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一众不起眼的边缘小角色,也无法掩盖演员蒋奇明的光芒。

“我不是条狗,我是条狗。” “我叫王安qiuan,找我最安qiuan。”在刚收官的热播剧《边水往事》中,染着一头黄毛、穿着马甲、斜背挎包的蒋奇明以一腔广西口音登场,就让角色稳稳立住。

在这部由曹保平监制的犯罪剧里,蒋奇明饰演的王安全,是虚构边境小镇中一个鲜明而生动的小人物。他看上去机灵且油滑,坑蒙拐骗,傍富婆,为了钱什么都能做。他身上似乎没什么道德感,也不在乎尊严。但如此贪婪的底层人,却让人恨不起来。他不过是无数个在烂泥中挣扎讨生活的人,在那些狡黠背后,蒋奇明也将人物内心的落寞、脆弱、有情有义演绎得淋漓尽致。

“遇到蒋奇明这种天赋极高、信手拈来的演员,你想加什么就加什么。”导演说,在剧中,蒋奇明为角色设计了很多人物细节。随手捡起地上烟头塞进嘴里,买东西时顺手拿走摊主的钱,流泪时转过身只留下双手抹泪的动作,为被逼疯的赌徒披上衣服……诸多细节的呈现,让王安全这个登场并不多的角色,成为剧中丰富而饱满的存在。

出演一系列边缘小人物后爆火,蒋奇明终于要当主角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因这个角色,“蒋奇明迟早拿影帝”上了热搜。而这也并非他第一次“以小博大”地凭借小角色给观众惊喜。

在《边水往事》之前,他是《亲爱的小孩》里啃老的懦弱弟弟,是《宇宙探索编辑部》里常把自己喝得烂醉的结巴,是《我的阿勒泰》里狡诈的商人,也是《漫长的季节》里纯真而狠毒的哑巴傅卫军。

尽管都是着墨不多的配角,或是一些边缘小人物,蒋奇明却赋予每个角色不同的性情与复杂度。他把细腻的眼神与动作揉进不同角色,让人物身上折射出普通人的多面缩影,也使得他的表演独树一帜。

一个文学性的演员

高鼻梁、高颧骨、小眼睛,组合成一张既沧桑又具有少年感的脸,这是蒋奇明与众不同的外貌。

蒋奇明出生在一个戏曲世家,父亲是广西地方传统戏剧彩调演员,母亲是高胡演奏员,他的隐藏技能是唱戏。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他直接登上舞台,横跨话剧和音乐剧,在音乐剧《拉赫玛尼诺夫》里担纲主角。

2020年,因疫情无戏可演的蒋奇明没了收入,发现自己除了演戏,什么也不会。他在家学做饭,看到一个被抓的广西偷车贼说“看守所比家好”,就拍了一段模仿短片放在网上。赋闲在家的日子,他在微博上发求职信息,又跑去便利店打工。

在便利店做店员的那段时间,是他观察生活的来源。一个店员怎么开店、收银、接待顾客、整理货架,两小时就能观察到。但他发现,真正需要观察的是那些来当店员的人,他们背后的生存处境是什么,行为背后的逻辑和动机是什么?跟他一起在便利店打工的,有一位前互联网从业者,因失业而另谋生路,平时总是落寞而冷淡地坐着看手机。蒋奇明更愿意从他的内心去思考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来的状态。

2021年,导演张慧看到蒋奇明的视频,获得灵感,“如果有这样一个人物出现在舞台上该多有意思,而且是大家在舞台上没见过的、活生生的小人物。”

她把这段表演拓展成一部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话剧受到乌镇戏剧节邀约,蒋奇明也获得第五届华语戏剧盛典最佳男配角。

张慧把蒋奇明称为一个“文学性的演员”。她与他常常就一个角色研究讨论——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也会隐藏着内心的痛苦,即便是再小的角色,只要抓住内心的痛,把握住人物的渴望与愿望,琢磨出他真切的情感,人物就能演活。

出演一系列边缘小人物后爆火,蒋奇明终于要当主角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他最火的角色,是《漫长的季节》中一言不发的哑巴傅卫军。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男孩,打起架来面无表情,下手极狠。傅卫军的恐惧与害怕,都藏在那些粗粝的狠劲里,他必须用鲜血与残暴,对抗生活给他的不公。唯有面对姐姐和自己喜欢的女孩时,他眼神里的柔软、少年感的真诚才会流露出来。这些桀骜、敏感与脆弱的多面性,仅依靠扶助听器的小动作和肢体、眼神的变化,就能紧紧抓住观众。

底层人物,简单生活

今年,蒋奇明的爆火像是一个特例。他出演的角色,没一个主角,却个个鲜活。

《我的阿勒泰》里的淘金者、《哈尔滨一九四四》里的特务,以及《边水往事》里的叠码仔,每个角色都很边缘且写实。哪怕蒋奇明的朋友,看到这些不同的角色,都会诧异,除了确定那就是他的外貌,其余的,找不到与他本人相似的任何点。

他用肢体、台词、口音、眼神,赋予每个角色丰富的层次,每个人物身上的精明与残酷、温暖与善意,都恰到好处地叠加,甚至有人开始研究蒋奇明的演技。

他不认为自己的表演有技巧,只是“对一切接地气的东西都感兴趣”。他喜欢观察人,尤其是那些有别于正常人的人。他很少接演比较正派的角色,大部分角色都是偏底层的小人物,为了贴近这些小人物,他要让自己的生活简单起来,平时不开车,也很少社交。

当外界讨论蒋奇明时,他早已脱离掉之前的角色,进入新的剧组,过着规律的拍戏生活。结束拍戏时,常常独自待着。

“演员应该时刻保持对生活的观察,要让自己时时刻刻生活着。你在创作的时候才会更顺手一些。”蒋奇明说,他揣摩一个角色的前提就是,让所有行为都变成下意识,把一切设计的东西变成不是设计。

他顺应着生活的曲线去感受生活,在粗粝与平凡中,把自己投入生活,当他接到角色时,不同的人物就会自然而然地立起来,

很多人好奇他是如何做到惟妙惟肖地演出边缘人的真实质感,他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他观察生活并非从演戏的那天才开始,而是随时随地,“当你要演一个戏,才开始去观察生活,有时候往往是来不及的。”

蒋奇明很明确知道自己火了,但他又活在那些热度之外。他依然保持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依然想在演过一段时间影视剧之后,回到他熟悉的舞台上。

话剧和音乐剧舞台是他熟悉的场域,尽管都是表演,但舞台对他来说更直接。

在话剧《杂拌、折罗或沙拉》中,蒋奇明饰演的小偷阿齐上场,暗淡的光线里,他脱下夹脚拖,把腿蜷起来抠脚,仅从肢体上,哪怕他一言不发,角色的性情已经跃然于台前。

蒋奇明觉得,相比话剧舞台,影视剧的镜头很依赖于摄影的视角,“在舞台上,你整个人的状态都在那儿。但面对镜头,你只能靠脸,靠面部的东西让人相信你是一小偷,妆发给到观众的东西会更清晰一些。”除开这些因素,他认为创作的模式完全一样,一个角色是谁,为什么来到这里,要做什么,都有一套创作模式。

他喜欢自己在剧场里那种“人来疯”的状态,一旦感受到观众的反馈,情绪就会饱满。现在,他则在训练自己,更集中地进入表演的情境中,不受任何干扰。

在诸多配角之后,蒋奇明也跨入了自己的主角时代。即将上映的电视剧《风中的火焰》、电影《7天》中,他都担纲主角。由《我不是药神》的原班人马拍摄的新片《欢迎来到龙餐馆》中,导演文牧野与蒋奇明、沈腾合作,讲述一个中国厨子拯救中东儿童,成为英雄的故事,又是一部爆款向的电影。

“舞台这个东西,你是不能丢的。”蒋奇明曾说,影视剧的拍摄很难有大量时间准备,要想在表演上提升,话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愿意在话剧舞台上,花大量时间打磨一个角色,琢磨创作方法。每年都要回到舞台上,对他是重要且明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