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
  • 西游记》中的黑熊精为什么要偷唐僧的袈裟
  • 《西游记》里,金池长老是得道高僧,为何还想要得到唐僧的锦襕袈裟
  • 西游记中唐僧的袈裟有什么作用

袈裟为什么也叫百衲衣

老衲这厢有礼了。哈哈~其实袈裟和百衲衣也是有点区别的,只不过现在都简化了,归为一谈,也无不可。

袈裟又称“割裁衣”或“福田衣”,因其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又有给众生带来福报的意义,所以又叫“福田衣”,具体可以想象西游记里唐僧的锦銮袈裟。袈裟是佛教僧尼的法衣,分三种,用9到二十五条布片缝成。通常指的袈裟是七条衣,普通上课穿的,五条衣是下地劳作穿的,九条衣是讲法时穿的。

百衲衣是僧服,也就是长褂。佛家讲究惜福,节约,用化缘得来的布头缝掇而成。所以,僧人又称衲子、老衲。百衲衣现在则指补丁撂补丁的大褂,另外据《十诵律》载,衲衣得名于五衲衣,即(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又说,佛祖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衲衣。主要出现在禅宗道场比较多。

《西游记》中的黑熊精为什么要偷唐僧的袈裟

黑熊精本来是去观音院帮忙救火,却阴差阳错偷走了唐僧的袈裟。

黑熊精本意去救火,不曾想看到了袈裟。

黑熊精夜半被火光惊醒,见是老友金池长老的观音院起火,急去相救:

“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待他驾云赶到观音院,果见观音院火光冲天,前面殿宇、两边走廊烟火正旺。他正准备叫人取水灭火,抬头见后房无火,房脊上有一人在放风,应该就是那放火之人。

黑熊精情知事情有异,连忙悄悄赶到老友金池长老住的上房,只见从台案上的一个青毡包袱内隐隐发出霞光彩气,辉耀全屋,他连忙解开包袱一看,见是一领锦蝠袈裟,金光耀眼,一看就是佛门异宝。

财动人心,黑熊精趁火打劫偷走袈裟。

观音院的火烧的很是蹊跷,禅房无火、方丈正房亦无火,其他房间却烧了个干干净净,明显是人为控制的,而放火的人就是那个在方丈房顶放风的人。

很明显,金池长老得罪了狠人,正火烧观音院。见到锦斓袈裟,黑熊精明白了,定是这件袈裟招来的祸端。锦斓袈裟隔着包袱都能透出霞光彩气,很明显是佛门重宝,而金池长老以前没有这件宝物,可见这件宝物是外人的,偷走了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人都是喜欢宝物的,成精的动物也不例外,于是黑熊精也动心了,他也不喊人叫水了,也不救火了,而是偷偷拿着那袈裟,趁着现场人员混乱,驾云直接回了黑风山黑风洞老巢。

黑熊精这是明显趁火打劫,他根本就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当然他也没兴趣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那件袈裟太诱人了,眼动心动加行动,偷了就走。

见宝心切,黑熊精根本不知道袈裟是唐僧的。

黑熊精是无意间去救火,无意间看到袈裟然后就赶紧趁乱偷走了,到孙悟空找他要袈裟时,他正和两个好友白花蛇怪、苍狼凌虚子炫耀,准备开个佛衣会。孙悟空打上门,他心中还暗想道:“这厮不知是那里来的,这般无礼,他敢嚷上我的门来”。

偷来的东西还如此光明正大地展出庆贺,可见黑熊精根本不知道锦斓袈裟的具体来历,他不认识孙悟空,也不认识唐僧,更不知道这件袈裟是唐僧的。只是下意识地知道这是一件好东西,见宝心切,占有心切,炫耀心切。

黑熊精武功高强,性格奇葩,根本不怕孙悟空。

黑熊精听到孙悟空自吹自擂地介绍后,取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孙悟空大怒,举起如意棒就打,黑熊精拿起黑缨枪迎战,两人酣战十数回合,不分胜负。

到了红日正午,黑熊精要求暂停吃饭,饭后再打,说完也不管孙悟空冷嘲热讽,同意不同意,扭身就走,关上石门,径直吃饭去了。

下午再战,仍是难解难分。到了傍晚,黑熊精又要求停战睡觉,明日再战,说完还是扭身就走,关门睡觉,把孙悟空凉在外面。

孙悟空对黑熊精无可奈何,打又打不过,只得寻求观音菩萨帮忙,观音菩萨对他亦不敢小觑,后来还是孙悟空出了个馊主意,观音假扮凌虚子,两人配合使计方擒得黑熊精。

这黑熊精之所以偷袈裟,是心里有个贪念。贪念起来,也不管朋友和道义了。话说这黑熊精还是有些慧根的,因为慧根,所以喜欢锦斓袈裟,也因了这点慧根,皈依观音菩萨坐下,成为了落伽山的守门大神。

《西游记》里,金池长老是得道高僧,为何还想要得到唐僧的锦襕袈裟

我认为金池长老算不上得道高僧。

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得道高僧”,一般是指参禅证悟,达到见道位的人称为得道高僧。也称为大善知识。但不包括错悟,以及未悟言悟者。即使名气再大仍是凡夫俗子。惠能六祖在《坛经·般若品》里说:“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这话的意思是说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道行。

金池长老身口意三业不清净,行动也不正直无邪。

金池长老已经二百七十岁了,对于人类来说,是了不起的高寿。但是,他的高寿可不是他苦心参禅悟道而得,而是与妖怪做朋友,在妖怪的指点下延寿的。这个妖怪就是熊罴怪,他修炼能化成人形。唐僧问观音院的院主金池长老是否是妖怪时,那院主慌忙跪下道:“老爷,我师父是人。只因那黑大王修成人道,常来寺里与我师父讲经,他传了我师父些养神服气之术,故以朋友相称。”有了黑大王的养神服气之术,金池长老才能活到二百七十岁。

金池长老一出场,文中这样描写:“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再看吃茶用器:“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连唐僧都夸:“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吃穿用度都是珠光宝气,非常豪华。

两人一边吃茶一边聊天,金池长老就问唐僧有何宝贝,唐僧说没有。嘴快的猴子就说有一件袈裟。金池长老觉得可笑,袈裟他有七八百件。于是开始炫富,把袈裟拿出来,挂在院中的绳索。“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孙猴子本性争强好胜,不顾师傅劝阻,把锦襕袈裟展示了。你看,“红光满室,彩气盈庭”。“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
由上已知,金池长老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唐僧是唐皇御弟,只要他愿意,唐皇随时送他很多宝贝,比老和尚收藏的更多更好。唐僧一路西行,替人念佛消灾,做法事等,金银珠宝,人家也送很多,只是他没拿。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金池长老心术不正,贪婪成性,为了长寿,不惜与妖怪为伍。那么,见到别人的好东西就要占为己有,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如今他见了唐僧的锦襕袈裟,果然又动了奸心,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袈裟弄到手了。

找了个借口,天色晚了,自己老眼昏花,看不清楚,拿到后堂,看一晚上,明早再还。金池长老在后堂看袈裟,哭了半夜。徒弟不落忍,只得献计献策,最后决定烧死唐僧师徒两人,留下袈裟做传家宝。这样的事情,得道高僧干得了吗?

孙猴子将计就计,助他们烧光了观音院,一早又去讨要袈裟,不料袈裟不见了,金池长老无计可施,一头撞死。

西游记中唐僧的袈裟有什么作用

在西游记中,唐僧身披的袈裟也是一件宝物,名叫锦襕袈裟可以水火不侵。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唐僧一行人在取经的路上这个袈裟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看起来就像是一件普通的袈裟没有任何的防身作用,不然也不可能被妖怪抓走那么多次了,但事实真是这样么?其实唐僧的袈裟还是有些作用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件宝物,这些小细节可能大家还没注意到。

西天取经路漫漫,历经共计八一难,佛门九九方归真,归真九九道行难。凡人玄奘无法力,却能念动紧箍咒,如来赏赐袈裟衣,不畏火烧藏秘密。

本来只是一个凡人的唐僧,在西天取经路上总是做出一件又一件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记得他刚出长安城的时候,就被三只非常小的妖怪吓得半死,如果不是太白金星和猎户刘伯钦的出手相助,或许唐僧的心理防线就直接崩溃了。

不过人总是在进步的嘛,我们凡人也是如此,西游记中的唐僧更是如此,后来,西天取经的路上见过的妖怪多了,自己手下的徒弟也都是妖怪之身,唐僧自己慢慢就习惯了,而且后来接触的基本上全都是神仙之流的人物,唐僧仿佛也不再是凡人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一切其实都和他的袈裟有关。

如来佛祖一共给出了5样法宝,来帮助取经人平安抵达目的地,虽然说观音菩萨克扣下了其中的两个紧箍圈,但是还有三个是用在了西天取经的队伍中,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圈,就是帮助唐僧成功西天取经的关键法宝,如果没有这个紧箍圈,想必孙悟空早就不干了。

除了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圈儿,其实还有两个法宝,也是如来佛委托观世音菩萨一起送出来给取经人的,但是很少有被我们发现使用过的痕迹,除了一开始的时候,在禅院的方丈(金池长老)和黑熊精对唐僧身上的袈裟表现出了想法之外,其他的妖怪都没有反应,这是为什么呢?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方丈(金池长老)和黑熊精因为是在观音禅院,所以对有佛性的东西更敏感,所以能感受到袈裟上面精神的佛法气息,另一种可能则是观音院这件事发生以后,唐僧就把锦澜袈裟收起来了,不给孙悟空拿出来卖弄的机会,自然不会被后来的妖怪感受到,这也算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测。

但正是这个袈裟,唐僧在最开始拿到之后穿过,上面很多的佛力给唐僧带来了改变,让他不再是一个凡人之躯,所以能够念动紧箍咒。如来佛或许没有想这么多,但是他给的袈裟和紧箍圈这一手,真的是害苦了孙悟空。原著中,孙悟空不止一次希望唐僧念一下紧箍咒,就是因为紧箍咒这一招太厉害了,把当年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都认怂了,可见唐僧的袈裟说不定是有金蝉子那一世的记忆,唐僧穿上之后就恢复了金蝉子的记忆,所以知道怎样收拾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