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抗美援朝70周年的影片,《金刚川》毫不意外地成为了近段时间最火也是最受关注的影片。电影由张译、吴京、李九霄等实力演员参演,影片主要讲述在抗美援朝作战的最后时期,在敌方装备精良的情况下人民志愿军为过江与大部队汇合开启总攻,与他们火拼到底的故事。

截至10月29日16时16分46秒,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票房数据显示,电影《金刚川》票房成绩成功突破5亿!继影片上映以来,票房步步高升,观众对电影的肯定让《金刚川》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凡事都是两面性的,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一样东西有人捧就有人骂,在网络上面骂《金刚川》的人确实也不少,但这丝毫不影响该片的票房和那些支持它的人。

关于抗美援朝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话题,一方面这场战争我们打出了自信,打出了姿态,打出了国威,被称为“立国之战”。另一方面,战争发生时值建国之初,国内的经济、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都很低,面对着以美国为首的全机械化“联合国军队”,对方有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和充足的后勤补给,我们这一仗赢得确实不容易。

由于补给不足,战士们在大冬天穿着单衣,经常一口雪一口炒面,甚至饿着肚子冲锋。由于没有空中支援和火炮支援,我们只能在夜间袭击,天一亮就得撤退,用生命去炸坦克,扛着炸药包跟敌人同归于尽这些案例在真实战斗中比比皆是。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气概让我们感动,也让敌人震惊。可以说这完全是一场靠意志力赢下来的战斗。

这场长达近3年的战斗,从运动战为主的第一阶段,到边打边谈的第二阶段,《金刚川》聚焦的是以金城战役为原型的第三个阶段。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的金城战役,电影讲述的是为使志愿军战士在指定时间内渡水到达战役前线,后方战士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下,从下午到凌晨,不断搭建并抢修木桥的故事。

历史上战争初期我们虽然装备简陋打打了个美国措手不及,所以还是占了很大便宜的。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战争说到底最终还是人的对决,武器如果离开了人最终就只是废铁。所谓兵者,诡道也。抗美援朝中我军将领对战术的运用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战争第一阶段志愿军最经典的战术是机动运用大部队分批潜伏+急行穿插迂回,最终对敌人实行合围之势,然后各个击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没有机械化部队,我们的穿插急行是在冰天雪地里用脚移动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对此创下了部队急行移动纪录,坐惯了车的美国大兵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人居然能用脚在雪地里14小时急行70多公里!

《金刚川》中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现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美军战机在空中遥控指挥榴弹炮部队对桥梁进行了两波火炮覆盖,第二炮炮击成功炸断了桥梁。

到了晚上,美军想故技重施,打算再次对桥梁进行二次炮火袭击,可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志愿军到了晚上,找到了榴弹炮阵地所在位置,利用喀秋莎火箭炮向他们所在的榴弹炮阵地进行了地毯式火炮覆盖,很快,便将美军这样一个炮兵阵地打得七零八碎,根据飞行员的说法,他们这样一个150人的炮兵阵地瞬间被团灭了,在志愿军被美军全篇火力压制的情况下那空中划过的喀秋莎火箭炮既绚烂又提气。

这种火箭炮专业学名叫做“BM-13多管火箭炮”,是前苏联在二战时期的产物,不同于榴弹炮需要用汽车拉,这种火炮完全就是装在车上的,这就使得他们拥有极强的机动性。

但喀秋莎的最大亮点还是火力的密集输出!喀秋莎火箭炮的射速还非常快,每辆喀秋莎火箭炮发射车一共拥有8条发射架,一共可以装填16发火箭炮,射程可以达到8.4公里,在10秒内就能完全发射了,想想排成一列的火箭发射车齐齐发射炮弹的场景?二战时德国军队就被喀秋莎打得嗷嗷叫,在东线的战斗中以火力威猛,令德军叫苦不堪,甚至闻风丧胆而闻名。

而在1943年的新罗西斯克保卫战中,苏军足足编制了两个喀秋莎火箭炮师参加保卫战,苏军炮兵与德军炮兵的炮战打得异常猛烈,整个新罗西斯克外围防线在无数次易手后几乎被炸成了焦土。

“喀秋莎”名字的得来是车上印的出厂时的标记,K即是俄文单词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火箭炮这种新型武器当时严格保密,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红军里传播开来。德国纳粹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因其发射时声音类似于管风琴)。而中国军事爱好者则给其起了一个外号叫做“斯大林开心炮”,当喀秋莎发射时,斯大林的表情请观众自行想象~

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时,24门喀秋莎火箭炮展开了对美军的猛烈进攻,愣是在两轮齐射的情况下,打垮了美军两个营的部队,这就足以看出来喀秋莎的火炮威力了,电影里面只是灭了一个炮兵阵地,如果是喀秋莎火箭炮的大面积攻击,美军绝对有苦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