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严嵩掌权的时候,朝野上下谁都让他几分。可是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小的知县却能秉公执法,为百姓做主,特别是对严嵩在下面的同党,毫不留情。
这人叫海瑞,是广东琼山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十分贫寒,母亲辛辛苦苦把他抚养成人,供他读书。海瑞考中举人以后,当过县里的学堂教谕,不久被朝廷调任浙江淳安知县。
过去,那些县官多为贪赃枉法的家伙,审判案件时,谁贿赂钱财多,谁就有理,所以定案多数是不公正的。海瑞来到淳安以后,把过去所有积案,都拿过来认真审理,再难办的案件,他都要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再给个公正的判决。他从不因惧怕权贵而亏待百姓,老百姓都说:“淳安来了个‘包青天’,真是百姓之福啊!”
浙江总督胡宗宪是严嵩在浙江最大的同党,由于有严嵩给他撑腰,他谁都不怕,在地方上鱼肉百姓,敲诈勒索,哪个要是招惹了他,那就要遭难。海瑞恨透了胡宗宪和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贵们。
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到处寻欢作乐,带着一帮人经过淳安,住在县衙的官驿里。要是过去那些县官,见总督大人的公子住在官驿,那是抬举本县,一定是山珍海味、请客送礼。可是海瑞却不买这个账,他一来淳安,就立下一个规矩,不管是哪里来的达官贵人,一律看作常客,不搞特殊招待。
胡公子按照他平常到其他县里前呼后拥、引为上宾的习惯,正等待县太爷来款待他,谁知一看驿吏送上来的竟是普通饭菜,县太爷也没照面。他认为海瑞瞧不起他,一恼火,呼啦一下把饭桌子给掀翻了,还命令随从把送饭的驿吏绑起来,倒吊在屋梁上,狠打一顿。
官驿里的差役赶紧把这个情况向海瑞报告,海瑞对胡宗宪儿子的所作所为早有耳闻,很讨厌这个家伙。现在他竟敢到本县来指手画脚,还吊打驿吏,心里就在盘算,何不用计惩治他一番。听了差役的报告,海瑞并没有感到震惊,对左右说:“总督大人为官是清廉的,他早就吩咐过我们,对过往官吏,招待从简,不得铺张浪费。他对他的孩子们的教育也是很严格的,现在来的这个花花公子,哪里像是总督大人的公子,他一定不是好人,是个招摇撞骗的冒牌货。”
说完,命令左右带了一队差役同他一道,把胡宗宪儿子及随从一起抓到县衙来升堂审讯。那个胡公子仗着自己是总督胡宗宪的儿子,以为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在大堂上吼叫起来:“我是总督的儿子,你这狗官,还不快放了我,否则,小心你那乌纱帽!”
海瑞忽然站了起来,指着胡公子说:“你胆敢冒充胡总督的公子,给我打!”教训他一顿之后,还搜出1000多两银子,全部被没收充公,最后海瑞把他赶出淳安县境。
胡公子回到杭州就向父亲哭诉海瑞责罚他的经过,这时海瑞写给总督的报告也送到了,说有一小人冒充胡公子,到淳安招摇撞骗,竟敢吊打我官驿驿吏,我们对他进行了应有的处罚。胡宗宪看报告中并没涉及自己,尽管儿子吃了大亏,但也不好追究海瑞,如果把事情闹出去,人家戳自己的脊梁骨,那就太丢面子了,就认吃这个哑巴亏吧。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过了一阵子,朝廷又派出个钦差大臣御史鄢懋卿到浙江视察。这鄢懋卿也投靠了严嵩,做了严嵩的干儿子,依仗干老子权势,到处敲诈,行为恶劣。他到哪里,地方官都要“孝敬”他一大笔钱财,否则,他就想着法子整人家,地方官只要听说鄢懋卿来了,没有哪个不犯愁的。不见他,要是怪罪下来,怕担待不起;见了他,就要送他大笔钱财,这钱又不容易凑。但是鄢懋卿还偏偏喜欢装作一个清官,这次到浙江视察,预先已通知各州县,说他一向生活俭朴,招待不得铺张。
海瑞接到了鄢懋卿要到淳安的通知,趁他还没到淳安的时候,就提前写了封信派人送给鄢懋卿,信里说:“我们接到大人要到本县来的通知,要我们招待从简,但据说大人在其他地方都是花天酒地、大摆筵席,我们如果按照通知要求的办,就怕怠慢了大人;如果同其他地方一样铺张,又怕违背了大人的意思。请问大人: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
鄢懋卿看过海瑞的信,气得直咬牙,恨不得把海瑞抓来一口吞掉。但是海瑞不惧权贵、铁面无私的性格,他也早有耳闻,又听说胡宗宪的儿子刚在海瑞那里吃了个大闷亏,他也有点惧怕了,就改变了主意,不去淳安了。
鄢懋卿当时虽然没能把海瑞怎么样,却对海瑞一直怀恨在心。他回到京城以后,叫他的同党在明世宗跟前告了海瑞一个恶状,说海瑞身为朝廷命官,却藐视朝廷,结果海瑞的淳安县令被革职了。
严嵩被革职后,因鄢懋卿是严嵩的同党,他也被治罪充军。海瑞被重新起用,不久,又被调到京城做官。
海瑞到了京城,对皇帝昏庸、朝廷腐败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那时候,明世宗已有20多年没有上朝了,整天在宫里同道士们乩仙求神,炼长生不老“金丹”药,大臣们谁也不敢说皇帝半个“不”字。海瑞虽然官职不大,但他凭着一身正气,大胆地给明世宗写了一道奏章,劝他重理朝纲,并把朝廷上下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和造成腐败的原因揭露出来。海瑞在奏章中写道:“朝纲不正,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深火热,天下百姓,怨声载道,不满陛下,望能醒悟,治理天下,重振明威。”
海瑞刚直,做事从不后悔。他料定这样做,一定会触怒皇上,降他死罪。他在回家的路上,就顺便买了口棺材带着,到家后他的妻子儿女一看,都感到纳闷,海瑞把这件事一说,妻儿们都吓呆了。
他把妻子儿女都安排逃往外地,自己则在家等着,准备被逮处死。
海瑞的这道奏章,果然在朝廷上下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许多大臣为海瑞捏着一把汗。明世宗气得把奏章扔到地上,喝令左右:“快把海瑞拿下,别让他跑了!”一个宦官说:“他这个书呆子,知道自己触怒圣颜是犯了死罪,已经自己安排后事去了,不会跑的。”
海瑞被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以后,被打入了大牢。过了好多年,明世宗死了,明穆宗朱载垕即位,这才把海瑞释放了。
海瑞的简介
【海瑞简介】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1587年(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赠太子太保,谥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主要贡献】法规制度海瑞曾根据他在淳安的经验写《兴革条例》,谈论该地区的管理问题。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后,立即颁布《督抚宪约》,规定巡抚出巡各地,府、州、县官一律不准出城迎接,也不准设宴招待。考虑到朝廷大员或许仍须稍存体面,他准许工作餐可以有鸡、鱼、猪肉各一样,但不得供应鹅和黄酒,而且也不准超过伙食标准。这个标准是:物价高的地方纹银三钱,物价低的地方两钱,连蜡烛、柴火等开支也在上述数目之内。海瑞在应天推行一条鞭法:将过去按地、户、丁分别征收实行、征发徭役的赋役制度,改为按土地、人丁征收货币与白银;将过去由纳税户轮流征收解运改为官府自行征收解运。把田赋、力役和其他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征收。原来按丁户征役的办法一并改为摊入田亩。在对待契约问题上,海瑞不顾明代法律规定与当时的国情,要求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因为当时农民间是很少使用书面契约来发生借贷关系的,致使法律的执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海瑞所批准赎还的仅占全部典押借贷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清廉作风海瑞的清廉,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按照当时官场的风气,新官到任,旧友高升,总会有人来送些礼品礼金,以示祝贺。这些礼品礼金只要数额不大,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海瑞公开贴告示说“今日做了朝廷官,便与家居之私不同”。然后把别人送的礼品一一退还,连老朋友贺邦泰、舒大猷远道送来的礼也不例外。至于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占。海瑞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断案技巧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在争产业的案件中,“与其冤屈小民,宁愿冤屈乡宦”;在争言貌的案件中,“与其冤屈乡宦,宁愿冤屈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