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28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经典电影《食神》在各大影院重映。这碗被寄予厚望的黯然销魂饭,掀起的票房水花微乎其微。是炒冷饭还是再现经典?由此引发的热议,带动了业界对周星驰及周星驰电影的重新关注。
星爷再请吃一碗黯然销魂饭
“因为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太需要这样一部电影了。”周星驰在一次采访中回应重映的理由。
现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风格过时了吗?
01
许鞍华谈周星驰电影:
喜剧会过时,表达会源源不断
有不少明星、导演都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周星驰电影的喜欢,包括许鞍华。十年前,许导做客“拙见2014年度盛典”,她从个人经历出发回顾了不同年代电影里的香港精神。
许鞍华在“拙见2014年度盛典”
不是特别认真又挺认真的鬼马精神、打不死的乐天精神、互相帮助的侠义精神……香港精神在不同年代衍生出不同的内涵。殖民地时期,是“只有今天,没有未来”的,到80后90后去殖民化时期,年轻人则开始思考自己想过的人生。
直至今天,我们依然怀念90年代,那个经典频出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凭借《赌圣》一举成名的周星驰,深得无厘头喜剧的精髓。他的电影里,小人物角色被赋予大能量,通过笑声反讽现实和抗争命运,为荧幕前的观众奉献了诸多经典桥段。这种自觉不自觉的创作方式,是反逻辑、反精英、反崇高的,却有着不经意的真心和励志的底色。
《食神》剧照
那个年代星光闪耀,但“喜剧之王”只有一个。许鞍华分享了她的“拙见”:周星驰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戏里头的荒谬感,有一些残酷的东西混在笑料里头。
“这种独特的混合只有周星驰能做到,且让你感觉到信服,所以我觉得他是个蛮了不起的电影工作者。但是他出名的无厘头的笑点,恐怕就像我说的,以前的那种喜剧可能会过时,但是他心里想的东西,由他才能表达出来的,我觉得是会源源不断的。”许鞍华说道。
1996年的无厘头搞笑,要在2024年引发共鸣并非易事。不可否认,电影重映勾起了部分影迷为情怀买单,但也不可避免被当下的年轻观众批判笑点过时和过于无厘头。另外,罕有人会额外花钱为一部早已在电视、网络渠道观看过的老电影买单。那么,《食神》重映的意义何在?
《食神》剧照
《食神》是周星驰自立门户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彼时的香港电影正受到好莱坞进口大片的冲击,市场多元化带来观众口味的改变。周星驰决定东山再起,这部电影就是他为突围时代困境所做的抗争。
因此,炒冷饭也罢,再现经典也罢,《食神》重映,票房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主创想要通过电影所传达的精神内核,这才是当今时代所需要的。
又或者,这里头也寄托了“重返黄金时代”的美好愿望,希望在大环境下行的当下为社会大众带去一些重振旗鼓的信心和心理慰藉。
02
经典在于不断被超越
用心才能讲好新时代故事
步入短视频时代,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的经典名场面依然是二创及模仿的热门。电影里,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被主角尹天仇奉为圣典,似乎也呼应了周星驰的价值追求。
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周星驰是愿意放低姿态去钻研演技的,从跑龙套到喜剧明星,曾经的底层经历成就了他,而他也选择了成就更多的底层小人物。
因此,周星驰电影囊括了不少“奇形怪状”的演员,他坚持“就算是一张厕纸,一条底裤,也有它本身的用处。”
许鞍华在与田延友对谈中提到过两个原则:“不欺负不能还手的人;对自己诚实”,这用来形容周星驰也不为过。
许鞍华与田延友
如今年过六旬的周星驰虽已不再出演,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电影的热爱,也一直在寻找新的创作灵感和题材,希望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作品,同时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没有人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周星驰电影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这背后是无数次的努力和坚持。尽管如此,辉煌的创造不是一劳永逸的,经典不能只剩怀旧和致敬。与时俱进、不断超越,才能创造出拥有时代精神的经典。
不管是电影行业,还是其他领域,这个道理都通用。近日,潘展乐在央视《开学第一课》开讲,分享了自己从“看台观战选手”到“世界冠军”的逆袭圆梦故事。关于“破纪录”,他认为运动员本身就是用来突破极限、超越极限的。
潘展乐在《开学第一课》
“像现在的纪录,我们放到10年前20年前,可能对当时的人来说,也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现在像我今年能游出46秒40,说不定几年以后,也有人能打破我的纪录,因为世界纪录一直都是这么一代代地被人破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运动员,或者说游泳这个项目没有极限。”潘展乐以超乎年龄的成熟发表了心声。
纪录总会被打破,经典总会被超越。无论是周星驰电影里“咸鱼翻身”的小人物,还是奥运会上变身“世界第一飞鱼”的潘展乐,他们的核心都是励志,都彰显着强大的精气神。
《食神》剧照
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超越自己。
恰如那一碗用心烹煮的黯然销魂饭,创新和突破才能创造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
更多故事 :
拙见小助手↑
读完记得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