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导演饺子学医出身,何以能成“跨界顶流”|新京报快评-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有不少被所谓热门专业录取的学生,进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图/IC photo

春节假期期间,学医出身的导演饺子(杨宇)很忙,其导演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一路奔向全球票房榜单顶峰。

近年来,中国影视与游戏行业接连涌现出颠覆性的现象级作品。除《哪吒2》外,《流浪地球》系列以硬核科幻重写中国电影工业坐标系,《黑神话:悟空》以极致的东方美学,引爆全球游戏业。

据媒体报道,这些作品的创作核心——饺子、郭帆、游戏科学团队创始人冯骥等——皆非科班出身。医学背景的动画导演,法律专业转行的导演、互联网从业者转型的游戏制作人……他们横空出世,成了行业“搅局者”。

有人因此质疑,专业学导演、动画的干不过非科班出身的,这些专业为何没有培养出行业“顶流”人才?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是不是被“浪费”了?这是无疑是狭隘的专业观与人才观。饺子们成为“跨界顶流”,其实说明了大学教育学科交叉融合与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其一,大学专业是培养人才能力的平台,比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与综合素质。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打破专业界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其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应关注人才的兴趣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驱动力。不考虑兴趣,完全从就业角度选择所谓的热门专业,会阻碍人才的成长、成才。

在近年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不少学生和家长就追逐“热门”,根本不考虑兴趣,甚至如果有学生按兴趣选择“冷门”专业,也会被劝说“兴趣不能当饭吃”。然而,如果没有对专业的兴趣,又怎能学好这一专业呢?

不按兴趣选择专业,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不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兴趣。

饺子和郭帆当年可能也属于这种情况,所以上大学选择了医学、法学专业,进了大学才探索发展自己的兴趣。如饺子在大三时才转学三维动画,无疑是很大的跨度,正是强烈的兴趣让他坚持下来。

当前,舆论场上流传“文科无用”的说法,有的家长就不让孩子学文科。但导演、动画按学科分类就属于“大文科”,饺子郭帆们却大有作为。

另外,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很多创新产品是多学科跨专业合作的结果。如文生视频,就是科技、艺术、文学等多学科人才团队合作的成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社会认为大学毕业生不按专业就业、跨专业就业或者专业不相关就业,属于专业浪费。这是从“专业对口”角度评价就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来说,这种评价还有一定合理性,对普通院校却未必合适。

因为,这些院校对学生进行了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也才是“跨界”的基础。

近年来,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培养学生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我国不少高校都放宽了专业限制,允许学生在校内零门槛转专业。其中就包括允许医学生转学文科专业,并推出“微专业”,允许学生跨专业自主选择。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举措,既让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又让学生的学科知识交叉、复合。

可以预见,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给大学生们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未来必然会涌现出更多饺子郭帆这样的“跨界顶流”。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