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10月14日,电视剧《上甘岭》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开播。应该是特意挑了这个日子开播,因为七十二年前的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加上有关这部电视剧要播出的消息也已经有段日期了,而1956年的电影《上甘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所以对这部电视剧的期望是比较高的。但是看完第一集,却有些懵圈,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图1:电视剧《上甘岭》的海报
10月14日,电视剧《上甘岭》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段开播。应该是特意挑了这个日子开播,因为七十二年前的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加上有关这部电视剧要播出的消息也已经有段日期了,而1956年的电影《上甘岭》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影片,所以对这部电视剧的期望是比较高的。但是看完第一集,却有些懵圈,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这部剧是从志愿军15军在第五次战役后半阶段的撤退开始的,一下就把我看懵了,讲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要从第五次战役说起?这是两场毫无关联的战役啊,第五次战役发生在1951年5月,是志愿军在运动战阶段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而上甘岭战役则是在一年多以后的1952年10月,是阵地战阶段的一次重要战役。这两场战役,时间间隔在一年以上,战略上一个是进攻,一个是防御,差距太大了,如果非要把两场战役扯在一起,唯一有所关联的,就是在这两场战役中15军都参加了,不过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是主要参战部队,很多人都认为上甘岭就是15军打的,其实上甘岭后半阶段是12军打的,只是12军认为15军在上甘岭已经打了十八天,对战场情况比较熟悉,所以没有和15军进行换防,而是主动接受15军的军、师指挥所的指挥,等于是作为15军的配属部队参加战斗,在15军的指挥下打了二十五天,比15军还多打了七天。。要知道12军的资历要比15军老,是老大哥部队,能够主动接受“学弟”的指挥,是难能可贵的。但12军在上甘岭的表现却被淹没在了15军的光环下,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打上甘岭的还有12军。15军在上甘岭一战成名,其实一半功劳是12军的。
至于第五次战役,志愿军总共投入了11个军,以及人民军3个军团,15军只是参战11个军中的一个,也不算是在战役中表现最亮眼的一个军。
所以看到讲上甘岭,竟然从第五次战役讲起,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图2:全剧竟然从第五次战役讲起,实在有些莫名其妙
再往下走,15军正在后撤,大队人马、车辆拥挤在道路上,这在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当时除了苏联空军和志愿军在清川江以北拥有一定制空权,这个空域也被称为“米格走廊”之外,美军掌握着绝对制空权,志愿军白天是无法进行大部队的机动和作战,只要一暴露,就会马上遭到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所以,志愿军部队调动、物资运输,以及攻势作战,都是在夜间进行,美军因此称之为“中国人的月亮”。
最典型的例子,第二次战役期间,志愿军38军113师向三所里穿插,途中部队遇到美军飞机就要停下来隐蔽,太耽误时间了,最后是副师长海清果断下令部队丢掉伪装,大摇大摆在公路上行军,美军飞行员误认为是后撤的韩军,所以没有进行任何攻击,113师也因此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先敌五分钟抢占三所里。这个战例就说明了当时美军空中威胁有多严重,而113师能够兵不厌诈骗过美军飞行员,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113师是在美军战线后方进行穿插,美军飞行员才会误判为韩军。而15军当时是在志愿军的战线后方,就不可能是被误认为韩军的,这样的大白天行军必然会遭到美军猛烈空袭。
正这么想,美军飞机这就来了,不过只有两三架,当时如果发现志愿军大部队在活动,美军飞机会像蝗虫一样蜂拥而至,二三十架都是少了,两三架飞机的规模是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空军的水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空中力量要强大多了。
而出现的美军战机,模样有些怪异,老周实在认不出是什么机型。当时美军在朝鲜战场上投入的作战飞机机型不少,对一线部队进行直接航空火力支援主要是空军的P-51“野马”战斗机,海军航空兵的F4U“海盗”战斗机——在2020年的抗美援朝影片《金刚川》中,就真实再现了F4U“海盗”,尤其是逼真还原了F4U“海盗”最具特色的倒海鸥形机翼。如果是对志愿军后方进行遮断性轰炸任务的,主要是B-24“解放者”和B-26“劫掠者”中型轰炸机,对重要战略目标的轰炸则是B-29“超级爆裂”战略轰炸机。
图3:剧中出现的美军战机模样怪异,实在认不出是什么机型
图4:和B-26轰炸机勉强有几分相似
图5:美军B-29战略轰炸机正在对重要目标进行轰炸
剧中这种飞机和上述的哪一种都不太像,勉强可以算B-26“劫掠者”轰炸机还有几分相似。吊柜的是这种飞机的机头竟然还绘有鲨鱼嘴图案,要知道这是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也就是美国志愿援华飞行队的标志性涂装,因为当时“飞虎队”听说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对于海里的鲨鱼非常敬畏,所以就在机头上画上了长着一排利齿的鲨鱼嘴,作为一种心理威慑。后来也是由“飞虎队”一脉相承的美军第23战斗机大队的战斗机上才会有鲨鱼嘴图案,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即便第23战斗机联队(由第23战斗机大队改称)现在换装; A-10“雷电”攻击机,机头也照样画上了鲨鱼嘴。而其他单位的美军飞机都不会画上鲨鱼嘴,不要说轰炸机,就是在朝鲜战争中,装备F-86“佩刀”的第4战斗机联队,也没有画鲨鱼嘴。
图6: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战机的涂装,“飞虎队”隶属中国空军,所以采用青天白日机徽
图7:珍珠港事变后,“飞虎队”改编为美军第23战斗机大队,所以机徽就采用了蓝底白五角星的国籍标志
图8:今天换装A-10“雷电”攻击机的第23战斗机联队,机头也照样画上了鲨鱼嘴
接着再往下走,15军在撤退中发现志愿军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结合部被美军突破,因此对第三兵团和第十九兵团都构成了很大威胁,正在讨论是否要在芝浦里转入阻击,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来了,命令15军在芝浦里地区必须坚守七天。这时15军军长秦基伟(王雷饰演)竟然说了这么一句台词:“军队一直撤退不就成了流寇了吗?”这话太雷人了,撤退是军队的基本战术,古往今来有哪一支军队不撤退的?如果撤退就是流寇,那就都是流寇了。在经典老电影《南征北战》中就有一句著名的台词:“今天大踏步的后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那么按照撤退就是流寇的逻辑,这也成了流寇了。显然编剧只顾着为了表现霸气,连最起码的军事常识都抛到脑后了。
图9:由王雷饰演的志愿军15军军长秦基伟
再接下来,15军45师133团1营3连连长冯百胜(袁文康饰演)骑着马前来向军长领受任命,我的天哪,抗美援朝战争,一个连级干部骑马,从来没有见过。
且不说连级干部有没有资格骑马,朝鲜北部山区为主,并不便于骑马,马匹需要大量草料,一匹马需要的食物几乎相当于七个人,这对于后勤压力巨大的志愿军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一旦遭遇美军空袭,马匹容易受惊失控,从而暴露部队位置。从1950年代开始,到现在这么多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里,你可有看到过志愿军骑马的吗?这次的电视剧《上甘岭》算是破天荒了开先例了。
再有军长跳过师、团、营,直接向一个连长下达任务,这也是非常罕见的。在一般情况下,军长是不会具体过问连级单位的具体行动,一个军下辖的连级单位多达上百个,军长亲自指挥连级单位,还不得累死啊!
这时,15军军部还有一个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的参谋段显峰(黄轩饰演),军长竟然把他派给了冯百胜当副手。军部参谋正常情况都是正营或副团级,去当一个副连长?难道他是犯了什么错误吗?而且,剧中兵团司令员、军长、师长,都是用历史人物的真实名字,怎么反而营连级干部都都是用虚构的名字。至于段显峰这个人物,更是连对应的原型人物都没有,完全虚构的。
图10:由黄轩饰演的志愿军15军军部参谋段显峰
之后就更加惊人了,3连一个连队坚守的山头竟然要顶住美军一个师的进攻!但凡对抗美援朝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编出这样的情节来,虽然编剧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情节太荒诞,赶紧自己补刀,这个山头地势陡峭,道路狭窄,美军一个师无法展开,也只能一个连一个连上。剧中出现的场面确实很小,美军进攻的部队也就十来个人,这也太小家子气了,六十八年前的老电影《上甘岭》里,美军进攻都是几百人黑压压的,难道现在电视剧版《上甘岭》连多请一些群众演员都请不起了。
还有,美军作战,最主要不是靠兵力,而是靠火力。当时美军就有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就是以大大超过常规的火力密度和强度来压制和杀伤对手。除了地面炮火,美军的空中支援更是厉害。当时美军地面部队营一级都会配属一个航空火力控制小组,由资深飞行员和通信兵组成,就是负责指引飞机进行近距离的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基本上可以做到精确引导飞机攻击美军战线前50米的目标,几乎就是把飞机当手榴弹来用了!
图11:堆积如山的炮弹壳,正是“范佛里特弹药量”最形象的写照
图12:美军飞机在美军队列前几十米投下炸弹为地面部队开路(长津湖战役历史照片)
在美军如此猛烈的火力面前,志愿军的防御作战是非常艰难的,所以当时志愿军中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攻三个山头,不守一个钟头”。正是到了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利用坑道战术才解决了面对美军又是炮火如何能够坚守阵地的难题。
也让我们看看电视剧版的《上甘岭》是如何来表现志愿军利用坑道坚守阵地的。等到全剧结束,再写一篇和956年电影版《上甘岭》对比的影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