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海报温情
而现在数字是“8”
记录的意义大于票房
韦绍兰老人的背影
与李爱连老人合影
票房方面,冯小刚等一众圈内人士纷纷自发为电影站台呐喊,上映首日排片从1%升至1.5%,单日票房破300万;上映次日,排片占比4.9%,上座率高达30.8%,单日票房突破1200万,两日累计票房突破1500万。今天MtimePro数据显示其排片已经升至9%,截止写稿累计票房3544万。接下来极有可能打破内地纪录片的票房记录,这与影片本身的题材有关,值得称道的是导演的镜头没有过度消费她们的苦难。
打动人的是克制和温情
一个比较爱笑的阿婆李爱莲,婚后被抓进慰安所,幸运的是丈夫理解她身上的苦难,顶着邻里议论他们走到白头。她与媳妇住在一起,镜头记录大量生活日常,比如和孙子一起看《孙悟空》、喂养弃养的猫、和媳妇聊天,只是个过日子的小老太太…她爱笑,但提到慰安所便摇手掩面抹泪,“不讲了不讲了。”
一个住在敬老院的老人林爱兰,没有亲人,行动不便,但提起自己上战场和受到勋章时,她的眼里有自豪的光。即便如此勇敢,提到慰安所的生活,她也不愿多说,只言片语只知在慰安所里她被弄残疾了。
韦邵兰和她在慰安所怀上的儿子罗善学,作为间接受害者罗善学,一生背负着日本人血统的骂名,70多岁未娶,中间多少苦楚确实无法感同身受。也有对着镜头,说“不记得不记得了”,但真的是不记得吗?当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能熟稔的用日语说“欢迎欢迎,请进”等日常用语,怎么会不记得苦难…
《三十二》剧照:罗善学
影片中多次落泪的是一个在海南的日本留学生,她每个月会定期看望老奶奶,直到她去世。“她们心里的伤口很大很深,可还是对人很好。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她背对着镜头抽噎流泪。足见,影片克制之外的包容性。
《二十二》剧照:米田麻衣
作为纪录片本身的不完美
随着影片截然而止,历史该如何安放这代老人?除了道德审判,揭开伤口是否也是一种伤害?媒体新闻一次次的用上“慰安妇”的标签是否也是一种伤害?…纪录片中,一位帮助过老人的退休老师甚至后悔当初把她们的事暴露在舆论下,因为维权没有缓解她们生活的困难。
《二十二》剧照
《鬼乡》剧照:触目惊心的“慰安”生活
同样的,我们只能思考。她们的生命在流逝,数字在缩减,能做的只是买张票进影院安静观看,导演郭柯表示影片个人盈利所得将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
透过影片,抛开慰安妇这个标签,其实她们也是孤独的老人,很多人药不离身,没有子孙绕膝,她们居住的县城大多是贫穷,在很多人讨论北上广房价时,她们还在拾柴做饭。
这是关于纪录片题材之外看到的,尽管导演很多构图都接近唯美,但能感受到除了沉甸甸的历史外,还有不易的生活。
动画版《哥斯拉》发正式预告&新剧照
人类运用高科技作战哥斯拉在地球养好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