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三姐
最近有一部讲张桂梅的剧,叫《山花烂漫时》,好家伙真把我看神经了,一会哭一会笑。
大家可能一听张桂梅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哦,正剧”。正剧一般就是伟大,光荣,正确,紧张,肃穆。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我也不至于看神经了。
我想说,这个剧是真的洗脑,我建议不如给它改名叫《华坪第一女狠人创业历险记》。
以前各位看到的张桂梅,标签很明朗,比如“孱弱多病”,“心怀苍生”,好像她只要一出现,必定要和“宏大、情怀”相关,同时伴随着“病痛、艰苦、自我牺牲”。
反正总是有一股神圣感加载于悲悯之中,让人心疼又崇敬,觉得她是我们这些普通女性永远触摸不到的天花板。
但这部剧就很不一样,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形象背后,让我们看到从云端回归地面的一个真实的女人的另一面。
这就对了,我真的特别喜欢这样的表达。
纯纯歌颂苦难并不是我们爱这个世界的最恰当方式。
这里的张桂梅虽然还是那个教育扶贫英雄,但她更是一个普通女人,是个又泼辣,又霸道,甚至带点疯癫,还没啥情商的山村女教师。
实不相瞒,还是个搞笑女。
你以前只看过她在人民大会堂里光荣地接受表彰的样子,可能没看过她把同事丢在山里的茅坑,自己骑着摩托跌跌撞撞回村的样子。
你以前只看过她被学生爱戴、众星捧月的样子,可能没看过她跟媒婆在村里当街吵架、吵到对方自闭的样子。
不是我吹,别看张桂梅体弱多病,全中国95%的中年妇女去跟张桂梅干架,肯定干不过她。
你以前只看过她如何对学生像亲妈一样好的样子,可能没看过她为了把女孩拽去学校读书,跟家长们拳打脚踢的样子。
为了能让女娃们顺利上学,张桂梅的武功快练成七分了,翻墙,踹门,飞车,样样干过,样样不行。
你以前只看过她自掏腰包为女孩们的家庭补贴家用的样子,可能没看过她自己也钱不够,原地把领导“洗劫一空”的样子。
你以前只看过她稳重、坚毅、散发理性光辉的样子,可能没看过她盲目自信又莽撞,还经常嬉皮笑脸、连哄带骗的样子。
你可能以为她一直是受人爱戴,性格脾气如玉似水,其实你是没见过她的脾气臭,哪怕是跟领导,骂人翻脸是家常便饭。
这也没办法,要是大家真的知道张桂梅刚开始办免费女子高中时那些点点滴滴的难,就会知道:是个人都脾气好不了。
更何况是华坪第一女狠人。
办学校是真难,每天一个新难题,张桂梅天天就忙活两件事:要钱,要人。
要钱还分好几种路数,问政府要和民间拉赞助。
华坪县领导,没有人能逃得过张桂梅的软磨硬泡。
张桂梅办事,除了方式方法,啥都有。她求领导帮忙申请办免费女高,总喜欢半夜去找教育局长。
人家跟她说了种种难处,她摆个臭脸说:“别扯这些没用的”。
她又去找副县长,让人家重视教育,人家副县才说了两句话,她又开始把人家的台阶亲手全拆了。
局长和县长,这俩难兄难弟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张桂梅算是有福了,一天到晚被她软硬兼施,一会儿cpu,一会儿拍马屁。
政府给了钱,都不够塞牙缝的,招聘老师都开不起工资,张桂梅只能天天软磨硬泡找领导,脸上就写了俩字:要钱。
另一条要钱之路:拉赞助。
张桂梅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企业家在场的机会。
飞机上逮到个开公司的老总,二话不说,直接让他捐款。
搞得这个企业家瞬间被上帝之光照亮了。
后来她又想出一“损招”,有些不靠谱企业家说好捐款又不落地,她就先做好锦旗,拿着锦旗直接堵人家门口,要钱,想赖都赖不掉。
只能说这个狠人做事一般没有铺垫,一旦有铺垫,那是从不留余地,跟谁都是直达患处。
直到看到招聘老师的故事,我才发现“要钱”只是小儿科,张桂梅的狠人功底在这儿达到了巅峰。
籍籍无名又没钱的华坪女高招聘老师,没人来,张桂梅搬出了教育局长坐镇,几乎是靠着“画大饼”的方式总算招到了几个老师。
局长问:“你招的人合不合适啊”,张桂梅说:“现在逮着一个算一个”。
老师招到容易,留住难,为了留住老师,张桂梅在画大饼不成、涨工资不可能的情况下,跟老师玩心理战术,和唯一的独苗男老师玩“勾心斗角”心理战术。
我现在不但佩服张桂梅,还佩服那些能一直坚持下来的老师,真是个个身体素质过硬,心理素质更硬。
还有招学生的方式,更是稳准狠。
一开始学生和家长都不买账,老师们也用上了“不但不要学费,还能赚生活费”的画大饼技巧,堪称青出于蓝胜于蓝。
连哄带骗搭建起了第一届的教师和学生班子。
现在如雷贯耳的华坪女高,最初就是这样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建起来的。
我们普通人可能对这些困难没什么概念。
建学校之前,一堆局长开会,吐槽建个学校有多么多么困难。规划局,人社局,教育局,张桂梅是一个都没惯着,一言不合转头就走。
得亏这华坪的领导是好人啊,要不然这学校铁定办不成。
说实话领导也不容易,让张桂梅折腾得都PTSD了……
后来领导们也纷纷被张桂梅折服,觉得没理由不支持了,一个50岁女人都能坚持干下去的事,一群大老爷们再说干不了,都不好意思了。
这部剧里的张桂梅,就像一个打怪升级、愚公移山的实干家。
她没那么完美,甚至有点调皮,偏执。
有时感觉她搞了个女高,整个华坪县的人都鸡飞狗跳,从学生家长到老师的家眷,都被她弄癫了。
真好,终于有人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去书写她,而不仅仅把她捧为神一般的吉祥物。
放下对她的举高高,抛开顶礼膜拜和完美要求,让她回归自己,不做那个必须站在高处的孤伶伶的圣人。
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女人跌跌撞撞,揭竿而起的莽撞,啼笑皆非拼事业的故事。
她一腔热血,执着坚韧,舍己为人,同时她也有普通人喜怒哀乐,埋怨委屈,还会有点小心眼。你拿她没办法,又不得不被她折服。
身边有这么个狠人,谁能不癫呢。
只要有“办女高学校”这一条原则和宗旨,她可以暴露各种缺点,像极了一个普通女孩只求务实,为了解决问题不考虑什么面子和人设。
这才是有血有肉,是人的传奇,不是神话,不是为了让她显得伟大而只演伟大。
她也是一个需要被帮助、被理解、被支持的普通女性,甚至在绝处逢生的每一天里,她必须要做一个动用点手段才能保护自己和学生的弱女子。
这就对了啊,凭什么人家生来就要有一副完美的样子呢,又要人家刚毅有力,又要人家温婉似玉。
毕竟张桂梅的创业日常是真的特别鸡零狗碎,真的有很囧的一面,跟猪一起坐过车的校长全国能有几个。
比起缺钱、缺人,其实华坪更缺的是理念,这个地方最大的困难是观念上的愚昧。
看到剧中当地村里种种不可思议的现状,女性在当地悲惨的处境,这些到处透露出的真实细节,才能真正理解张桂梅的伟大之所在。
张桂梅对女性觉醒的影响,渗透到了每一个微小细节。
她反对村里人把14岁的女生像卖猪一样地嫁出去,她痛恨没有文化的父母愚昧地放弃对女孩子的教育。
你可能难以想象,一个女生第一次来月经会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想自杀,只是因为她从小是被爷爷当男孩来养的。
她告诉女孩子无论男女都没有被格式化的定义,只要摆脱愚昧的代际传递,每个家庭才能过得更好。
学生在洗脚店里打工被男顾客猥亵,连警察都劝姑娘以后“别去那种地方打工”,张桂梅说“有多少女孩被迫去那种地方,只为了挣钱供自家的哥哥弟弟读书”。
她小本子上记录着所有因为各种原因辍学的名字,她要让这个辍学名单清空。
导演也是狠人,刚笑完又没催泪,观众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
打动我的不光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大爱,还有女孩们之间才会懂得共情。
那些被从愚昧边缘被打捞起来的女孩们,她们通过进入张校长的学校,找到彻底改变痛苦命运的大门,这是何等翻天覆地的大事。
拍出这样的剧,真的是需要点勇气的。
把一个严肃人物戏剧化,让一个很难不上价值的故事回归到故事本身。
我就喜欢那个擅长用点歪门邪道,会画大饼又擅用cpu的张桂梅,她的善良和果敢,配上这些无伤大雅的小tips,让她伟大的使命变得立体。
她面对困难的时候也犹豫,也挣扎,也动摇;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也孤独,也无助,也伤心;她本没想成为教育的灯塔,是被时代架到了高处,时代就应该回报她,别管她是不是完美、高尚、毫无瑕疵。
看完后你也会明白:人,还是喜欢看点有人味的东西。
华坪女高开学第一天,暴雨淹没了村路,女孩们要走几天几夜才能到学校。
就是这一群女孩,100人,三年后,全员考上了大学。
她们好像在走一条属于女性的长征之路。
这是华坪第一女狠人用生命创业的第一步,我们所有女性都应该记住这一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能带领我们艰难跨出第一步的人,都是配享太庙的狠人。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