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怎样识别宋钱母钱
在存世和出土量巨大的宋代钱币中,挑选出若干权母钱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认识弄懂宋代母钱的特征,是在成千上万的宋钱中发现挑选出母钱就非常必要。宋代的金属铸币,在前人范铸型铸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提高,大量采用母钱翻砂铸造法,有一套完整的规范工艺,要求严格,工匠分工合作,能大批量生产,适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铸造母钱是用祖钱(雕母)翻铸第一代工艺用钱,用于铸造流通钱币有铜,锡两种质地,铜者称铜母,锡者称锡母,用于铸造铁钱的铜质母钱叫铁母。铜铸母钱的特征是,钱径小于雕母,大于一般流通钱。铜质精良,钱的外轮,内廓穿口较深峻,钱文笔画较为纤细挺拔,钱体上不见刀痕,可有少许小沙眼,外轮和穿孔都有明显拔模斜度。有无拔模斜度是识别母钱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这就要根据其他条件,进行综合评估鉴别了,两宋母钱发现较少,今后深入发掘可能会有精美的母钱出现。个人认识仅供参考。謝謝!!
圣宋元宝钱币图片与价格对照
圣宋元宝作为宋代古钱币之一、在古钱币的长河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作用,近几年来也得到了很多藏友的热爱追捧,市场价值也在一路上升中。
圣宋元宝是仁宗“皇宋通宝“之后又一种不以年号命名的非年号钱。“圣宋元宝“钱有小平,折二对钱多种。钱文以篆书、行书两种书体书写、字多变化,皆为旋读。
下面我们来看看部分“圣宋元宝”的市场行情价值:
北宋“圣宋元宝”篆书小平一枚,直径:24.9毫米,开裆“元”版,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铸造,是仁宗“皇宋通宝”之后的又一种非年号钱,
成交价:2070
北宋“圣宋元宝”铜鎏金篆书小平一枚,直径:23.8毫米,
估价:800-1200
成交价:2300北宋“圣宋元宝”沙坑长宝盖一枚,直径:30毫米,此版式极为稀少,
品相佳估价:35000-40000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多多关注“小开收藏”
清代铜瓶和宋代铜瓶的区别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我国古老的青铜器,上面沧桑斑驳的绿锈体现着悠久的历史痕迹,面对现在的收藏品市场,我发觉清代与宋代铜瓶很少。这也说明目前确实是一个冷门,作为一个古玩收藏爱好者,结合多年的收藏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清代铜器与宋代铜器具有以下的一些区别:
铜瓶来源于古代的青铜器,尽管宋代铜瓶与清代铜瓶都是属于仿制前朝的产物,但二者的制作工艺不尽相同
一.宋代仍旧采用前朝的铸铜工艺
为了遵循历史的先后顺序,我把提纲以宋作为开头。我们都知道,铜瓶来源于我国的青铜器,而青铜器经历了商、周、春秋这三个迅速发展期,战国与汉代的黄金期,由于工具中铁器的普及与礼器中玉器的繁荣,青铜器在汉代末期就渐渐地走向衰弱,到了唐之后的五代混乱期,青铜器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到了宋朝,由于宋徽宗这个文人皇帝好古的习性,青铜器又渐渐地被青睐,于是各种仿造前朝的铜器(例如尊,鼎、篁等 )又出现了,宋代是一个喜欢仿造前朝旧物的朝代,除了玉器外,那就是铜器。其制作方式并不是传统的陶范翻铸法,而是采用比其先进的胆矾提炼法,也就是在硫酸铜溶液里放入铁金属后提炼纯铜,这个技术在汉代就有了,而真正大规模使用却发生在宋代。铜质主要以红铜为主,由于黄铜原料较贵,很少使用。由于当时的设备有限,很多已成型的铜器都是对半拼合而成,非整料一次完成。又称分铸成形,宋代仿制的铜器式样涵盖三代不说,秦汉时期的也仿。
正如宋人蔡絛所言 :“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秦汉间,非殊特,盖亦不收。”
二.清代已经采用了先进的铸铜工艺
而清代仿造前朝的铜器是从乾隆时期正式开始的,从文学与艺术功底而言,乾隆帝也不输给在他之前的宋徽宗,这位“十全老人”既有习古之雅,又有仿古之趣,而且其疯狂度更大,从现在的故宫博物馆里的藏品中就有体现,该朝仿制的铜器样式以商周为主,品种有觚 、蔓 、爵 、罍与鼎等,由于当时道教与佛教在国内已经非常盛行,故也用铜来铸造此两教的用具,清代铜器的材质要优于宋代,其铸造工艺更为复杂与精致,除了粗加工中的浑铸、分铸与叠铸外,还增加了新式的锤叠与掐丝珐琅工艺,由于火器的引进,其焊接工艺也不断增强,这是前宋所不具备的,故现在存世可见的清代铜器的美观度远远超过宋代铜器。
宋代铜瓶是以当时的瓷瓶为参照样本进行铸造,而清代铜瓶则没有固定的样本,却能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一.宋代铜瓶的铸造所参照的样本来源于与其同时代的宋瓷
我们都知道,宋代的瓷器也很多,而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铜器蓝本之一,只要是不同形状的瓷瓶出现,其相应的铜瓶也会出现,让我们看一下以下几个例子便知:
- 铜胆瓶
瓶口小,瓶颈长,下部的胆肚较大,又像悬胆而得此名称,这种瓶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却在宋代不断的普及,表面触感光滑。此瓶的瓷质品在当时的哥窑、钧窑和耀州窑等都有烧制。
- 铜瓜楞瓶
表面与胆瓶一样,但腹部由凹凸的弧形组成似瓜棱状的形体,有四菱形、八菱形等好几种,表面有凹凸的触感,此瓶的瓷质品在当时的南北各窑也有烧制。
除了上述举例外,其它的采用铜仿制的瓷瓶样本有玉壶春瓶、长颈瓶与直颈瓶等。
它们的用处是用于文人在学习闲暇时候插花所用,因为插花是与烧香、点茶、挂画一起成为当时的文人需亲手所做的雅致之事。
二.清代铜瓶的铸造以因地制宜为目的
反观清代铜瓶,它铸造的目的是便于生活所需,其造型没有固定的样本,它既能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器皿,也是一种供眼中观赏与手中把玩的一种藏品,而且形态构思巧妙,造型生动与古朴并存,同时具有时代的特征。请看以下的例子:
- 花尊型铜瓶
从外形来看,吸取了商代尊的原型,外形尺寸进一步加大,口径也放大,既可以插花,又可以插笔或其它家庭用具,为了方便搬动,两边增加了可以手提“耳朵”,与宋代铜瓶相比,其表面的纹饰也更加考究。
- 壶状铜瓶
吸收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的造型,主要角度也是便于生活需要,口径适中,中间放大,便于盛水,颈部的环是采用手工打造而成,呈装饰作用,表面的饰纹不用古典的老样子,反而使用时代感的蕉叶纹。
宋代铜瓶拘泥于复古,故表面纹饰存在前朝的遗风,而清代铜瓶在复古的同时,其表面纹饰实现了古为今用的特色
一.宋代铜瓶纹饰拘泥于前朝
我在前面说过,宋代仿制前朝古物的时间较早,尤其是铜器,可能有的地方属于试水阶段,还不成熟,尽管当时提出了循古之意而勿泥于古的思路,但是在在所仿制的各种铜器纹饰上还是无法摆脱沿袭前朝的各种装饰性纹饰,如饕餮纹、云纹、雷纹、波浪纹与植物纹等各种图案,而其中的铜瓶一种以素面为主,一种还是带有商、周特色的回纹、卷云纹、弦纹和蝉纹等复古痕迹 。
二.清代铜瓶纹饰带有古为今用的特色
清代铜器虽然也喜欢仿制前朝,但不死板地拘泥于前朝,在纹饰上采用新颖的龙纹、花卉纹、浪花纹的同时,还添加了具有喜庆色彩的蝙蝠纹、洋溢着生活气息的花草与人物等。另外还恢复并不断采用汉代就已有的金银错工艺,使得金、银两种贵金属与铜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古典色泽。宝石镶嵌工艺在清代铜瓶上也进一步得到发挥,通过玛瑙、绿松石与和田玉的相互映衬,使得古朴的铜器充满了时代的韵味。
结束语
总之,宋代铜瓶与清代铜瓶都来源于前朝的青铜器,两者都具有仿制前朝的一致特点,但两者区别在于:
- 制作工艺不同,宋代单一,而清代丰富;
- 宋代铜瓶的制作有其固定的同时代参照瓷瓶样本,而清代虽没有固定样本,但具有灵活的目的性;
- 宋代铜瓶由于拘泥于复古,故表面纹饰仍然跳不出前朝的遗风,而清代铜瓶虽复古但却发挥了古为今用的特色。
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