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听海涌》近期在公共电视热播,该剧以二战末期为背景,讲述三名台湾青年被日本殖民当局征召到婆罗洲担任同盟国战俘监视员,却被盟军检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杀.戮战俘的罪行,最终被送上军事法庭审判的故事。该片导演自称要探讨在历史巨变中台湾人的身份认同迷茫,但因为在剧情中公然丑化抗日烈士,引起岛内文史工作者徐宗懋先生的愤慨。在他的多篇撰文中,都对本片涉及的荒谬内容给予了严正驳斥。而撰写《前进北婆罗洲-台籍战俘监视员》的报道文学作家李展平也决定向公视提出侵权求偿告诉。

他们批评该剧打着“台湾人的二战视角”,却窜改历史,违反常识之处甚多,不过倒是很符合现在“恋殖”情绪模式,包括日据时代中产阶级生活优雅、忠于天皇的思想训练,台湾人虽被压迫,但本性善良,陷入认同混淆的悲剧…….

对于徐宗懋先生的正义之举,在岛内也得到不少积极回响。但也有一些盲目跟风的媒体人,根本不了解这段往事,也没有认真看过徐先生的文章,只是根据网上一些零散内容就开始评论,他们批《听海涌》看似站在正义一边,但因为不了解历史,反而传达了很多错误观点。

比如,有些评论者以台湾人自1895年以来前赴后继的抗日历史,来回击《听海涌》中表现的台湾人“臣服”日本的情结。但徐先生批判的重点是该剧将这种情结归因为“身份认同的困扰”,并非认为不存在这类现象。

听海涌剧照。(台湾媒体)

同样批媚日剧《听海涌》,有人捍卫正义,有人扭曲历史-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持平而论,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里,有些人不是被迫做顺民,相反还是主动做总督府的帮凶,尤其在日据末期,当中一些人被皇民化也是不应回避的历史事实。假使受皇民化思想影响的人只有李登辉、柯文哲家族为首的个别人,八十年后,为何岛内还有相当一批人对他们这种“恋殖”心态表示充分理解,还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来美化这类观点?

事实上,台湾人在历史巨变的身份认同转换中,并没有所谓的台湾悲情,恢复中国国籍,取得战胜国国民身份后,因为彼时中国政府的宽大,很多“三角仔”之流免遭清算。正如徐宗懋先生此前相关文章中提到的,日据时代抗日最英勇、牺牲最巨大的左翼台湾人都在内战架构下遭清洗,而过去拿到好处的“三脚仔”们的亲日情绪被暂时压抑,在国民党式微时,就会以“恋殖”情绪表现出来。这些“三脚仔”欺压迫害同胞的历史,以及这类“恋殖”情结对“台毒”意识的形成,乃至对现今岛内政局的影响,也不是以承认另一批台湾先人抗日的历史就能回避的。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岛内媒体人虽然也在批判《听海涌》是媚日“独”剧,但他们却没有勇气面对徐宗懋先生直指的问题核心。而这种跟风评论恰和他们批评的公视一样,也在刻意掩盖真相,至少不是完整还原历史全貌。

退万步言,如果当年被迫从军,“助日为虐”都不忍苛责,又该让那些不惜经历千难万险要寻找祖国,主动走向抗日之路的台湾先烈情何以堪?难道被“助日为虐”者迫害的当地民众也应该理解这种“被迫”,理解这种悲情?在真正的历史中,因为不被当成日本人,为了想证明自己是日本人,那些心中怀着伊底帕斯弑父情节者,冲锋陷阵之时反而表现得比日军更为凶恶,他们是不是被迫,恐怕要打上问号。

同样批媚日剧《听海涌》,有人捍卫正义,有人扭曲历史-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听海涌》剧中最不能容忍的是导演对抗日先烈的丑化。剧中的中国领事罗进福的原型是抗战时期,前中国驻英属北婆罗洲山打根领事卓还来。他是一位拒绝日本诱降,因为不愿成为汉奸,不愿为日本卖命,战争结束前夕遭日军秘密杀.害的英雄,用徐宗懋先生的话说,卓领事是一位文天祥式的人物。

然而,该剧中卓领事被改编成被日军饶过一命,对台湾战俘怀恨在心,在法庭上作伪证,刻意将其入罪,挟怨报复的人。把部分台湾人“助日”视为认同混淆的悲剧,把大陆领事描绘成虽被遭侵略,但胜利后还要公报私仇陷害台湾人,这种虚构的内容,已经说明创作者的政治立场。

该片导演虽然一直强调,要理解台湾人身份认同的矛盾,但是他在知名媒体人李四端的访谈节目中,张嘴闭嘴言必称“终战”,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他何尝不是已经预设立场。而透过艺术加工,在剧中把那些“助日为虐”者说成是被逼,认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却不提在真实的历史中,台湾人在身份认同转变过程里,从战败国弃民到战胜国国民,有多少人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宽大处理。

而有些岛内媒体人,根本没有认真看过相关文章,更不了解这段历史,充其量只是引用徐宗懋先生关于<听海涌十大瞎编>的只言片语,就企图用一部分台湾先烈抗战的事实,去掩盖另一部分“三脚仔”之流作为殖民者帮凶,犯下的累累罪行。这些人虽然打着历史正义的旗号也在反对公视,反对“台毒”,但他们根本没有勇气正视长期存于台湾社会的“自我殖民化”现象,更不没有勇气面对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仍有一部分人以“皇民化”的身份自得其乐。论逃避历史正义,论替当时欺压同胞、“助日为虐”者推诿卸责,这类瞎起哄的人做的却是和公视一样混淆视听之事,此等作为和徐宗懋先生努力的方向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看似都在批评《听海涌》,但二者拥有的历史观、是非观却是云泥之别。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