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腕儿 报道

聊起2025年春节短剧赢家,应该是于今无量了。他们自制出品的短剧《好一个乖乖女》在红果上线,总观看量破10亿,追剧量破600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

在免费大趋势下,红果发布的春节档战报爆款剧中,《好一个乖乖女》稳居第一。

据公开数据显示,《好一个乖乖女》上线一周,在抖音主话题播放量6亿+,男主柯淳和女主余茵抖音账号一周内涨粉150万+,陆续登上微博热搜,对于这部都市情感题材的现象级走红,大家在羡慕和认可的同时,也有几分好奇。

《好一个乖乖女》观看量怎能破10亿?对话导演诗帆:想到会爆,没想到这么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在流量拥挤的春节,这部甜宠剧如何能现象级走红?幕后的创始团队又有哪些「先见之明」?这会是一场华丽的偶然,还是短剧内容市场的大势所趋?

我们采访到于今无量的导演诗帆,听她聊聊《好一个乖乖女》台前幕后的故事。

以下为新腕儿与诗帆的对话:

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入行建议,仅为传递更多信息。

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新年开工后,大家都在聊《好一个乖乖女》,普遍对制作质量很认可,就想跟你聊下整体的创作思路。你是什么时间接到这个项目的?

其实这部剧是我们公司的版权剧,是我们将这本小说开发成短剧。去年9月份,我无意间刷到这本《好一个乖乖女》,当时看完这本小说还是很震撼的,它所传达出来的爱情观、人生观跟我本人非常契合,节奏鲜明,人物塑造立体,也不拖沓,非常适合改成短剧。就跟李总(于今无量创始人李峻丞)说,建议找番茄购买IP授权,我们自己来制作,紧接着就找编剧来改本沟通,后面筹备整体按照流程来做,促成了这个项目的启动开发。

你之前有过不少爆款女频作品了,风格也很丰富。你最初看到《好一个乖乖女》这本书时,你觉得它的哪些剧情桥段跟你之前见过的不太一样?

《好一个乖乖女》的简介是双强、大女主,但这在很多小说里都有,并不是让我觉得不一样的点。让我觉得不一样的是,作者有在下功夫深挖女主这个人物的内核。女主角色一直在靠自己挣脱所有的牢笼,完全是一个自救者,就算是没有男主这个角色,他依旧可以冲出重围。因此,大女主人物的升华是很打动人的,跟以往别的大女主题材不太一样。

别的小说会有些悬浮,即便是大女主题材,但还是偏表面化,结局都比较玛丽苏。在这个小说中,你的目光会不自觉聚焦到女主,会觉得女主足够棒、足够优秀,所有吸睛的主观能动性都是女主一个人散发出来的,因此,作者写了一位这么好的男主来配她,是很正能量的一部小说。

别的小说或者剧本能将女主人物进一步强化,从而达成这样的效果吗?

我觉得这个东西不要过分强求,虽然说这个类型比较创新,观众会觉得跟之前不一样,但我觉得它们一种趋势。在短剧内容市场,很多内容形式比较多元化,可观众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观众喜欢看大女主,但有的就喜欢看玛丽苏,有的喜欢看双强,《好一个乖乖女》就是更打动年轻的群体,更有长尾效应。

从一本书到一部短剧,书粉在短剧观众中占比多吗?他们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改编?

整体来讲还是比较match的。我跟原作者在某些地方都有更深度的思考。因为我们都是女性,可能有些观众会质疑为什么男主这样级别的地位和人设会哭?因为有时候你演到那个节点,演员会有感受,自然的落泪。这个故事从文字到真人演绎,其实是个填充血肉的过程。我经常跟演员说,你要成为他,而不是演绎他。

这是你第一次尝试看完一本书后将其做成一部剧吗?

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尝试,跟我个人喜好有关。像是《后来的我们》,就来源于我之前看过的小说,或者我自己原创的一些故事。

你如何判断自己看过的一本小说的市场化效果?

这可能跟我的经验有关,毕竟一本书,从阅读到改编成短剧,中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之前在字节工作过三年,当时所在的部门参与做了很多短剧,也是因为工作关系,当时看了很多小说,这些小说也都拍成了短剧,只不过集数比较少,这样的一段工作经验有助于帮助我判断一部小说的影视化呈现效果。

在字节的时候,已经是导演了。

对。其实我大学学的专业也不是导演,是广告学,但专业里是有影视广告课程,只是没有导演专业那么深。后来去了广告公司,遇到业务转型到视频,才陆续接触到拍摄。这些都为我后来成为导演做了不少铺垫。

你觉得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短剧,跟原创剧本拍摄的短剧,有什么区别吗?

从故事呈现来讲,小说的故事结构和原创剧本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小说更还原小说氛围感,容易引起观众先入为主的逻辑思考,相对来讲,原创剧本会更偏向人物和事件的合理性,题材更加多元化些,两种类型要处理的重心不同。

即便能成功确定一本小说的影视化价值,修改也是件很有难度的事情,你当时跟编剧沟通时如何做删减?

原小说内容很丰富,女主有很多朋友,男主也有一些左膀右臂,但我们的重心是男女主的成长上,因此,塑造男女主才是重中之重,就此删掉了很多配角及相关的事件。再此基础上,不少男主段休冥的情节也删掉了,着重笔墨去塑造女主。我希望这个剧的女主能带给大家启发,她很不容易,也很坚强,我完全代入到类似的处境中,因此在塑造男主时,就想着如何将男主拍得更加完美,女主也值得这么好的男人。

先立人物,再做对应剧情

所以这部剧的前提是把女主人物立起来,再对应的被男主喜欢?

对,这是一部女性视角的剧。

有没有想过,如果这部剧增强剧情的情绪转折处理,弱化女主的人物塑造,你觉得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我觉得会是另一种风格。这确实跟主创理解剧本的侧重有关,一部好的IP,根据不用的制作方去展示自己的侧重。可能我想把女主人物做起来,在情节上做一定的还原和改编,千人千面,我也很好奇大家会从哪个切口来展示这个故事。

女主鹿鸣于属于女性成长励志的形象,这种人设是你一次新的尝试吗?

其实有类似的,但人物人设上还是有区别。我拍过的每个剧本人物内核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不管你的社会地位到什么程度,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像是我们之前有一部剧争议很大,很多观众觉得那部剧太虐,女主过于卑微,由于社会阶层太低,她需要去求男主换药,但从某种程度来讲,她的惨不是真的惨,反而是另一种强。任何事情都打不倒她,她就像一棵小草一样,无论被多少人践踏,都可以再次站起来。

你习惯在每个女性角色上加一些“内收”的处理。

没错,我觉得这是我个人一种风格,避免角色塑造扁平,它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第一次看的时候,会有争议,但你看第二遍、三遍时,会更加理解她,解读她,从而输出更多的观点。像《好一个乖乖女》的很多观众天天发我小作文,他们都在解读这个角色。

短剧到底还是强情绪的内容产品,这种偏内收的处理,会不会影响你的爆款率?

目前来说还不会。短剧受众在扩大,我个人也在成长。像去年付费剧比较强,我的内容重心在强情绪风格上,后来免费趋势扩大,我也更加在意短剧故事和人物的塑造了,都是点滴变化而来的。

你觉得鹿鸣于这个角色的塑造上,有哪几个关键的地方,保证了这个角色能成功立起来?

我觉得这个剧的人设底子已经很好了,我当时跟余茵说不要有太大压力,你就去感受她。在演的时候,余茵压力很大,老觉得这里应该这样演,那里该这样处理,我是希望她能代入这个角色。比如鹿鸣于对自己的画对白的那场戏,她老觉得自己没有演好,我告诉他好与不好都是好的,你代入这个人,她从那样糟糕的环境中走出来,靠自己的谋略走到现在,她能做到现在已经很棒了。怎么才算好,这太主观了,你感受她的时候,她当下是什么情绪,你来什么情绪就可以。余茵揣摩得很深,也很有爆发力,有主见,所以她成为了这个角色。

是不是在前期做了很多铺垫,所以鹿鸣于说出“睡一个”、“小丑”、“做梦”这类台词时,给人的情绪转折感官很强?

是的,演员们都很清楚自己所演人物的内核。这个角色不好演,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能让观众们捕捉到细节的前提是演员要非常的了解每场戏的情绪。

你一开始就定了余茵来主演女主?

我看了小说后就找她聊,问她是不是有兴趣,她看完后跟我的反应一模一样,选她就很适合了。

所以想拍好一部剧的前提是喜欢。

热情,确实能克服很多困难。这部剧的剧本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从12月初开始拍,时间很紧张,每天休息时间很少。

先定了余茵,再定了柯淳,是吗?

是的。

你怎么判断余茵跟柯淳的CP是否成功?

我跟柯淳没合作过,不是很了解他的风格,但我很了解段休冥。我觉得段休冥个子要很高,外在很霸总,内核又像狗狗一样阳光,形成一种反差感。我对柯淳的第一印象就觉得外观很帅,直播中又很开朗,精力很充沛的感觉,就定了他。至于CP感,我觉得是演员互相成就的,入戏之后又出现了化学反应,再用一些技巧去塑造CP感。

看配角演得也不错,比如大伯。

大伯太重要了。我们剧本围读的时候,我跟演大伯的老师说‘你是核心,所有矛盾冲入的核心,你要是立不住,那所有的矛盾冲突都不成立了’,我给他施压。

剧中“女诫”的线索表达得很隐晦,一开始没get到它暗喻的指向,后来才意识到它起到的作用。

女诫象征着控制,是原书里的信息,但没有珍珠首饰出镜率高。珍珠首饰的线索是我们主创后来加上的,它充当了一个更为外化的东西,可以将女主、女主妈妈、男主全部穿起来。大伯给戴上珍珠首饰,男主给摘下珍珠首饰说‘这么丑,不要戴了’,暗喻帮助她冲破束缚。

《好一个乖乖女》的镜头语言处理上,你是怎么考虑的?比如第29集,鹿鸣于和段休冥在KTV走廊的那场戏拍摄,使用了圆形画幅的镜头处理,产生了一种真真假假的感觉。还有34集,鹿鸣于被锁在黑暗的房间里,一道光束照着她,用了斜镜头,这种处理背后有哪些考量?感觉你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表达。

你看得蛮细的。那场戏是女主鹿鸣于第一次成功的反抗了鹿家,同时她确定眼前的男主确实很配合自己,执行力超强,是一把好刀。但是,在那场戏中,双方有信息差,女主开心的点在于眼前的男主很可靠,是把好刀,但男主的点是误以为她真的喜欢自己,因此,两个人产生的美好都有点不真实,就像你说的,是一种真真假假的感觉。因此,在整部剧中我加了高柔和处理,整个镜头看起来像梦境,包括在镜头拍摄上做了慢门摄影,强化了虚虚实实的梦幻氛围感。不过圆形的门框没有提前设计,是场地会所的门恰好有圆框,我想着这样一个构图正好能夸张点,增强戏剧感,就做了这样的处理。

《好一个乖乖女》观看量怎能破10亿?对话导演诗帆:想到会爆,没想到这么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还有禁闭室那场戏,房间本身就有一个很小的窗户,我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个完全封闭的小黑屋,就是因为那个带着小窗户的黑屋子就是女主本身的人生底色。那几场戏的构图都不是很常规,就是用特殊的光影和构图,增加观众的暗示感。

《好一个乖乖女》观看量怎能破10亿?对话导演诗帆:想到会爆,没想到这么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剧中有几处暧昧镜头,视觉尺度和氛围感控制得很合适,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觉得这是女性导演的优势,可能更清楚女生观众的喜好,因此在一些地方会拍得比较直接带感,有些地方会比较收敛,让给观众有遐想的空间。在画面上做到‘欲而不色’。比如男主抢亲后带女主回去的那场戏,女主看似被压在下面,男主在上面,但女主其实是感情里的驾驭者,从而形成一种拉扯感。现在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都会对自我主体做强调,女主强势点,男主弱势点,形成性别反差会很好看。

《好一个乖乖女》观看量怎能破10亿?对话导演诗帆:想到会爆,没想到这么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剧中有些地方的处理挺韩剧。

当时拍这部剧,也没有想去复刻哪些韩剧,可能是因为柯淳的外观形象比较韩感,服饰搭配上也有类似的风格,但这些都是为了匹配角色,为剧情服务。剧中也有很多中式风格,我觉得整体去看。

加强对剧本的控制力

你现在会有看这部剧,如果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从哪些地方做加强和优化?

挺多地方的,比如拍摄场景和调度可以更丰富,还原一些原本比较有趣的主线配角,在一些细化的场景和镜头上,可以再做推敲。

这部剧上线后这么大的量,有预想到吗?

超出我预期的成绩,我知道这部剧一定会爆,但没想到破圈到这种程度。

会焦虑吗?

当然会焦虑,演员也挺焦虑。

这部剧之后,你会有哪些总结或者新的坚定?

我觉得还是要继续增加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力和把控力。现在越来越卷了,像你说的很多题材相似度很高,大家都在加码,如何去做到差异化是作为导演需要思考的事情。需要理解更深层次的感情内核,抓住所谓的标枪和钩子,熟悉其背后的逻辑,如果抓得足够准确,就能拉开区分度,能让你的剧情更值得细品,这是我今年会在剧本上下功夫的地方。

你觉得女频题材的推出跟市场的阶段性情绪相关吗?比如《引她入室》很火的阶段,像这种强逻辑的题材很受欢迎,但在春节期间《好一个乖乖女》作为一部小甜剧加轻度虐,很受欢迎。

这涉及到选题的规划,在什么节点上推什么类型的题材,可今年市场上也有没那么阖家欢乐的题材也跑出成绩了,只是《好一个乖乖女》比较正向,因此在这个阶段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不过你说的阶段性题材过渡和变化,我也有感触,像虐恋题材就不是很好跑。我去年拍了一部《落入大雾》效果还可以,前提条件是你需要跟当前类型的题材做区分,比如还是跟以前一样的强制爱、掐脖子,就不会有人买账,一定要做升级迭代。

今年春节以都市重生感情题材为主,没什么春节题材短剧了。

你没发现今年的题材跟横屏也越来越融合了吗?市场在泛化,题材会越来越综合。我觉得作为一位创作者,需要思考一部内容是否在春节期间传播出去,才是最重要的。

越来越多传统影视从业者来做短剧,但目前来讲他们整体成绩不是很乐观,对于短剧的一些情况,比如对人物的塑造不够等情况,也被传统影视人吐槽,有个观点说呼吁传统影视人认真研究短剧内容究竟是怎么做的,建议短剧内容从业者重视建立人物关系和事物,你这部剧已经在重视人物的处理了,你觉得传统影视人会对你们造成压力吗?

我觉得这件事要分主观客观看待。入局的横屏剧从业者肯定有他们的优势,能提高行业制作天花板,竖屏起家的内容团队更轻巧,执行效率更高。欢迎横屏团队入局提高行业的内容制作质量,这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我觉得当下看成功与否都只是短暂性的标准,免费趋势下,成功的标准正重新被定义,因此,无论谁入局,盘子只要在变大,就是好事情。如果用我前年拍的片子今年投,那肯定会扑。所以,观众的认知喜好在变化,整个行业在变。

新腕儿结语:

短剧行业真的变了,《好一个乖乖女》便是行业极速转弯的一个重要信号。

纵观今年春节期间上线的短剧,能跑到前排短剧的共同特点是创新,而这种创新源于本身对短剧内容足够娴熟的情况下,结合市场环境洞察,所做出的判断。

这需要足够眼光、胆量和市场敏锐度,还有很强的洞察力。

《好一个乖乖女》的主创团队本身的能力侧重很明显,其过往履历决定了他们注定会在小说IP改编短剧的内容风格中蹚出一条路来,只是成绩的天花板到什么程度,就考验团队的商业能力、市场洞察力和机遇了。

在看到《好一个乖乖女》小说后,于今无量团队决意投资开发这本略显特别的女频内容。不同于以往的女频内容,多数是玛丽苏小甜剧、虐恋,他们团队这次尝试多着笔墨打造女频大女主人设,全然以女性视角开启整部剧。

当下时代女性侧重于强调主体意识,他们借此开发对应的题材,而《好一个乖乖女》属于强输出大女主自强且坚韧的性格特质,最终回归了真正的自己,这样的题材迎合了年轻女性观众的喜好,为行业带来了新增量、新人群。

《好一个乖乖女》的现象级爆款成绩,是短剧内容成长的一项阶段性标志,这意味着横屏和竖屏已经进一步融合,内容题材的界限更加模糊,而从业者们对竖屏短剧内容会将更加尊重,这将是2025年留在牌桌最重要的一张筹码。

横竖界线越发模糊了,这会是共同的机会。

了解短剧,请关注新腕儿。

加入新腕儿社群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