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郑律成的介绍
郑律成(1914.8.13 – 1976.12.7),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1 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开始了一边革命,一边学习音乐的生活。1939年,郑律成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并于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被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定居北京。1976年因病去世。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国籍的知名外国人
中国国籍的知名外国人分别有马海德、郑律成、伊斯雷尔·爱泼斯坦、魏璐诗、陈必娣、沙博理、叶华、李莎等,其中马海德是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这些外国人加入中国国籍后对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中国国籍的知名外国人
马海德,原名沙菲克·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50年正式加入中国国籍,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2019年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郑律成,祖籍韩国,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国籍,被誉为“军歌之父”,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八路军进行曲是谁创作的
《八路军进行曲》也是《八路军军歌》,是在1939年秋天,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在战争年代鼓舞战士的豪迈气势,勇敢前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者
郑律成。郑律成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创作大量音乐作品的著名作曲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曲作者。也曾是朝鲜劳动党党员,是《朝鲜人民军进行曲》的曲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由郑律成作曲、罗浪编曲,创作于1939年秋,乐曲原名为《八路军进行曲》。该乐曲后收录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1995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演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创作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开国大典要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而此时的中国还没有强大的军乐创作队伍,在阅兵式上演奏何种进行曲引起一些争论。中央领导为此非常关心,指示要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
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声乐作品在中国第一支军乐团的团长兼指挥、作曲家罗浪的改编下,最终成为一支器乐演奏的军乐曲。
军歌作词:谁,作曲:谁
《军歌》的歌词如下:
作词:公木、作曲:郑律成、演唱:大众人群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8年8月,带着在晋绥抗日前线创作的革命诗稿,诗人公木(原名张松如)回到了革命根据地延安,与作曲家郑律成合住一个窑洞。两个文艺工作者都想为了这个时代做出些什么,于是一拍即合,立志为人民军队谱曲。
两人具体商定,立即动手创作《八路军大合唱》。公木一气呵成,写下包括《八路军进行曲》在内的共八支歌曲的歌词,完成这些歌词的创作时间不到一周。进入谱曲阶段后,为了便于交流,公木和郑律成搬到一起居住。
为了谱好曲,郑律成对词曲进行反复推敲和琢磨。他为了不影响公木读书和工作,有时就跑到外面去思考。郑律成为了谱好曲子,双手各执石子边想边敲,反复琢磨,忘情之下把手指敲破了。
郑律成哪年去世的
郑律成于1976年12月7日逝世。
郑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中国作曲家。朝鲜族 ,原名郑富恩。
1918年8月13日生于韩国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1950年加入中国国籍。郑律成自幼学习音乐,1933年来中国,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同时从师学习声乐和钢琴、小提琴。1937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抗战胜利后,1945至1950年,郑律成回朝鲜工作。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在此期间,他谱写了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作品。1950年在北京定居,并且加入中国籍,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从事音乐创作。新中国成立以后,郑律成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到1976年12月7日他病逝的时候,为人们留下300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世界上两个国家的军歌都出他一人之手,《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都是他谱写成的。
参考文献:http://www.baike.com/wiki/%E9%83%91%E5%BE%8B%E6%88%90
作曲家郑律成的生平简介
郑律成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郑律成同志用感染力极强的音乐作品,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和无产阶级文化宝藏中的珍贵财富.抗战时期的延安,云集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在他们当中,就有创作《延安颂》(曲作者)而一举成名的郑律成。1939年7月。郑律成和公木在延安共同完成了《八路军大合唱》的创作。其中《八路军进行曲》流传得最广,解放战争时期该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歌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伴随着人民军队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人民中国。在中国人民现代的革命斗争中,这首歌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这首歌依旧焕发出强大的思想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延安颂曲作者是谁
郑律成。
《延安颂》是由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并演唱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38年。2009年5月,该曲入选中宣部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
创作背景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1938年4月作于延安。是郑律成的成名作。该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原名《歌颂延安》,中宣部征得作者同意后将之改名为《延安颂》。被认为是延安精神的一个象征。
1938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当时还是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的郑律成和同学们刚刚参加完一个在延安举行的群众大会,在回校的路上,他看到散会的群众依然兴致勃勃,精神振奋,谈论着国家大事,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学生们英姿勃勃、步伐整齐,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激发了郑律成的创作激情和灵感,他鼓动身旁的文学系同学莫耶给他写首歌词,同样心潮澎湃的莫耶当即拿出纸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一首名为《歌颂延安》的歌词。
拿到歌词的郑律成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两天后,他完成了《歌颂延安》的谱曲。随后,由郑律成在延安礼堂表演了该曲,表演过后,中国共产党文化宣传团找到了莫耶与郑律成,希望他们将《歌颂延安》改名为《延安颂》,两人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