评分稳居春节档断层第一。
王竞表示,《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极致追求。“我们从剧本到特效的每个环节都力求突破,哪怕是一个背景角色,也要赋予其生命力。”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东城区“文菁人才计划”所倡导的创新精神的缩影。
东城区筑巢引凤育英才,始终将文化人才视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文化人才高地建设方面,东城区构建了“引、育、选、用、留”全链条服务体系,创新举办“文菁”会客厅、打造“文菁”风采录、构建“文菁”智汇圈,为影视、动漫等领域人才提供政策扶持、资金补贴及孵化平台。
“东城区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王竞坦言,“从项目对接到资源支持,政府始终与企业同行,这让创作者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艺术理想。”
《哪吒2》的全球热映,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东城区文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文菁人才计划”,聚焦数字文化、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培育更多跨界复合型人才。
随着“哪吒”系列IP的持续开发与中国动画产业的升级,王竞及其团队也在积极筹备全新的神话系列电影作品。在东城区政策与人才的双重赋能下,中国故事将以更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为全球观众呈现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东城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