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心影相随——电影刺猬》专场活动”在北京成功开展,该活动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携手中影国际影城联合共同举办。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杨波,和观众一起畅谈电影中的心理学。

改编自郑执小说《仙症》,由顾长卫执导,葛优王俊凯领衔主演的电影《刺猬》,是一部深刻探讨个体与社会、自由与束缚,个人存在的价值与选择的电影。影片主线讲述的是王战团(葛优饰)与侄子周正(王俊凯饰)这对“怪咖”忘年交的故事。王战团是一个行为古怪、偶尔疯癫的精神病人,但他内心却保持着一份独特的清醒;周正则是一个敏感沉默的少年,因口吃、成绩差而不被家人理解甚至遭遇校园霸凌,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传统秩序无声的反叛。两个不合群的人,在彼此的眼中却是正常人,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段独具荒诞色彩的东北往事。

心影联动,解读“别样”《刺猬》:反思以爱之名的心理压迫-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影片保留了原著中的东北背景与大跨度时间,着力刻画两代人对自身命运的出逃与回归;更深入探讨了自我认同、社会接纳、家庭养育与心理健康等议题,展现了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如何在社会压力与偏见下寻找和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同时,影片也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和辛辣的人性叩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心理体验。

当电影与心理学相遇,一场奇妙的心灵之旅就此开启。本次《心影相随》特别观影活动,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电影中的心理学”系列活动之一。电影中的心理学无处不在,该协会通过“搭平台”的方式,让“心理”与“电影”跨界对话,旨在为促进心理卫生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据悉,《刺猬》在2024年6月入围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金爵奖-最佳编剧奖”。

献给不被理解的失意者

呼吁社会环境更多元的宽容与接纳

“我从荒野来,要到大海去 。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生活却拦住了我的去路。”这首在《刺猬》中反复出现的诗句,最能代表主角王战团与周正“被生活卡住”的境遇,与始终向往自由的心态。

片中,王战团和周正这两位角色的命运,呈现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挑战现有的观念和社会规范,鼓励我们去发现和思考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忽略或避而不谈的问题,呼吁社会接纳不同、包容异己,一同反思或对抗那些以理性之名、以爱之名的压迫性力量和精神藩篱。

心影联动,解读“别样”《刺猬》:反思以爱之名的心理压迫-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波解读“孤独感”。

杨波在现场回应观众对影片角色设置的提问时表示,片中两个主人公的设置,更像是一个人在漫长人生不同阶段的隐喻,成年的王战团与少年的周正互为镜像,互为救赎,而这两个角色在片中都体验了深刻的孤独感。

少年周正的孤独感源于不被人理解,角色“口吃”的生理异征、因学习成绩差所产生的自卑情结、学生时代被歧视被霸凌的负面经历,尤其是传统家庭管教模式中对少年心性的压抑与伤害,都加重了这一少年角色心理上反叛与抗争感。片中少年周正的“口吃”,不仅是生理上的问题,更是电影对他内心压力和孤独的具象特征刻画。

这几年“东北文艺复兴”势头正劲,相对于《漫长的季节》《平原上的摩西》等剧把叙事空间放在工厂或小家庭,《刺猬》一片中涉及到地区环境和家庭养育传统的叙事,虽然做了一定‘去时代化’的处理,但还是保留了很多鲜明的时代因素和地域传统的文化特质。

片中的奶奶作为大家长把打麻将当成上班,每天烟不离口;这个阴盛阳衰家庭里,更操心的是大姑、妈妈,但她们也容易陷入过度焦虑;一大家子联系紧密,经常见面、聚会,逢年过节更是黏在一起,有事儿了互相帮忙,也免不了日常拌嘴口角;更有如狐黄白柳灰等带有迷信色彩的地域文化……片中许多典型的地域符号,比如吃鸡架、冬天囤大白菜,都让人感到浓浓的东北气息。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杨凤池在映后交流会上谈到,地域因素可以看到全片关于家庭重压的隐喻,这两个人物在传统东北家庭的氛围中被压得喘不过来气。王战团因身体无法游离,就只能选择精神出走,短暂忘记生活的伤痛;而周正则是考上大学后离开压抑的故乡,摆脱了青少年时期苦闷的心理阴霾,在影片建构的海事生涯中完成了身份价值认同的确立,获得了真正的心灵自由。

心影联动,解读“别样”《刺猬》:反思以爱之名的心理压迫-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杨凤池发言。

片中,王战团与周正之间互相支撑、彼此救赎的情感羁绊令现场观众备受感动。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一直贯穿,对内心自由理想的坚守也同样延续。周正带着王战团未能实现的理想一路出逃,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海员,得以奔向片中象征自由的大海。

从此我再不会被万事万物卡住”,这也许是电影文本中的一种奢望,但电影的意义也正在于这里。电影中“自由灵魂”的代表王战团最后逃出了疯人院,而周正也在离家多年后重返故土与家人和解,相对原著小说的这一改动,为故事主角提供了一个更为善意和温情的结局,也意在呼唤社会接纳更多不同,期待屏幕外每个真实个体的生活不再被时代偏见与价值桎梏“卡住”。

探索个体在社会中的边缘化与自我救赎

为何从原著名《仙症》改为《刺猬》?“我觉得它是最合适的片名。”在映后分享现场,杨波谈及对片名的理解时阐述称,刺猬这一片名更明确、直观,更能表达电影主创团队真正的意思。“刺猬也是这个电影里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它浑身带刺,但它的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王战团与周正的人物故事也与刺猬这个形象有一定意义上的关联——柔软的人,为何要承受那么多的伤害?”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钱明教授在现场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影片所呈现的个体角色命运背后,隐藏着一层更宏大的社会性命题,即“如何提振全民心理精神卫生素养的社会支撑机制”。在钱明看来,个人的成长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进程,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个理性压倒感性、大众化压倒个性的过程。与此同时,社会不断地向个体灌输主流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个体必须逐步学习并适应社会规则和文化习俗。因此,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个性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冲突和调和,“被卡住”是一种普遍性的人生体验。“呼唤全社会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偏见和排斥,进一步提升社会对多元个体的接纳度和宽容度,协同构建全民更具幸福度的社会心理支撑机制。”

在王战团身上能看到有一种很强的力量,“就是坚决要跟我的环境和命运抗争,不低头。这种精神内在的积极力量很强大。”在钱明的理解中,片中王战团生命力当中顽强的这部分,很多时刻对周正来说就像“一束照亮人生阴霾的阳光”,就像电影中设置的那一声哨音,有一种双向奔赴的救赎,是来自同种灵魂间能够互相理解的交流与安慰。“这个片子的不少片段,剪辑下来可以做很好的心理疗愈教学片,按我们现在讲算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正向疗愈。”钱明笑称。

青少年心理健康频发如何破局?

家校社会协同共建心理支撑及救济机制

观影现场,一位高中毕业于沈阳育才学校(电影中学校原型)的学生观众,以自身曾遭遇的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为例,向出席活动的心理专家提问如何区分精神疾病的早期征兆,以及应对病耻感。

对此,钱明认为,青少年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校社会协同共建心理疏导及救济机制,“最重要的是对于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孩子重回校园的渠道要加以顺畅,如在学校设立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等”,此外,孩子背后的原生家庭状况往往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病灶和病因,尤其需要学校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协同街道社区,与儿童监护人做好实时的信息同步与心理科普,真正落实家校共育和对特殊儿童群体养育环境的全方位诊断与帮扶。

在杨凤池看来,片中的王战团最多属于“反应性精神失常”,属于某种特定事件或环境导致的偶发应激性精神障碍,“吃点药、介入一定的家庭心理干预就可以,也根本不需要住院。”而少年周正就根本和精神疾病无关,“对这类看起来特立独行甚至有些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青少年,首先是接纳和理解,其次要注重家庭养育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家长心态的调整很重要。”杨凤池举例称。

“以心理学人的工作视角去审视这个片子,《刺猬》特别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的意义,也是我们之所以选择在15号科普日这一天来共同探讨这部片的初心。”在交流会的最后,杨波表示,未来该协会还将继续选择心理学知识点比较丰富的电影,持续推出该主题观影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心理卫生科普知识的可及性和普惠性。

采写:南都记者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