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尼字是什么字怎么拼音
  • 尼的偏旁是什么
  • 尼组词和拼音
  • 尼的拼音
  • 尼的读音是什么
  • 尼怎么读 尼拼音意思
  • 曲尼的尼拼音怎么写
  • 尼的组词和拼音
  • 尼,叉,艄,翘,晔拼音
  • 尼怎么读

尼字是什么字怎么拼音


拼音:ní
释义: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古同“昵”,相近,亲近。
笔画数:5;
部首:尸;
笔顺编号:51335

尼的偏旁是什么

尼的偏旁是(尸)
尼,
部首:尸 笔画:5
1.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 2.古同“昵”,相近,亲近。

尼组词和拼音

一、尼组词

1、威尼斯 意大利北部主要港口,世界独特的水上城市。

2、尼龙 含有聚酰胺的各种合成纤维,以熔融或溶解法做成短纤维、长丝硬毛或薄板。

3、僧尼 泛指男性的出家人和女性的出家人。

4、尼姑 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

5、尼阻 阻止,阻碍。

6、尼聃 儒家创始人仲尼和道家创始人老聃的并称。

7、尼古丁 俗名烟碱,有机物,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

8、尼圣 对孔子的尊称。

二、尼拼音

读音:ní

声母:n

韵母:i

尼的拼音

尼的拼音:ní。

释义:亲近、亲昵,如《说文》中“尼,从后近之也。”;引申含义为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如尼姑、尼庵。

同音字:呢、泥。

偏旁部首:尸。

笔画顺序:横折、横、撇、撇、竖弯钩。

笔画数:5笔。

结构:半包围结构。

尼的组词解释

1、尼圣[ní shèng]

对孔子的尊称。

2、宣尼[xuān ní]

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因称孔子为宣尼。

3、陀罗尼[tuó luó ní]

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的作用。

4、尼古丁[ní gǔdīng]

俗名烟碱,有机物,化学式C10H14N₂,是一种存在于茄科植物(茄属)中的生物碱。

5、伽尼[qié ní]

梵语石蜜的译音。结块的蔗糖。

尼的读音是什么

一、尼的读音是ní ,只有一个读音,是第二声。

二、基本释义 

1、尼姑:尼庵。僧尼。

2、姓。

三、尼字结构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部首是尸。

四、组词有尼姑 尼龙 僧尼 僾尼 兄尼 小尼 刍尼 阻尼 尼居 尼菴尼坛 摩尼 尼院 尼首等。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尼,从後近之。从尸,匕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尼,从后面接近他。字形采用“尸”作边旁,采用“匕”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僾尼

 

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称。主要居住在 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2、兄尼

 

同父母(或只同父或母)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3、阻尼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各种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衰减而运动减弱的现象。

4、尼珠

 

摩尼宝珠。梵语意为宝珠,故称宝珠为“尼珠”。

5、伽尼

 

梵语石蜜的译音。结块的蔗糖。

尼怎么读 尼拼音意思

1、尼是一个汉语汉字,读音为ní,指女祭师。

2、形声。从尸从匕,匕亦声。“尸”指“人不动”。“匕”意为“美食”。“尸”与“匕”联合起来表示“尸位素餐”、“尸享美食”。本义:专一的关系、黏着的关系。引申义:亲近、密不可分、粘粘糊糊。说明:古代的祭祖仪式上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扮演祖先的角色,这种人叫做“尸”,他整天坐在“祖先之位”上,只干一件事:吃。这种情形就叫做“尸位素餐”。这样,“尸”与“匕(美食)”就发生了专一的关系、黏着的关系。之所以用“黏着”来形容,那是因为“尸”整天抱着锅碗,不停地吃

曲尼的尼拼音怎么写

曲尼的尼拼音

尼, ní  

  • 部 首 尸

  • 笔 画 5

  • 五 行 火

  • 五 笔 NXV

  • 释义:

    1.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

    2.古同“昵”,相近,亲近。

尼的组词和拼音



相关组词
优尼 尼姑 尼龙 僾尼 僧尼 刍尼 兄尼 尼坛 阻尼 摩尼 尼院 小尼 尼珠 尼行

尼,叉,艄,翘,晔拼音

尼,叉,艄,翘,晔

拼音:ní ,chā ,shāo ,qiào ,yè 

“尼,叉,艄,翘,晔”共有五个汉字,它们的拼音分别是:

尼,的拼音是:ní 

叉,的拼音是:chā 

艄,的拼音是:shāo 

翘,的拼音是:qiào  

晔,的拼音是:yè

尼怎么读

“尼”的读音是:ní。

笔画:5画;部首:尸;结构:左上包围结构;五行:火;笔顺:横折、横、撇、撇、竖弯钩。

基本释义:1.尼姑,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

常用词组:尼龙、僧尼、尼姑、尼罗河。

延伸:尼,中药名。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枝叶。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具有调经通乳,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闭经,乳汁不通,乳腺炎,腹泻,痢疾;外用于跌打损伤,痈肿。

生理特性:
直立亚灌木,高约1米,小枝被星状长柔毛。叶二型,下部生的宽菱形至扇形,长2.5-5厘米,宽近似,先端短尖至浑圆,基部楔形,边缘具2齿,上部生的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2-3厘米,两端钝至浑圆,上面疏被星状毛或糙伏毛至几无毛,下面密被灰色星状毡毛;叶柄长5-10毫米,被星状柔毛;托叶钻形,较短于叶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