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什么好的战争故事
  • 谁能给我介绍下古代战争中所包括的成语故事
  •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 都说古代战争能拖垮一个国家,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有什么好的战争故事

战争故事很多,精彩的也是灿若星辰,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好的丶精彩的战争故事俯拾皆是。

我国古代的丶精彩的战争故事,经过长期总结,己成为范例,比如十面埋伏,围覣救赵,以少胜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等,近现代的有声东击西,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等。

外国古代的有亚历山大远征,伯罗奔尼撒战史等,还有神话特洛伊木马等等,近现代如诺曼底登录,中途岛海战,等。

只要多关注,多留意,好的战争故事还是很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参考。

谁能给我介绍下古代战争中所包括的成语故事

古代战争中所包含的成语故事有很多很多,诸如暗度陈仓、风声鹤唳、假途灭虢、围魏救赵、四面楚歌……

暗度陈仓

定义:暗度陈仓是一种战术,是三十六计中的其中一计。意思是,军事上采取正面佯攻、佯动以误导敌方,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向另一方面进行掩袭。

故事内容: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偏远的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建议,先到巴蜀养精蓄锐,以等待时机。刘邦到汉中后,烧毁沿途栈道,以示自己不再回关中。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

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并采用其计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复原来烧毁的栈道,佯装要从栈道出击进攻关中,实际上却带领主力部队抄小道袭击了陈仓。刘邦以其精锐部队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了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从此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风声鹤唳

释义

风声鹤唳: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极度慌张,到了自惊自扰的地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弦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典故: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弦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符坚集兵于淝水边,仗着兵多将广,有些轻敌,认为自己非常有把握战胜晋军。

而谢弦为了以少胜多,使出计策,派使者到秦营,建议秦军后退。符坚求胜心切,违背众将意愿,执意后退。但秦军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指挥不统一,听到要后退,都以为前方打了败仗,慌忙向后溃逃。谢弦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迅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退途中,丢盔弃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叫声,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奔逃。就这样,晋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

假途灭虢

定义: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故事内容:

春秋初期,晋献公,积极扩军,拓展疆土。晋献公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决定南下攻取虢国,但虞国为必经之地。晋献公害怕两国联合抗晋,遂采用大夫旬息各个击破之计,先向虞借道攻虢,再司机灭虞。虞公贪利,受晋国贿赂,不仅答应借道,还自愿作晋军先锋攻打虢国。

当年夏,晋虞联军攻下虢国重镇下阳,使晋控制了虢虞的交通要道。二十二年,晋又故技重演,又一次向虞借道。宫之奇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虞公不要借道,但虞公仍不听建议。后晋占领了虢国都城上阳,稍事休整后,趁虞不备,突然发动袭击,俘获虞公,灭了虞国。

……

古代战争中有哪些“以少胜多”的例子

在古代战场上,出现过一些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中,统帅的指挥艺术也发挥到了极致,在古代战争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个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案例。

巨鹿之战

秦末大起义中,项羽以数万楚军,与秦将章邯所部,王离所部,共计四十万秦军主力,于巨鹿进展开决战。项羽面临各路诸侯避战不前的状况下,破釜沉舟,主动发动攻击,从而带动诸侯军全歼王离部,最终迫使章邯所部二十万秦军缴械投降。经此一战,秦国主力不对损失殆尽,已无力再与起义军抗衡。

彭城之战

楚汉战争中,刘邦夺取关中之地后,借项羽诛杀楚王的名义,发动诸侯联军60万众,讨伐项羽于彭城。项羽当时在山东平叛田氏叛乱,于是调转兵锋,回师彭城,半日之内以3万精锐击溃诸侯联军,刘邦主力亦被全歼,迫使刘邦“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

官渡之战

三国时期,建安五年,曹操以三倍之差的兵力劣势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在军粮消耗殆尽的危急时刻,袁绍谋士许攸叛变,并透露乌巢粮仓机密,曹操果断奇袭乌巢,斩杀大奖淳于琼,迫使张颌、高览投诚,袁军士气大落,被曹操趁势击败,从而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三国时期,建安十三年,曹操接受刘琮投降后得取荆州,以十七万众进犯东吴,屯兵乌林,与周瑜对峙于赤壁。周瑜以黄盖之计策,发动火攻,以不到四万军队大破曹军,曹操狼狈北逃,孙权、刘备将荆州瓜分,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前秦南犯东晋,与东晋交战于淝水。战争分为淮南之战和肥水之战两个阶段,其中肥水之战中,前秦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而东晋总兵力约8万。前秦并未把握住绝对优势,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导致前秦因此衰败而亡国,少数民族脱离前秦,分裂为多个政权。而后东晋则趁机北伐,领土扩张至黄河,赢得了十数年的安定局面。

浅水原之战

唐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对陇西地方割据军阀薛举、薛仁杲进行攻击,此役李世民以3500名军士,一举击败薛仁杲的10万守军,夺得陇西,解除了李唐后顾之忧。

护步达岗之战

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军追击溃败的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辽军号称七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七万,但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大胜十七万已经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并且在此战中,阿骨打歼灭了辽军数万之众,给辽造成沉重打击。

鄱阳湖之战

元朝末年,朱元璋以20万军和陈友谅60万水陆大军战于鄱阳湖。此战中,朱文正、蓝玉死守洪都,陈友谅陆军受挫,朱元璋乘机分兵据守鄱阳湖口,断陈友谅退路,集中兵力,以火攻歼灭陈友谅主力,在陈友谅突围之际,朱元璋水陆并进,截击并歼灭了陈友谅大军,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萨尔浒之战

1619年,明朝以四路大军共计十二万众,围攻后金,努尔哈赤在萨尔浒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各路明军,在5天之内打掉三路,歼灭5万人,致使明军围攻计划落败,此战也成为明金交战的一个转折点。

我国古代史上还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案例,这些战争的成功与统帅的指挥艺术和战士的英勇无畏是分不开的,在危急存亡之秋,总有一些名将会站在历史的前沿,书写一段战争传奇。

都说古代战争能拖垮一个国家,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事例

现代战争更可以啊。

1980-1988,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八年shopping不就把本来还过得去的锅架打得地瘠民贫吗?

再看大锅,1945-1975,髪鸡米帝为啥撤出印度支那,不就是快被拖垮撑不下去了吗?还有“帝国坟场”,这旮旯你不会不知道吧?

言归正传,只谈古代。

一般来说,拖垮一个锅架需要以较长时间的战争——短期战争不足以影响一个大锅;而对于小锅,因其缺乏纵深以及动员潜力,往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没到拖垮就先完蛋了。

知道这个道理咱就一个个掰,先说中国;

春秋战国各国几乎都被战争拖垮,最典型的莫过吴国魏国——

《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於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於干隧也。”

可叹的是,魏君明知如此,最终还是走上了吴国老路。

接下来,十六国前秦苻坚大帝,不顾锅架征战多年,力排众议强行南征,结果鹤唳淝水,大业成空……

网庙巨哲杨广大帝,数征高句丽,结果天下骚动……

高句丽也没落着好,李二凤铩羽后吸取教训搞疲兵之计,结果在下一代便“执其君长而问其罪”……

代唐数征河朔不下,以致陇右空虚,然后被吐蕃压得喘不过气来……

大萌内外两线作战,无所主次,结果两线全崩,朱由检落得煤山投缳……

再看外国:

斯巴达雅典底比斯打了几十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果互相削弱,给了北方“蛮族”马其顿崛起的机会……

迦太基打了几十年布匿战争,终于成功亡国灭种了……

东罗马(拜占庭)和萨珊波斯打生打死多年,给了阿剌博猥琐发育机会……

其他不太出名的还很多,如果你需要我可以举到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