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90%的精力、资源和心力都投入到决定最后10%价值的事情上,而在决定90%价值的事情上只投入了10%的精力,这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错配。
作者 | 王珊珊(北京)
1月16日,云合数据CEO李雪琳在新声年会中发表演讲,从数据的角度来剖析长短剧的未来。云合数据早已是业内公认和普遍使用的播放数据平台,而且他创办的另一家公司两比特科技,还在实际帮许多内容公司提供内容数据策略和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法。
李雪琳对剧集流量、用户触达以及它们彼此间的错配,既有来自数据的浸润洞察,也有来自营销一线的实践积累。我们希望他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对2025年的用户和流量的变化流转有更准确的认识。
以下是李雪琳的演讲实录(有删改):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可能有点绕,叫《错配》。刚才听菲总(柠萌影视联合创始人、CEO陈菲)讲话,我越听越开心,因为我听到很多我将要涉及到的关键词:产品经理、算法分发、剧集黏性,都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菲总刚才讲了行业的历史沿革,以及长剧集面临的挑战,今天我们讨论的也是长剧集领域的问题,闭门会嘛,可以直接一点。我们认为长剧集领域确实有一些低垂的果子,这些果子是行业可以轻易摘到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果子没有被摘取。
比如算法这一点,长剧集领域在算法的运用上显然不够强。理解更长的内容,对于算法来说天然比理解短内容更具挑战,所以在分发上,长剧集确实比短剧集要难得多。我们观察到过去几年长剧集行业的情况,尤其是我们自己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发现了很多问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思考。
我们发现的问题是资源的错配。
具体来说,就是剧集流量的分布与资源分配之间的错配。这里的流量分布指的不是不同剧集之间的流量,而是单一剧集内部的流量分布。我们把一个剧集的流量拆开来看,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第一集的流量,我们称之为「入口流量」;另一部分是后续集的流量,我们称之为「后续流量」。
我举个实际的例子,这里有两部在同一个平台上线的独播头部剧集,平台内的剧集都是S级或者S+级的。这两部剧分别是36集和38集,都是2024年上线的,更新节奏也差不多。我们来看这两部剧在上线前三天的入口流量,也就是第一集的观看人数。第二部剧的入口流量只有第一部剧的60%。从这个数据来看,第一部剧的起步要更强一些,更多人涌入去看第一集。
但如果我们看这两部剧的终局流量——也就是最后一集上线后30天的数据,第二部剧的V30(云合数据的固定指标)是第一部剧的3.4倍。这就意味着,尽管第二部剧的开头流量较低,但它的后续流量远远超过了第一部剧。那么,这两部剧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可以从每集30天的流量分布来看。第一部剧的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的比例是1:5,而第二部剧是1:12。这个比例非常重要,大家可以记住1:5和1:12这两个数字。
那么,剧集的播放价值究竟来源于什么?一方面,平台的会员收入是变现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广告收入也是关键。广告的投放需要有足够的观众来观看,不可能所有广告都集中在第一集。每一集的广告,只有观众看了,广告主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收入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集在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上,价值实现的比例大致是1:5和1:12。
从量化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剧集的差异可以通过「粘性」来理解。
云合有一个指标叫做「粘性」,用来衡量第二集的流量为基准,看后续集流量的丢失情况。第一部剧的粘性只有30%,也就是说它能留住的观众相对较少;而第二部剧的粘性高达78%,说明它的留存能力很强。
总的来说,在剧集品类中,流量分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剧集的热度或排名。系列视频,像是剧集、短剧、纪录片、综艺等等,都应该按照这种流量分布来进行分析。
刚才提到的1:5和1:12的比例,我把它简化为1:10,这个比例算是一个相对优秀的剧集应该达到的标准。那我们再来思考,产品经理和内容制作人们,回顾一下2024年,自己在策划和资源投入时,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是集中在入口流量,还是后续流量的保持上呢?是10:1,还是1:10,甚至是1:20?影响入口流量的因素是什么?大IP、大卡司、平台的支持、排播、资源、宣传口、热搜和直播等都会直接影响这些流量的分布。
这个行业中,长剧集的入口流量与后续流量的比例,对于一个比较合格的作品来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呢?我认为,一个比较好的作品应该具备的是: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的比例应该是合理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用户的粘性不好,留不住人,那么看了第一集的观众,可能就会在第二集的时候流失。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两部剧的案例中,前三天吸引用户的能力上,A剧更强,第一集的流量也更大,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
即便营销做得再好,影响的也仅仅是入口流量而已。热搜做得再高,广告做得再大,也只能带来更多人涌入,增加入口流量,却无法有效控制用户的流失。所以,营销公司往往成为背锅侠,尽管他们能把入口流量做得更好,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留住这些用户。
那么,留人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或许过去我们认为大明星、大流量的演员能留住观众,但从现在的数据来看,顶级演员在留人方面的能力显著下降。这并不是因为顶级演员不行了,而是观众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以前,即便是顶级演员参演的烂片,观众可能也会忍几集;但如今的观众,容忍度已经大大降低了,他们不再愿意浪费时间去追那些他们觉得不值得的内容。
回到资源的分配上,刚才我提到的问题,我们在做这个行业、做产品经理的过程中,精力的分配应该如何进行?如果看到这个流量的比例,能在2025年做出一些调整,我觉得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然而,这个调整非常困难。为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内容的变现逻辑对这个问题的影响非常大。内容变现有To B和To C两种逻辑,其中To B逻辑,主要是基于版权、定制和自制。而To C逻辑则是通过会员观看时长分账、单片付费、单集付费,或者像腾讯视频那样,尝试基于会员收入的后验分账。
从这两种变现方式来看,To C的变现都有明确的依据。无论是基于观看时长的分账,还是基于用户付费的分账,都有一个核心逻辑:如果要获得好的观看收入,用户不仅需要看第一集,还需要往后看,观看时长要够长,才会产生好的收入。这个逻辑实际上也与流量的分布紧密相关。
在To B和To C的区别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谁决定了内容的价值?是用户决定内容的价值,还是像绿灯会这种机制来决定?当绿灯会决定内容的价值时,产品经理的精力分配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多少剧本在没有完全完成时就已经通过了绿灯会,多少绿灯会通过的是因为剧本已经有了大咖演员和大IP,内容的价值被预设好。这个逻辑决定了剧集的入口流量,而真正保证后续流量的,还是故事本身和剧本的质量。
再来看短剧,不论是任何形态的微剧,它的变现逻辑本质上是To C的。它的核心指挥棒,就是让用户能够持续看下去,这决定了短剧的内容迭代和生态演进的优势。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短剧天然在这一点上占有优势。它的分发效率相对较高,而这种优势甚至不需要更多的生产力支持。
如果我们把90%的精力、资源和心力都投入到决定最后10%价值的事情上,而在决定90%价值的事情上只投入了10%的精力,这就是一种严重的资源错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发现效率差距是4.6倍。而这种错配,事实上是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
刚才我们讲到的是行业中的资源错配,这个错配从数据上看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个错配的演变方向是什么?我们重新回到流量的问题上。之前提到过流量的分布:入口流量占1,后续流量占10。那么,这种分布随着时间推移,它会偏向哪个方向呢?下面这张图就来回答。
因为云合数据提供了长视频的全量数据,包括老剧的流量也能够追踪到。通过2022年与2021年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22年《知否》相较于2021年流量上涨了44%,《甄嬛传》上涨了11%,《琅琊榜》上涨了21%。其中,《知否》是这三部剧中最晚上线的,2018年才上线,到了2022年已经过去了4年,为什么它的流量增长如此显著?难道是用户突然对这些老剧产生了兴趣?大概不是。
真正的原因是平台的变化。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长视频平台逐步将流量的分配权从编辑手中交给了算法,算法的推优机制开始主导流量分配。算法的核心逻辑是,哪些剧集能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收入,平台就推哪些剧集。这些老剧之所以流量大幅上涨,是因为它们已经形成了正循环,不断被推送,导致更多的用户观看。
那么,算法如何判断剧集的优质呢?我想,观看时长肯定是一个核心指标。无论是会员开通还是用户观看时长,都会直接影响平台的收入。
长视频平台的流量分发逻辑在2021年底和2022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我们可以从手机端的应用界面变化来观察,比如打开腾讯、优酷、爱奇艺时,首页的推荐位逐渐减少,Feed流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个变化来的确是晚了,直到2021年底、2022年才真正将流量分配交给算法,这个变化因为不是显性变化,行业内很多人都忽视了其重要性。
回到之前提到的两部剧,我们再看得更远一些。我们将前3天的流量与首月、以及第7周的流量做了对比。对于这两部剧来说,前三天的入口流量,第一部剧的流量占了60%,第二部剧占了70%。从前3天的表现看,第一部剧的入口流量更好,但是到了首月,第二部剧的内容更有粘性,留住了更多的观众。
到了第7周,即热播期过后,第二部剧的总流量差距进一步扩大了,达到了6.5倍,而第一部剧的流量已经开始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这跟前面提到的算法推送和用户观看时长有关。第二部剧的用户粘性更强,观看时长更长,因此平台的收入更高,算法会进一步推荐,形成了一个正循环。第二部剧的流量在热播期过后反而得到更多的推送。
这也表明了,长视频平台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长视频平台的流量分配变得更加精准,平台不再依赖传统的营销手段,而是更加依赖算法来精准推送内容。
如果我们回顾电视时代,我们的剧集营销需要持续进行,第一集播出时,营销就得跟进,第二集继续吸引观众,甚至到第十集还要有营销点。而现在,由于平台的物理资源限制不再是观众观看剧集的障碍,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点选择观看《甄嬛传》或其他剧集。唯一的资源限制是观众的时间,用户的娱乐时间才是内容消费行业最核心的限制因素。
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剧集面临的竞争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新剧不仅要与当天播出的其他剧集竞争,还要与过去的经典剧集竞争。用户可以选择在新剧上线时观看,也可以选择回看经典剧集。因此,新剧越来越难爆,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大环境下,长视频平台并非效率低下,反而在生产关系更加合理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大的增长。精品短剧的逻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逻辑几乎完全是基于To C的分账逻辑。过去几年,短剧行业每年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2024年相比2023年仍然有20%的增长。最令人高兴的是,这种增长并不是通过增加剧集数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每部剧的流量提升,整体流量涨了28%。在长剧集和长视频平台整体下滑的环境中,短剧行业依然能够实现如此大的增长,说明它已经具备了独特的竞争力。
这个增长的背后,是生产关系理顺后的成果。当价值的分配与流量的分配更加匹配时,产品经理和内容创作者才能释放出更大的流量,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变现与流量分布的匹配,正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两比特」品牌下进行了一些实践工作。两比特去年发行了大约40部分账内容,服务了200多部作品。
我们的心得是什么呢?就是要在入口流量和后续流量之间形成正确的反馈闭环。我们需要问:为什么入口好?为什么入口差?入口流量来自哪里?是平台的运营位带来的,还是营销动作带来的?用户粘性好还是差?要通过归因分析,来形成一个反馈闭环,从而评估内容的价值和潜力。因为我是理科生,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行业没有正确反馈闭环的情况下,它如何提升效率。就像家里的空调,如果温度传感器坏了,它怎么可能正常工作?同样地,流量的反馈闭环必须量化,才能确保内容的长远发展。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作为我的结尾:「一剧一命」。这句话我常听到,通常出现在两个场景:一个是剧集播出失败时,产品经理无奈苦笑:「一剧一命,下次我会做得更好。」另一个场景是剧集播出成功时,产品经理谦虚地说:「这部剧真的太火了,但还是‘一剧一命’,谦虚一下。」
今天我分享的重点是:在播出端、变现端和用户触达端,「一剧一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伪命题。它描述的是不确定性,但从我刚才的分享来看,流量分布已经明确,内容的价值已经能够通过精准的流量分配来预测。如果故事定了,命运就定了。营销、排播和档期只能影响入口流量,而不是后续流量。
因此,我真心希望我们产品经理能够重视后续流量,重视那10,而不是仅仅关注入口流量。希望下次再见时,我们能够谈论「一剧一命」时,能够自信地说:「这就是第二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