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他是话剧《茶馆》中的常四爷、《雷雨》中的周朴园,他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三国演义》中的孔融……
  “把艺术当作学问的态度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将话剧事业视为生命”“他是学者型演员的楷模”……2月6日北京人艺举行的追思会上,众多同事和亲友追忆了他脚步永不停的一生。
  他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顾问郑榕,2022年12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在舞台上创造真实的人
  在7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郑榕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雷雨》中的周朴园和《茶馆》中的常四爷。随着时代的变化、年龄的增长,郑榕不断有着新的认识和创造,从而完善自己饰演的人物。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介绍,从1953年到1998年饰演周朴园的过程中,郑榕从阶级分析入手变为从人的本质入手,最终以一条完整的思想贯穿线向曹禺交上了那份他认为“未完成的答卷”;从1958年到1992年饰演常四爷的过程中,郑榕不停地钻研修正,从简单演成硬汉变为找到人物活生生的感觉。
  作为北京人艺建院元老,郑榕也是这两个人物的首版扮演者。珠玉在前,令后来者高山仰止。
  “郑榕老师的常四爷是我演常四爷的原动力,我心中的形象种子就是他。”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濮存昕说,如何对待郑榕的表演是他后来演《茶馆》绕不开的课题。
  有相似感受的还有周朴园的第二代扮演者顾威。“我心里周朴园就是郑榕。我开始不敢接这个戏,因为我演不出‘花’来。”他说,郑榕本人及赋予周朴园这个人物“不怒自威”的气场深深影响了他。
  2013年秋,北京人艺复排演出《小井胡同》。郑榕看过后给导演杨立新写信,着重肯定了对人的塑造。“他一直是剧院风格坚决的捍卫者,呼吁舞台上一定要创造真实的人。”杨立新说。

以坚实的生活为基础
  200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北京人艺重排名剧《屠夫》,并启用1982年首演版的朱旭、郑榕等老演员。
  时任剧院党委书记的马欣回忆,建组会上郑榕小心翼翼拿出一件宝贝:一本烈士日记。1949年底重庆刚刚解放,从事进步演剧的郑榕只身进入渣滓洞,目睹惨烈现场被深深触动,而这本烈士日记就是他从现场带回来的。
  “为了让青年演员尽快感受战争年代的氛围,郑榕老师把这件珍藏了56年的烈士遗物带来,很多同志都受到了震撼。”马欣说,“他始终坚持艺术创作必须以坚实的生活为基础,只有源于生活、扎根生活的艺术形象才能有长久的穿透力。”
  2012年,北京人艺创排建院60周年原创大戏《甲子园》,五代演员同堂体现的传承关系一时成为佳话。
  导演之一唐烨回忆,当时88岁高龄的郑榕在剧中饰演老红军,尽管只能坐轮椅演出,却仍然要求到养老院体验生活;第一次去有点走马观花,于是又单独走访了老红军王定烈,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体会他的情感,还在剧中特意借鉴了王定烈的一些动作。
  “他说通过走访老红军,人物慢慢在心里扎根了。演戏得找心里的感觉,话剧要反映现实生活,不能跟现实隔离。”唐烨说。
  2017年唐烨担任《关汉卿》复排导演,郑榕看完连排后又说,“话剧舞台还是要以人为主,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感情,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一生践行“戏比天大”人艺精神
  2022年12月,郑榕临终前的一天,在病榻上仍然喃喃自语:“快给我穿衣服,快给我穿鞋,我得去演出,我还有一场戏。”
  追思会上,郑榕的夫人陈秀英含泪述说着这一幕。郑榕刚被家人哄得即将入睡,又说:“不行……得回剧场,得排戏,不排戏怎么演出?”
  “郑榕老师是北京人艺精神的典范,代表了剧院老一辈艺术家视艺术为生命的高贵品质。”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说,“磊落博大的胸怀、坚定正义的勇气、耿直慷慨的性格、严谨宽容的品德都是他的人生注解。”
  濮存昕说,郑榕在日常生活中十分谦和,但一谈到艺术就变得投入而苛刻:他虚心接受同事的批评也严厉批评同事,也曾直言剧院不应为急就章的戏而容忍表演的概念化和情绪化。
  “他一身浩然正气,一生践行着‘戏比天大’的人艺精神。”濮存昕说。
  从事戏剧创作的同时,郑榕从未放弃对话剧艺术的思考与研究。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有意识地通过参演影视剧而总结话剧和影视剧表演的不同特点;新世纪之初,他公开发表文章提出事关话剧创作的三个命题,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2019年,他出版《郑榕戏剧表演创作谈》一书,总结了实践“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成果与经验。
  “郑榕老师对艺术的执着、永不停歇的脚步和高贵的品格,引领一代年轻的人艺人继承和发扬。他身体力行地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让我们努力前行,不断进步,成就未来。”冯远征说。

编辑:贺孝瑚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