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口碑、收视一路“狂飙”的《狂飙》迎来大结局。全民追剧、霸屏热搜……影视剧行业迎来久违的热闹。

这部讲述以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政法队伍与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长达二十余年的正邪较量的电视剧,被观众称作“扫黑除恶斗争的回忆录”。

时间倒退至2019年,导演徐纪周接到了爱奇艺和留白影视希望其加入《狂飙》项目的邀请,彼时,他正在拍摄《特战荣耀》。正值全国扫黑除恶行动的高潮时期。

接手项目后,徐纪周希望拍出一部紧贴民生的扫黑除恶剧,“通过扫黑除恶的故事,勾勒出中国社会跨越三个时代,长达20年的变迁,讲述70后这代人的成长轨迹。”

《狂飙》收官 导演徐纪周:如果不叫《狂飙》,我想叫它《70后》-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狂飙》开播后,徐纪周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内的媒体采访。为什么是张颂文?为什么选择广东为拍摄地?安欣、高启强、陈书婷等角色是如何塑造的?徐纪周在采访中一一作出解答。

《狂飙》收官 导演徐纪周:如果不叫《狂飙》,我想叫它《70后》-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狂飙》导演徐纪周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谈创作:《狂飙》是黑白对抗的故事,我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狂飙》开播后,热度节节攀升,被称为“开年扫黑第一剧”。徐纪周坦言,在拍摄过程中,必须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让自己知易行难,这个创作过程注定了会伴随痛苦。

NBD:您在什么契机下创作了《狂飙》?创作的初衷是什么?

徐纪周:在本世纪初,国内曾有过一批警匪、反黑类型影视项目的高潮,当时的《征服》《黑冰》《黑洞》,都是这个类型里的翘楚。

而在我们国家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的这些年里,它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我希望拍的扫黑题材剧,能有很强的民生背景体现,因为这和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勾连得最紧。有一些找我拍刑侦的、经济犯罪的,这些领域老百姓大多接触不到,但是扫黑和民生的关系是很紧密的。所以这个题材找过来时,我没什么犹豫,这一定是要干的。

NBD:通过《狂飙》,您想传递什么个人的想法吗?

徐纪周:之后就是漫长的开发剧本的阶段。我希望通过讲一个扫黑除恶的故事,勾勒出中国社会这20多年的变迁,也希望讲述我们70后,或者更严格来说是75后,这一代人走上社会的这些经历。

我觉得《狂飙》里表达的东西比较多,包括人的欲望、野心、成长和家庭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职场的维度等。我内心的很多想法,这些年的感悟和表达,也都放到了《狂飙》中,希望通过这个切面能勾勒出一个时代和人生命运的轨迹。

NBD:作为导演,拍摄《狂飙》的这段经历,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徐纪周:因为展现的是民生故事,对真实度要求很高。每个人都可以对标自己的生活,可一旦戏剧感太强,大家立马会觉得游离。但《狂飙》是黑白对抗的故事,这些在灰色地带的人又得充满戏剧性,所以在真实和戏剧之间一定要把握好,不被形式感所左右。

谈剧情:如临深渊,埋的伏笔甚至不能让演员知道

环环相扣、草蛇灰线,《狂飙》每一集的走向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弦。在创作过程中,最痛苦的或许还属徐纪周,他处于“上帝视角”观察演员,却不能告知演员未来的剧情走向,就怕失去了“反转感”。

NBD:概括来说,《狂飙》具体讲了个什么故事?

徐纪周:讲述了两个最开始都是社会底层的群众,在大时代变化面前做了不同的选择,导致他们有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不同的轨迹,又通过他们带出了周边人的故事。

《狂飙》其实想讲70后或者说是75后这一代人的成长轨迹,也想讲中国社会从2000年到2021年,这20余年所发生的一些故事。

NBD:剧中有三个重要的节点,您可以分别说一下,是如何引导演员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找到自己状态的吗?

徐纪周:我希望在每个结尾都有个宏观的东西,做出比较强的形式感,他们俩(安欣和高启强两个角色)在每次结尾时所有的命运交汇,又继续分叉向不同的道路走去。

第一、二单元的结尾都在十字路口,看到他俩的命运,交汇错开,再向更远的地方飞驰而去,等待下一次交汇。每次交汇,两个人的人生经历天壤云泥,不断地发生变化和逆转。最后第三单元,高启强被判决,安欣给他送来饺子,与第一单元相呼应,也是展现两人不同选择后的不同结局。

NBD:《狂飙》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精湛的演技,可以谈谈是怎么找到这些演员的吗?您挑选演员的标准又有哪些?

徐纪周:张译是最适合安欣的人选,张颂文是我坚持而来的,李一桐、高叶、李健、苏小玎、贾冰、王骁等演员也都有各自的细节设计和高光时刻。

同时,我特别感谢能请来吴刚、张志坚,舒耀瑄、李建义这些老师。尤其是吴刚老师,拍摄期间他身体不好,但一直坚持拍摄,等拍摄完才去做手术,让我非常感动。

《狂飙》收官 导演徐纪周:如果不叫《狂飙》,我想叫它《70后》-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NBD:演员的即兴发挥,对创作会有哪些提升?

徐纪周:一定要让演员把个性和表达彰显出来,这是戏最有价值的部分。其他一切的拍摄、光影、美术都是辅助。

最后能吸引观众并且为之感动的、引导观众看下去的是演员的演技。演员自己相信了,观众才能相信这个故事。我个人认为拍摄时演员戏里戏外的状态,和戏里戏外的人物关系,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组很多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非常“痛苦”,他们跟人物一样痛苦,他们经历着跟人物一样命运的抉择,但是我觉得最终呈现的结果来看,他们的痛苦是有价值的。

谈期待:如果不叫《狂飙》,我想叫它《70后》

《狂飙》突破了年龄、性别圈层,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民追剧”。这也印证了,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成为经得住推敲的影视作品。

NBD:《狂飙》这个名字是您起的,有什么含义?

徐纪周:毛主席曾说“狂飙为我从天落”,这个词比喻自然现象,也比喻突然来临的风暴和巨大变革。我当时起这个名字也是想表达,全国的扫黑除恶工作就像“狂飙”一样,把大地洗涤得干干净净。

NBD:您希望观众看到的《狂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

徐纪周:能和自己的人生做对比,有映衬、有帮助的作品。我想借这个题材,讲述我们75后这代人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所经历的一些所思所想。

《狂飙》收官 导演徐纪周:如果不叫《狂飙》,我想叫它《70后》-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图片来源:片方供图

NBD:但是90后观众看到《狂飙》也能感到共情?

徐纪周:我们小时候看《阳光灿烂的日子》,觉得挺棒的,它所讲述的时代故事,我们也很喜欢。

好的作品,不管是哪一代人的表达,肯定有跨越时空的共同的东西。如果能做到这个层面,大家都能体会到,那是我最大的荣幸和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做这个戏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