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何评价南宋的何铸

何铸,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及第,时年27岁。此后十余年宦海沉浮,长期在州县任职。当年同榜进士、也是状元的何栗在靖康元年(1126年)已官至宰相,后被俘。另外一名比较著名的同榜进士就是有“宋之苏武”之称的洪皓。

绍兴五年(1135年),47岁的何铸还只是左朝散郎(正七品),这年十月被任命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给皇室成员上课,后来官阶也升到了左朝请郎(比朝散郎高两阶,但依然正七品)。绍兴八年五月,经右相秦桧举荐,何铸出任秘书郎,被视为张浚(主战派)、赵鼎(主和派)、秦桧(投降派)中的秦党成员,并第一次进入赵构视线。

一年后,何铸担任监察御史,自此进入升迁快车道。仅仅三个月后,升殿中侍御史。再五个月,转右谏议大夫。言官作为秦桧打击异己的一把利剑,何铸没少出力。参知政事李光、工部尚书廖刚、给事中兼侍讲刘一止、起居郎周葵、太常少卿兼实录院检讨官刘昉、秘书少监兼资政殿说书陈渊、尚书吏部员外郎朱松和徐度等都因何铸的弹劾而被罢职,而这些人都是秦桧投降政策的反对者,已经罢相的赵鼎也因何铸等人的弹劾被贬至广东潮州。

绍兴十年七月,何铸升御史中丞。又弹劾参知政事兼权同知枢密院事孙近、龙图阁直学士范中、徽猷阁待制王居正、秘阁修撰、新知邵州张九成等,这些都是和赵鼎关系密切的人。

绍兴十一年四月,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被罢去兵权。八月,岳飞即陷入言官的围攻之中。继右谏议大夫万俟卨之后,何铸和殿中侍御史罗汝楫也弹劾岳飞“忠衰于君”“妄自尊大”,建议朝廷给岳飞安排闲职。两个月后,岳飞即被下大理狱,由何铸和大理卿周三畏负责审理。但是,何铸在审理中被岳飞“尽忠报国”的精神所感动,在秦桧已经提到这是“上意”的时候,依然坚持为岳飞呼冤,并说:“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秦桧没想到自己的得力干将是这种人,就建议赵构将其调出御史台。十一月,何铸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出使金国。虽然升为执政,但处境不妙。而接替何铸的万俟卨仅用了一个月就罗织成狱,年底岳飞遇害。

何铸直到第二年五月才从金国回来,秦桧已经准备将其拿下。八月,御史中丞万俟卨、右谏议大夫罗汝楫连章弹劾何铸,还将他整成了岳飞同党,“飞之负国,天下所同嫉者,铸长御史,乃党恶如此,罪将安逃”,随即被罢职。前面何铸屡次诬陷赵鼎派人员,连在又被秦派抛弃,在政治上非常孤立,但这种人皇帝是比较放心的。

十月,殿中侍御史江邈再次弹劾何铸:“以欲缓岳飞之死上诬圣政,以破和议为能。”秦党此举是想将何铸贬至岭南,但赵构没有答应,将何铸贬至徽州。至此,54岁的何铸离开了政治中心。

绍兴十五年(1145年)十一月,按照规定,被贬徽州三年的何铸可以自己选择地方居住。第二年四月,由于金国方面问到何铸近况,赵构起用何铸知温州。七月,恢复其端明殿学士,召往临安,准备二次使金。这次出使既非生辰使,也非正旦使,《宋史》用了六个字,“使事秘而不传”。根据宋人笔记,是要接回被金军俘虏的宗室人员(其中当包括宋钦宗),显然,金国并没有同意。绍兴十七年四月回朝后,何铸又被任命为资政殿学士、知徽州,但何铸辞官不肯上任。

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三月,何铸去世,年65岁。宋宁宗时谥号“通惠”,后又改“恭敏”。纵观何铸一生,前期声明不显,后支持秦桧投降行径获得重用,又因反对冤杀岳飞而得罪秦桧,这也成为其一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不然,西湖岳飞庙前,跪的就不是万俟卨,而是何铸了。

除了秦桧夫妇,跪在岳飞像前的另外3个人都是谁

公元1142年,一代民族英雄岳飞被冤杀于大理寺,终年三十九岁。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禅位于养子赵昚(宋孝宗),赵昚于次年为岳飞平反,将其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最初的岳飞墓前是没有跪像的,之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两个到五个又到四个的逐渐衍变,如今的栖霞岭岳飞墓前只有四个跪像,而其他地方的岳庙有的是四个,有的是五个,不尽相同。

最初的跪像

起初,宋孝宗在为岳飞修墓立庙时是没有跪像的,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主谋赵构尚在,而且为岳飞平反,不仅因为岳飞确有冤屈和赵昚是岳飞迷弟,也多少有些为赵构洗白的意思在。

直到明朝时期,浙江布政使周木来拜祭岳飞。周木敬仰英雄,嫉恶如仇,加上受当地百姓情绪的影响,他觉得岳飞的死不是平反就够的,总要有人对此付出代价,同时也为岳飞墓增加一些色彩。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于是,秦桧夫妇的跪像横空出世,其造型是双手反铐,浑身赤裸。

对于秦桧我想大家在熟悉不过了,虽说杀岳飞乃上意,但一切确实是秦桧谋划的,我们不否认,论能力来说,秦桧很出色,但同样不能否认他构陷忠良时的不遗余力。

乾隆年间的状元,号称“诗、书、画三绝”的秦大士曾有言曰:“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而对于秦桧妻子王氏,历史文献不多,但她与秦桧在东窗设计谋害岳飞却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具体谋划了什么已不可考。

传说秦桧死后托道士传话给妻子,说东窗谋划之事已被揭露,这一传说之后被小说家钱彩写入小说《说岳全传》中,这就是“东窗事发”一词的由来。

两人到三人

大概在三四十年之后,浙江都指挥使李隆来拜祭岳飞时,发现跪像经风吹雨打加上百姓的摧毁已经残破不堪,于是命人重新打造,同时加上了佞臣万俟卨

最开始,负责审理岳飞的主审是何铸(周三畏是小说中的),他发现岳飞并无被指控的罪行,于是如实上报秦桧。可悲的是,这一举动不仅没能帮岳飞脱罪,自己的主审也被罢免,而取代何铸的就是著名的佞臣万俟卨。

万俟卨当时依附秦桧,可以说在构陷岳飞一事中不遗余力,对岳飞严刑拷打,企图将其屈打成招。可惜岳飞铮铮铁骨,只在供认状上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万俟卨见难以让岳飞开口,于是诬告岳飞数条罪状。最终岳飞被冠以“莫须有”之名处死,万俟卨“功不可没”。

三人到四人

又过了八十年左右,浙江按察副使范涞因为仰慕岳飞,前来拜祭,发现三座跪像已经面目全非,于是再度命人重铸,同时加上了一个人——张俊。

张俊(并非张浚,是两个人)与韩世忠、岳飞、刘光世被后世史学界称作“中兴四将”,即便在当时也是和韩世忠、岳飞齐名的名将,三人并称“三大将”,其统率的张家军也曾立下不少功劳。从资历来说,如果不是岳飞功劳太大,甚至没有资格与之齐名。赵构颇为赏识的杨沂中就因为一度被封为比肩张俊和韩世忠的官职,惶惶不可终日,几度上表请辞,称自己没有资格与张俊、韩世忠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张俊的声威和地位。

但这个家伙不仅是颇有资历和能力的老元戎,也是个好政客,见势头不对,马上自请交出兵权,同时依附秦桧,成了构陷岳飞的马前卒。

先是亲自上阵,私设公堂,秘密抓捕了岳家军大将张宪,想以此为突破口构陷岳飞,不成想张宪是个硬骨头,无论如何严刑拷打,宁死不肯自诬,更不肯诬陷岳飞。

之后,张俊与秦桧沆瀣一气,参与了构陷岳飞的全程,同时其为人还极为贪财,总之是一个德不配位的奸佞之臣。

五人跪像

到了明末时,不知是谁又在四人像的基础上添加了罗汝楫。

罗汝楫最初跟何铸一起审理岳飞案,他是忠实的秦桧党,于是将反对构陷岳飞,甚至致力于为岳飞鸣不平的文臣武将一一罗织罪状打倒,堪称构陷岳飞的马前卒。

之后,清朝大名鼎鼎的李卫前来祭拜岳飞时,见跪像残破,于是又重新换了一批,将破的直接扔进湖里。

同时,李卫觉得罗汝楫不过是个小角色,没法和另外几人相提并论,连跪着的资格都没有,于是将他取消了。

现在西湖边上的岳飞墓前也只保留了四座跪像,不过在其他地方的岳庙前有的是五座,不过第五人略有不同,有的按照旧制是罗汝楫,有的是王俊。

王俊可以说是这些人中最无耻的一个,因为他出身岳家军,是前军副统制,也就是岳飞心腹大将张宪的副将。

这个人也算勇武,但不会带兵,征战多年功劳不多,所以没得到迁升。“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他觉得自己没能升职责任完全在顶头上司张宪和主帅岳飞,所以心中深恨二人,于是在发觉苗头不对时,主动投入到秦桧一方。

打仗不行,揣摩人心王俊到是把好手,他知道秦桧和张俊想以张宪为突破口,于是主动罗织无数罪名诬陷张宪,同时拉了原岳家军将领傅选、姚政、庞荣一起参与此事。

由于这四个人人微言轻,于是秦桧又胁迫王贵、董先就范。最终的举报材料就是由王俊策划但署名王贵提交的。

所以说王俊和上述几人比起来虽然是小人物,但却更加无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卑鄙小人。



现在很多人打着民族大团结的幌子,提议淡化岳飞,取消其民族英雄的称号,更有甚者提出让跪着的站起来。

对此我只想说一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就算不为自己,给子孙后代积点德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