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近年最好的《变形金刚》大电影:
上映两天,豆瓣开分8.0。
烂番茄专业评分89%,影迷喜爱度98%。
IMDb评分7.9,比IP首部电影还要高出0.9分。
有观众形容,“远超之前的真人系列。”
本来就迫不及待的Sir,立马冲进电影院,精神拥抱这群大家伙:
变形金刚:起源
Transformers One
导演乔什·库雷,《头脑特工队》的编剧,曾执导《玩具总动员4》。
执行制作,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制片人,迈克尔·贝;特效团队,工业光魔。
《起源》是该IP首部纯CG动画大电影,没有真人出场,没有人类参与。
含刚量100%。
连出场打酱油的小鹿,也是纯金属打造的机械鹿。
在他们40岁之际,导演决定将时间线拨回到擎天柱、威震天还不是敌人的日子。
故事发生在赛博坦星球上。
柱子和威总的胸前没有变形齿轮,不会变形,是身处生态链最底层的矿场打工人。
他们彼此之间是“你挺我,我挺你”的好朋友,就像刚入宫的甄嬛和安小鸟。
可到底是为什么,让他们从相爱走向相杀呢?
嘿嘿,柱子和威总的爱情故事,还是要进影院解密。
今天,Sir主要从电影里扒拉出N个彩蛋。
在那些不经意的角落,《变形金刚:起源》藏了什么?
01
名字
他们都叫着变形前的名字,各有涵义。
未来的汽车人领袖擎天柱,叫做奥利安·派克斯(Orion Pax)。
Orion意为猎户座,在西方神话中,Orion是神界中赫赫有名的狩猎者,高大英俊、力大无穷。
这岂不是我们柱子本柱。
Pax则是拉丁文中Peace(和平)的意思,谕示着柱子的最终使命。
未来的霸天虎领袖威震天,则有着一个路人甲般的名字,D-16,是以他工作的矿区编号命名的。
这个名字主要致敬最早推向市场的威震天模型玩具,“D”是指霸天虎的日版名称“Destron”,“16”则是威震天的日版G1玩具编号。
而一直嚷着自己是“霸道金刚”的大黄蜂,在新片中的名字,跟威总的一样路人:
B-127。
这是沿着系列电影《大黄蜂》的名称设定。
同时也在暗示,被关在地下50层的大黄蜂,曾经也是某个矿区的工人。
主角团中唯一的女性,名为艾丽塔,第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女性变形金刚。
她原本是矿工们的小主管,看似比柱子、威总的阶级地位高一等。
但看她的英文名,Elita One,也即E-1,其实同样处于赛博坦星生态链的底层。
随意的字母与数字,便组成一个个矿工的身份。
当四个底层打工人相遇,故事新篇章,即将开启。
02
配音
作为40周年之作,派拉蒙下了血本。
光是配音阵容,就称得上“豪华”。
擎天柱的配音,“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艾丽塔的配音,“寡姐”斯嘉丽·约翰逊。
而新片里还有一个角色,也叫“黑寡妇”,并且与艾丽塔有一大战。
看来又可以称为“黑寡妇与黑寡妇之战”。
威震天的配音,是《哥斯拉大战金刚》中的“怪兽专家”,布莱恩·泰里·亨利。
汽车人的元老级人物钛师傅,则由《黑客帝国》系列的“墨菲斯”扮演者劳伦斯·菲什伯恩配音。
B-127的配音演员为科甘-迈克尔·凯。
你没看错,大黄蜂也有配音了。
而且相当话痨。
联想起这么爱说话的人,日后要被毁了“声带”,只能用车载收音机播放片段来代替发声,不由地让人感到一阵悲伤。
《起源》里也有伏笔。
那就是开头大黄蜂邀请我们的柱子哥参观他的小屋,展示了和他在常年的独处时,制造出来的和他“聊天”的假机器人。
其中被柱子不小心拆了头的那个,便是用收音机和大黄蜂“对话”的。
想到这里,似乎更让人悲伤了。
03
十三元祖金刚
在变形金刚宇宙中,元始天尊最早创造了13位变形金刚,号称十三元祖。
在新片中,十三元祖是一个重要线索。
钛师傅,最终留在赛博坦上的最后一位元祖金刚,在《起源》中是四人组的导师。
其余十二元祖,在《起源》中,没有以完全体出场,多数时候出现在众人的口中。
据卡游的官方造型图,他们分别长这样:
先觉天,十三元祖的领袖,手握星辰剑。
震天尊,威总的偶像之一,威震天的命名正是致敬他。
在原系列中,震天尊后来背叛了元始天尊,被称为“堕落金刚”。
在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2》中曾闪亮登场。
而在《起源》中,我们也能看到,最后霸天虎的logo,也是来自于震天尊的造型。
引天行,时空守护者,维护各个宇宙的秩序。
赛天骄,女性变形金刚的领袖,武器铸造大师。
曾打造过天骄之锤、星辰剑、至尊神甲、塞伯坦之刃、镇魂枪等等。
幻天灵,变形金刚变形之力的拥有者,据说后期所有变形金刚的变形能力都来源于他。
经天纬,组合之力的拥有者,所有组合金刚的始祖。
马克西莫大帝,类似于北欧邪神洛基。
在某些作品中他是威震天的老爸,还有一种说法他是威震天的前世。
但在《起源》篇,马克西莫大帝还只是一个背景板。
锐天骁,第一位野兽金刚,所有野兽金刚的先祖。
微天星第一位迷你金刚,也是所有迷你金刚的先祖。
无常天,昆塔沙星五面怪的始祖。
撷天萃,文明守护者,与钛师傅一起开创了塞伯坦文明。
竟天择,第十三位元祖金刚。
但在最初版本,第十三位元祖金刚并没有直接露脸,传说是擎天柱的前世。
04
四个变形齿轮
进入野兽洞穴后,在钛师傅的辅助下,原本没有变形齿轮的四人组,拥有了变形齿轮。
自此,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变形。
四个齿轮随机分配?
不。
这都是有讲究的:
擎天柱拥有的,是“第一元祖”先觉天的齿轮。
先觉天是第一个拥有领导模块的人。
而擎天柱,则是最后一个。
艾丽塔获得了“文明守护者”撷天萃的齿轮。
很匹配艾丽塔的性格。
大黄蜂则接收了“迷你金刚”微天星的齿轮。
显然。
根据漫画的设定,大黄蜂是体型最小的主要成员。
这个齿轮也只能由他来继承了(bushi)。
而威震天呢?
他获得了“野兽元组”锐天骁的齿轮。
这一齿轮天然带有野兽本性,威震天在获得齿轮之后,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到了结尾。
威震天还进行了升级,从御天敌身上抢过了偶像震天尊的齿轮,离成为威总又近了一步。
05
彩蛋金刚们
虽然故事主线围绕着四人组展开,但处处都是变形金刚迷熟悉的老面孔。
随机出现的路人,都是动画系列里有名有姓有故事的角色。
就看这张图,铁堡5000大赛的排行榜。
每一个名字,在变形金刚系列中,都是一个角色。
比如,排名第一的幻影。
“方舟十八勇士”之一,在真人电影里出现过多次。
这段“分身术”给不少小伙伴留下了印象。
直接露面的金刚们,也有不少。
同为”方舟十八勇士“的铁皮、大汉、救护车、探长、千斤顶……
在原动画系列中,是第一批抵达地球的汽车人。
而在《起源》中,他们或是柱子的工友,或是赛场的观众。
值得一提的是爵士。
在真人版电影里,我们都知道爵士的结局:
被威震天手撕。
而在《起源》里,威震天在影片结尾也展示了一遍手撕大法,算是致敬了真人版。
可有意思的是。
《起源》里,最初矿洞发生“矿难”,爵士被困时,是柱子哥和威震天联手救出的爵士。
一个人的变化可以如此巨大。
除此之外。
我们还能看到“报应十三虎”之声波、最反骨的二五仔红蜘蛛。
以及包工头黑云、铁堡5000大赛的最终冠军克劳莉娅等等。
导演曾在采访中表示,整部电影都是由“我们这些粉丝”制作的。
制作团队为了让哪个变形金刚上场,可谓是争论不休、想破了脑袋。
最后变成了一个变形金刚大集合。
不过,需要眼尖点儿,才能看到。
(为了找彩蛋,二刷走起。)
06
铁堡5000赛事的虚伪
说到铁堡5000大赛,不得不多提一句。
这次赛事也是致敬了变形金刚急速星500系列官方漫画中的设定。
而在电影中,这次看似公平的赛事却揭开了领袖御天敌的两副面孔。
赛前,他在灵活的飞行器上一脸美式友好地动员,在矿工参赛获胜以后,也是一脸赞许,认同奥利安的挑战精神。
然而他的下一句是:“因为你的这次参赛,矿工开挖能源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资本家阶级统治的嘴脸露出一角,也不怪之后在五面怪的压力下,会不带犹豫地给打工人加码“将原本的二十班倒,改成二十三班。”
所谓的公平比赛机会,也只是蒙在赛博坦阶级对立表面上的,一层遮羞布而已。
07
赛博坦色彩
赛博坦星球的科幻气氛仰赖于地下世界、矿井、地表三种不同的美术风格刻画。
地下世界上层呈现出一种明丽色彩的赛博朋克风格,高楼林立、广告鲜艳,载具飞驰。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奥利安他们赶不上车的情况,也明示了,这个光彩世界并不会为失去变形齿轮的低等矿工停留。
和霓虹外部相比,奥利安他们所在的矿井是单调的钢铁灰色,只有蓝色的能量源制造了唯一的光亮。
片头一场奥利安躲避警察的打斗中,他掉进城市地下层的赌场,打翻了一堆蓝色能量晶体的筹码。
这在一开始就表明了,这些蓝色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干净,自身带有地下交易的灰色。也为之后的反派交易埋下了铺垫。
电影中最视觉奇观的一幕,在于奥利安一行人来到了赛博坦地表,目睹了夕阳下星球的能源的脉动。
色彩还原成蓝、红、绿,夕阳有种复古蒸汽波的质地。
地表的机械小鹿身上也反射出一种迷幻的光泽。
不过星球表面也充满了危险,地表的山丘随着能量的脉动向前吞噬着,这一幕致敬了《沙丘》的异世界经典奇观。
08
被删减的角斗士
好兄弟的反目成仇,与威震天的黑化脱不开关系。
一开始老实规矩的D-16,怎么变成“我命由我不由柱”的威总。
有观众觉得,这中间的转折过于突兀。
或许,这与因时长问题导致的删减有关。
据导演分享,D-16的身份,原本计划沿着以前漫画的设定,是一名角斗士,在角斗场用生死搏斗供上层人士消遣取乐。
也就是说。
D-16是最早见过赛博坦星球黑暗面的人,并且因为没有变形齿轮,早早就被按在地上遭受社会毒打。
而柱子哥呢?
看过《领袖之证》的会知道,在那部动画的设定中,他是一名历史档案管理员。
也是因此,你会发现影片的开头,是柱子哥潜入档案室,寻找领袖模块消失的真相。
然后被驱逐。
这或许也算是一种致敬了。
只是可惜。
因为时长原因导演最终放弃了双线发展的设定,而变成如今两人都是矿工的设定。
09
威权与平等的分道扬镳
当然,说到威震天黑化的突兀,Sir觉得其实还是有迹可循的。
简单来说。
这其实是信仰破灭的必然结果。
怎么说?
在本片里,威震天其实是守规矩的大多数。
他重视秩序、崇拜威权,极度慕强。
于是极度崇拜领袖,相信上层制定的方针,不愿意破坏半点规矩,努力工作,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质疑。
他与柱子哥不一样。
柱子哥本身就更注重个人的平等自由,在大多数矿工都用代号指代的时候,他有名字,奥利安。
(而保守的D-16经常叫的还是他的姓氏“派克斯”)
也是因此,他发现了御天敌的谎言时,也一直在懊恼。
觉得自己如果老老实实地呆在原地,不知道真相,就这么劳碌一辈子该多好。
他承受不了一直以来的信念,被摧毁的痛苦。
可结果呢?
当有机会反击,他却成了最激进的一个。
看起来转变很生硬。
但实际上,却是缺乏“自我意识”的很多人,在面临“世界崩塌”时,所必然走向的极端之路。
就像影片彩蛋,威震天集结团队,喊出自己的派别“霸天虎”。
“霸天虎”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听英文原声就知道,霸天虎(Decepticon)这个词的前面接的,是“我们不会被他的谎言蒙蔽(deception)双眼。”
显然,这个名字有以暴制暴,以牙还牙的意思。
10
“曾经是兄弟”
擎天柱与威震天,这对绵延了30多年的老牌相爱相杀CP兄弟情在过往作品中也有迹可循。
真人电影《变形金刚5》中,威震天在与擎天柱的搏斗中打感情牌:
“我们曾是兄弟。”
“对的,曾经是。”
擎天柱以隔壁《美队3内战》的经典句式回答,并毫不留情地又给了老威一脚。
曾经的赛博坦往事,在动画《领袖之证》中也有经典回忆杀。
当年,历史情报员擎天柱被角斗场升起的新星威震天吸引,两人为了建立公正社会的愿景聚合,又因最终威震天站在议会前的威权欲望所分裂。
而在动画中,两人在共同抗击宇宙大帝的目标面前再次联合,这次,换威震天将逼近擎天柱的武器,变成了一双拉起宿敌的手。
正好呼应了《起源》电影里两人关系的肢体线索。
手的放开,是D-16作为威震天对好友奥利安的放弃。
而面具的下拉,以及一句“你背叛的是我”,是擎天柱外表下的奥利安对D-16的私心。
11
熟悉的声音
《起源》中的音乐与台词,勾连了我们对这个IP刻进DNA中的记忆。
当主角团进入十三元祖所在的山洞、即将遇见钛师傅时,背景音乐源于《变形金刚:领袖之证》。
后期奥利安被击落到星球深渊的时候,响起的是《变形金刚大电影》中擎天柱之死的节奏。
我们等了一整部电影,终于等到了擎天柱说的那句话。
“变形,即刻出发。”
可能是《起源》世界观中擎天柱第一次说出这句名台词。
虽然这个时候,威震天甚至是擎天柱小队中的一员。
而大黄蜂首次变形,连轮子都没能变出来,我们就这样看到了独一份的手脚并用的黄色甲壳虫。
电影中,象征着擎天柱人格核心的台词“万众一心”,最早源于钛师傅的讲述。
而那句“我们比看到的还多”是年轻的奥利安眨巴着蓝色大眼睛说出来的希望语句,也是无数电视广告让大家踏入变形金刚坑的万恶之源。
12
37年
老实说。
《变形金刚:起源》给Sir的感觉,很像当年《X战警》拍了个前传,《X战警:第一战》。
都在讲述一对死对头年轻时相爱相杀的故事。
甚至于它们的片名也很相似,一个是one,一个是First Class,而前者也似乎是照着三部曲的架势来构造的。
当然两者在剧作的完成度和深度方面没法比。
但观影过程中,你也确实能感受到,主创并不满足于做一部简单的,相爱相杀的少年往事。
这也是它取得这么好口碑的原因。
只是可惜。
口碑上起死回生的电影,在市场上,却并没有迎来足够的关注。
北美首周票房2500万,远低于预期。
而内地,上映两天票房5000万,也不可能再回到当年的辉煌了。
没错,《变形金刚》一直很火。
从《变形金刚G1》1987年第一次在上海电视台上映,我们第一次接触变形金刚玩具的触感,和人人都可以发出“奇奇酷酷卡卡”的声音开始,已经过了37年了。
这37年间有太多起起伏伏的故事发生。
我们记得迈克尔·贝导演第一部真人电影,讲述人类初次认识自己的汽车人同伴时,我们内心的激动。
也记得之后口碑和故事走向崩裂,丢失了最初让人感动的神髓时,我们的失望。
但不管是激动还是失望,它的粉丝群,一直很强大。
只是。
这都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现在年纪稍小一点的小朋友,还有人会玩变形金刚吗?还会一本正经说说出那句,”汽车人,出发“吗?
不知道。
大概一个时代过去的标志就是,你哪怕比以往做得更好,也不得不走上下坡路了。
但好在,电影还在继续。
甚至于在除却了那些教条般的商业考量(比如要有人类情感线)之后,它反而更纯粹,更好看了。
这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塞翁失马呢?
说到这里,又想起《变形金刚》第一部真人版里,人类第一次发现变形金刚时的那句台词:
50年后,当你回望今生
你想后悔当初没胆上这辆车吗
Sir很庆幸。
当初一不小心就入了变形金刚的坑。
而这一次。
也没错过这张,前往赛博坦星球的车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桀骜不驯八宝饭、就是涂怡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