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开国元勋朱德中的杨少轩事迹
  • 国民党杨姓将领详细名单
  • 朱德把兄弟都谁
  •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 当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他是否想起了当年坑杀的二十万秦卒
  • 请问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里面杨如轩为什么对朱德那么尊敬他们什么关系
  • 杨如轩的人物生平
  • 杨如轩的介绍
  • 朱德与昔日兄弟“反目”内情

开国元勋朱德中的杨少轩事迹

杨少轩是朱德讲武堂的同学,结拜兄弟。

在云南起义、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中一直是朱德的下级军官。后朱德参加了共产党,杨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任高级将领。

南昌起义朱德率部队南下,曾动员杨如轩参加,杨没有参加,却为起义军让出了路。朱德上井冈山后,杨如轩受命进剿红军,被朱德“三占永新”打垮。

杨少轩后来在1950年我军解放大西南时被俘,因认罪态度较好,被减刑释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写过回忆文章《我所知道的朱德委员长》等,1979年病逝。

扩展资料:

朱德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参加了蔡锷领导的云南起义,成为滇军名将。后由于滇军内部斗争,朱德赴欧洲留学,结识周恩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南下时,朱德任先遣军指挥,在主力攻打潮汕失败后,朱德率领的部队成为保存下来的一支革命火种。

井岗山会师后,朱毛红军名扬天下,并在瑞金建立中央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央革命根据地丢失,红军不得不进行长征。长征中,朱德为争取四方面军,三过雪山草地,终于带领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

抗战爆发后,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领导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解放战争中,他与毛泽东一起指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勤政为民、克勤克俭、作风民主、实事求是、勤政为民 。

求国民党杨姓将领详细名单

杨伯涛:国民党第十八军少将军长;
杨怀丰:国民党山西省新闻处处长;
杨团一:国民党第八十四军少将副军长;
杨 斌:后勤部二兵站总监部少将副总监;
杨焕彩:国民党中央军官训练团少将团员;
杨光钰: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副军长;
杨国桢:国民党第七十七军三十七师上校参谋长;
杨安铭:国民党国防部中将部员;
杨若济:国民党松沪警备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
杨宏光:国民党中将军;
杨步飞:淞沪警备副司令,46年7月退役,定居杭州,少将;
杨 文:整编第75师师长,陆军少将,47年4月于泰安被俘,73年病逝抚顺;
杨虎城:1935年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陆军二级上将;

朱德把兄弟都谁

为金汉鼎。

朱德和同学们在讲武堂里互帮互学,同铸热血丹心。其间,朱德结交了十几个“后来创造历史的朋友”。如果按亲密程度排列,金汉鼎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金汉鼎是个“瘌痢头”,同学们都不喜欢跟他坐,但朱德却与他义结金兰,相交甚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这对把兄弟一直并肩作战,互相接应,以骁勇善战驰名川滇,被誉为滇军“四大金刚”的前两位。

南昌起义前,朱德赶到九江,想动员老友追随革命,但金汉鼎正要上庐山参加汪精卫、张发奎召开的分共会议,拒绝了朱德的建议,一对生死与共的战友从此成为对手。1928年,蒋介石派金汉鼎任湘、赣两省“剿匪”副总指挥,从此,金汉鼎多次与朱德指挥的红军对阵。对老朋友的部队,金汉鼎采取“明打暗助”,对蒋介石敷衍塞责。

扩展资料:

朱德的相关情况:

1、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他先后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

2、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特别是革命战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逐步形成一整套适合人民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关于带兵、练兵、养兵、用兵等重大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

3、在中国红军初创时期,他同毛泽东共同总结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成为红军游击战争的基本指导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朱德与“拜把兄弟”为何刀枪相向?

为什么云南这个小村里,汇集了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字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宾川盘古村

半个民国的名人题刻汇集于此

文图/大狗熊

盘古村隶属于云南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位于宾川县东北部,距县城50多公里。是一个物华天宝、古迹众多、山清水秀、物产丰富、风情浓郁、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千年古镇,素有“翰墨之地”、“文墨之乡”的美誉。

盘古村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保存下来的古迹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杨氏宗祠和观音寺等。而这些都与盘古村走出去的一位大人物杨如轩有关。

杨如轩,云南宾川县平川镇盘古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毕业,国民党中将。

杨氏宗祠独特的照壁

百岁亭

1929年,一位母亲百岁寿诞,使得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学界泰斗、书坛名家、社会名流的目光一齐聚焦平川,她改写了平川的历史。那年,杨如轩的母亲百岁寿跻期颐,国民政府特准建坊褒扬人瑞而建盖了纪念建筑――杨氏宗祠。宗祠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380余平方米,由大照壁、八角攒顶的阁式百岁亭、单檐歇山过厅、东西厢房、庭院、祠堂等几部分组,整座建筑布局宏伟,工艺精湛。祠前大照壁长22米,高12米,瓦盖双层出角,正中开品字形三大孔,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水说法,照壁是不能开洞的,除非出过“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这三个洞,彰显了杨家出过“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大将军,所以不惧一切邪祟。

这些名人题刻主要集中在祠堂前院的百岁亭。按传统的祠堂建筑形制,祠内多有碑亭,杨氏宗祠的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阁石构建筑。亭盖用8根长3.35米、宽2727厘米的石柱支撑,总高约4米,石柱下置抱鼓石,雕有精美的狮形图案。阁门镌刻“百岁亭”三字。亭心为方形柱体,刻有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陈曾寿、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撰写的碑文。亭盖下的石梁、石柱刻袁嘉谷、任可澄、吴良桐、李根源、陈荣昌、吴绍?等人题写的匾联。亭的基座为须弥座,三面均有蒙文、藏文、梵文题刻,附有陈荣昌的识跋。整座百岁亭方正端严,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垒砌坚固,工艺精湛;碑文刻石系题写者亲笔书写,书法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是杨氏宗祠的文化精华所在。其众多的名人题刻,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云南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见证了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蒋中正题字“懿德遐龄”

蒋中正题联“绕膝毓英才国式母仪八龙并美高阳里,期颐臻上寿坊题人瑞万年长配点苍山。”

蔡元培题字“神州人瑞”

西藏诺那呼图克图题字

云南名士陈荣昌题字

于右任题字

于右任题字“寿泉”

马福祥题字

杨氏宗祠集民国要人蒋中正、国民政府各部院长以及海内名流题书的匾、联、序、记、跋、诗歌、碑文计120余通,汇汉、满、蒙、藏、回五族文字于一堂,目前还有50余件保存完整。祠堂前东西两侧镶嵌着的章炳麟、郑孝胥题书的匾,过厅及走道内有于右任撰写的“夫人百岁纪念碑”以及陈荣昌、吴佩孚、马福祥、周达题书的碑刻;过厅大门上端,蔡元培、章炳麟题书匾额石刻和内外蒙古陀罗尼、洗里?上师题书的蒙古文石刻,以及百岁亭的亭心、柱、梁并亭基上胡汉民、林森、任可澄、周钟岳、李根源、袁嘉谷、谭泽?、朱培德、马聪、金汉鼎、布青阳、吴良桐、易大厂、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陈昌寿、丁怀谨、吴绍嶙、陈钦湖、西藏大法高僧诺那呼图克图等题书的诗歌、匾额、对联、碑文,并有藏文石刻,袁嘉谷、张鑫、杨如轩、黄葆戊撰书的“百岁亭记”和“杨氏先庙碑记”等一大批政界、军界要人和海内外文化名流题写的碑刻、匾额、楹联、词章等。杨氏宗祠成为“云南省迄今民国时期名人题刻保存最多、最集中、最为完好的一处近现代史迹”,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平川观音寺也是这里的著名景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杨如轩与平川本地乡绅维修扩建。

关注云南小村子

看神秘古老村落

当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他是否想起了当年坑杀的二十万秦卒

一九二八年初,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开展了第一次进剿,赣军第二十七师杨如轩带领一个团和一个营的兵力进攻刚刚创立不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农革命军采取灵活的游击战术不仅全歼敌军一个营顺利地打破了这次进剿,还俘虏敌军近三百人。

但是这个胜利也带来了一新的问题:如何处置这些俘虏?在这之前,工农红军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而且在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把俘虏押回去的路上出现了打骂俘虏、搜俘虏腰包等行为。

这个现象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是个小事,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优待俘虏的政策。

毛泽东向广大指战员说明,国民党军队中许多士兵是被作为壮丁抓来的穷人,不应该打骂他们,而要进行说服,教育他们反戈一击。而且明确宣布:工农革命军不杀、不打、不骂俘虏,不搜俘虏腰包,对伤病俘虏给以治疗;经过教育治疗后留去自由,留者开欢迎会做革命军战士,去者开欢送会并发给路费。

这是个非常正确和高明的政策。

第一,它能够化敌为友,增强自身的力量,消灭敌人最好的办法不是让敌人肉体消灭,而是让敌人转化为自己人。对这些俘虏的优待维护了他们的尊严,让他们内心感到了温暖,加入革命军队也不存在心理上的障碍,无疑大大增强了革命军的力量。

第二,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有些人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加入红军,但是他们在这里受到了优待,离开时受到了欢送,还发给了路费,心里定是充满了感激,会将红军的政策传播出去,为当时弱小的革命军制造舆论优势。

优待俘虏的事实,也戳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共军见人就杀”的宣传,以至于当时赣军的《九师旬刊》对这种做法发出了“毒矣哉”的惊叹。

优待俘虏从此以后成为我军重要的工作方针,为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两千多年前的项羽也遇到几乎同样的问题,但是却没有给出正确的处置策略,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巨鹿一战正式奠定了项羽作为各路诸侯盟主的地位,而章邯也在秦二世和赵高的无端猜忌下一咬牙带领二十余万秦军将士投降了项羽,计划和各路诸侯一起入关反秦。

没想到,走到新安这个地方出事了。

原来,在秦朝鼎盛的时候,项羽带领的诸侯联军大多数人前往关中服过徭役,受过秦卒的欺负,现在秦朝不行了,秦军投降成了俘虏,诸侯联军觉得报复的机会来了,在行军的路上,就把这些俘虏当奴隶使唤,还对他们进行打骂和侮辱。

一向骄横的秦卒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凌辱,于是便私下串联说:“章将军等人欺骗我们投降项羽,如果能够顺利入关灭了秦朝,那是个大好事,如果灭不了秦朝,诸侯们必将我们带到东面去,按照秦律,大秦必定将我们的妻儿老小全部诛杀。”

还没等秦卒采取行动,这话就传到了项羽的耳朵里,项羽也意识到这不是个小事,但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却非常简单粗暴,项羽召集黥布和蒲将军说:“秦卒人多势大,但是人降心不降,到了关中不听话,事必危,不如将他们全部杀掉,就留下章邯、司马欣、董翳入秦就是。”

然后连夜将这二十余万秦卒坑杀在新安城南。

可以说,在如何处置俘虏的问题上,项羽比毛泽东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而且,项羽在下达坑杀秦卒的命令时根本不会想到这一举动带来一系列的后果最终将导致他乌江自刎的结局。

对于打骂俘虏的现象,毛泽东主动的观察到了,并且及时地提出优待俘虏的政策,而项羽在问题发生的苗头根本没有注意到,或者说看到了但是没把它当回事,如果能够及时制止打骂俘虏的行为,那么后面的事也就不可能发生。

这是项羽犯的第一个错误。

项羽只注意到秦卒人心浮动的表象,却没有思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秦卒之间的谈话可以了解到,挨打,受辱并不是人心思变最主要的原因,他们最害怕的是反秦如果失败,自己又是投降了敌军,根据秦朝的法律,自己的妻儿老小定会遭受株连,这才是问题的源头。

保护妻儿老小,这是人之常情,项羽却忽视了这点,没有换位思考,为秦卒的利益着想。

如果能够想到这一层,对症下药,问题会很好的解决,比如亲自对他们进行开导:你们不是害怕我们灭不了秦朝而担心妻儿老小被株连么,那么请你们加入我们一起为反秦大业出力,你们二十多万人,我们诸侯联军也几十万人,反秦易如反掌,到时候大家一起加官进爵。

这样一来,秦卒必定死命效力项羽。

而事实上,秦卒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后面到了函谷关时,秦朝早已经被刘邦灭了。而项羽根本没这样想过,这是项羽犯的第二个错误。

当发现问题后,项羽没有找人商议如何处置此事,而是直接找到黥布和蒲将军两个将军密谋,黥布和蒲将军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甚至连足智多谋的亚父范增都没商量过,更是瞒着章邯、司马欣、董翳。

如果能够召开一个小型会议,把范增等人叫上商量,此事可能会有更好的解决方式。过于独断专行是项羽犯的第三个错误。

可见项羽终究不过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而已。

坑杀降卒的带来的后果是项羽不曾预料的,项羽最终的失败与这次杀降有很大的关系,这是项羽亲手种下的苦果。

第一,项羽失去了一支精锐部队。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尤其是在乱世年代,谁有雄兵,谁就是老大。而且这些降卒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与新征来的新兵蛋子相比,他们打仗的经验十分丰富,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坑杀实在可惜。如果项羽能够化敌为友,将这只军队为我所用,那么项羽也不会败亡的那么快。

第二,无故杀降,人心难服。

春秋时期,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并引晋水灌城,一天,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智伯驾车,韩康子站在旁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啊!”听到这话,魏桓子用手臂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会意地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背,因为用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用绛水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

后来,韩康子、魏桓子联合赵简子灭了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

为什么后来项羽只要一失势,其他诸侯就纷纷反对他呢?原因就是他们在这件事中亲眼目睹了项羽不讲仁义,这些降卒只不过是说出了内心的担忧并没有采取越轨的行为就无缘无故地被项羽坑杀,以后谁还敢投降项羽呢?

当楚军坑杀秦卒的时候,其他诸侯可是就在旁边看着呢,他们心中估计和韩康子、魏桓子一样犯嘀咕:谁能料到下一个被坑杀的是不是我呢?

第三,坑杀降卒,失去了称霸关中的机会。

当项羽在咸阳的时候,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和西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由此,很多人以为,项羽放弃以咸阳为都城是因为他爱好炫耀,想衣锦还乡,其实,就算项羽东归的真正原因是他很难在关中站稳脚跟。想想看,那些无辜被坑杀的秦卒在关中在秦国哪一个没有妻儿老小,反过来就是关中几乎每一个秦人都与项羽有血债,民心尽失,关中父老有谁为项羽效力呢?

项羽知道在关中称霸不太可能,干脆来了个破罐子破摔,他引兵西屠咸阳,大肆屠杀百姓,杀害秦降将子婴,烧毁秦朝宫室,这样一来,关中百姓更加恨他了,项羽只能返回西楚,放弃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宝地。

第四,失去称霸关中的机会,恰恰给了刘邦机会。

刘邦是项羽一生中最主要的对手,也是刘邦最终埋葬了项羽的王图霸业,虽然在与项羽的对峙中,刘邦老是占下风,屡战屡败,但是最终却撑到了最后并成功翻盘,主要原因就是刘邦占据了关中这个根据地,前线缺粮,关中就源源不断地供应粮食,前线缺兵,从关中一批批地招募。

对于根据地,毛泽东有一个精彩的论述,他说,革命要有根据地,好像人要有屁股。人假若没有屁股,便不能坐下来。要是老走着、老站着,定然不会持久。腿走酸了、站软了,就会倒下去。

当初项羽对刘邦是防备的,他并没有将关中分封给刘邦,而是将关中一分为三,分封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将刘邦封到偏远的巴蜀和汉中,那为何最后刘邦能得到关中呢?归根到底还是杀降带来的后果。

章邯、司马欣、董翳根本守不住关中,因为在关中百姓眼里,这三个人就是间接杀害二十余万秦卒的凶手,要不是他们三个投降项羽,那些秦卒怎么会死得那么惨,而他们三个人把秦卒出卖了,自己却封了王,关中父老必定是恨之入骨。

相反,刘邦是深得关中父老之心的,他进入咸阳后秋毫无犯与民约法三章,秦人大喜,争相拿着牛羊酒食犒劳刘邦的军队,唯恐刘邦不当关中王,与后来项羽的大肆屠杀的行为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所以,刘邦还定三秦时仗打得非常轻松,拿下关中的刘邦也成了项羽的噩梦。

这一切,都是当初项羽根本没想到的,他在埋葬了二十余万秦卒的同时,也亲手埋葬了自己的霸业。

请问电视剧开国元勋朱德里面杨如轩为什么对朱德那么尊敬他们什么关系

他们都是云南讲武堂的同学,还是拜把子兄弟,一起参加过反袁起议和护国滇军入川作战。相对来说,朱德更有长者风范和广阔胸襟,自然更受周围人尊敬。

杨如轩的人物生平

1911年,杨如轩在云南讲武堂丙班肄业。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昆明参加“重九起义”,云南光复,又重入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分发在昆明干海子补充队,1915年夏任补充队第七连连长。
1915 年12 月25 日,云南发动护国起义,出师讨袁。杨如轩被编在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第二营任营副兼第七连连长。 袁世凯命令曹锟为总司令,以超过护国军四倍的兵力,准备在泸州、纳溪一带,一举歼灭护国军。
棉花坡战役,总司令蔡锷亲临前线指挥,与敌军主力展开激战,搏斗达48 昼夜。护国军前进困难。杨如轩率敢死队,在风雨黑夜中潜人棉花坡岭,突破敌军堡垒。杨如轩负重伤。护国战争结束,四川督军罗佩金派杨如轩将阵亡将士忠骸迁回原籍安葬。杨如轩以战功升任第七团团长。
1920 年顾品珍率军从四川回滇,赶走唐继尧,杨如轩升任旅长,驻军滇南,围剿土匪吴学显。
1922 年唐继尧率军回滇,顾品珍战死,所部万余人,退入贵州,开会商讨出路问题。与会将领一致决定,通电响应孙中山出师北伐的号召,兵分两路进入广西柳州,并公推第三旅长杨希闵为滇军总指挥,杨如轩任第四旅旅长。
同年6 月,陈炯明叛变革命,孙中山电滇军成立讨逆军,委任杨希闵为讨逆军总司令兼第一军长。杨如轩为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在广州讨伐陈炯明、平定沈鸿英叛乱中战功显著,受到孙中山传令嘉奖。
1923 年3 月,孙中山特任杨希闵为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任命杨如轩为中央直辖滇军第二师师长。此时,滇军发生内讧。孙中山令改编驻粤滇军,免去师长杨如轩职务。
杨如轩从香港投奔盘踞洛阳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吴任命杨如轩为前敌总指挥。接着滇军第二旅长洪汝钧在南雄宣布脱离孙中山,率部到大庾县,归附杨如轩后编为第六师,杨如轩任师长,驻军赣南。 1926 年,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节节胜利。杨如轩见吴佩孚大势已去,宣告下野,并电告朱培德派员前来,协同赵醒吾收编部队。不久,任北伐军第九军二十七师师长,驻军抚州,负责安靖后方秩序。
1928 年5 月中旬,杨如轩率27 师的79 、81 两个团向红军进犯。失败后,又拼凑了四个团,进犯永新、宁冈。但这次又遭受更加惨重的失败,杨如轩本人也被流弹击中负伤。
后来,部队缩编,杨被解除兵权,调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杨如轩的介绍

杨如轩(1895 一1979 ) ,字夷斋,云南宾川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毕业,与朱德是同窗好友。辛亥革命爆发后,在昆明参加重九起义。1915 年12月25日,云南发动护国起义,出兵讨伐袁世凯,杨如轩被编在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第二营任营副兼第七连连长。曾任驻粤滇军团长、旅长,参与讨伐陈炯明之役。1923年后,历任驻粤滇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江防司令、云南防空司令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政协云南省第四届委员、文史馆馆员,负责撰写护国史料。1979年因病逝世。

朱德与昔日兄弟“反目”内情

井冈山时期,进犯根据地的国民党主要将领大都是朱德昔日的同窗、同僚,甚至是拜把兄弟。是什么原因让朱德非得要和他们兵戎相见、血染干戈?

朱德与金汉鼎

金兰之交梦一场

  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结交了十几个“后来创造 历史 的朋友”。如果按亲密程度排列,金汉鼎无疑应该排在第一位。

  金汉鼎是个“瘌痢头”,同学们都不喜欢跟他坐,但朱德却与他义结金兰,相交甚厚。金汉鼎成绩优秀,但家境困苦,朱德便会把一些奖学金给金汉鼎以贴补家用。这份友情令金汉鼎非常感动并铭记在心,当朱德赴欧洲学习时,金汉鼎几乎倾囊相助。在护国、护法战争中,这对把兄弟一直并肩作战,被誉为滇军“四大金刚”的前两位。后来,朱德决意赴欧洲留学,这患难兄弟才分手。

  北伐开始后,金汉鼎赴赣投靠滇军老同学朱培德,任独立16师师长。独立16师后扩编为第9军,辖3个师。这时,朱德因领导泸顺起义失败,被杨森礼送出镜,也来到南昌。朱德、金汉鼎再次相聚。南昌起义前,朱德赶到九江动员老友追随革命,但金汉鼎正要上庐山参加汪精卫、张发奎召开的分共会议,拒绝了朱德,一对生死与共的战友从此成为对手。不过,后来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朱德给金汉鼎写了一封信,金汉鼎得知是朱德指挥的部队,不为蒋介石的威逼利诱所动,没有对起义部队发动进攻,使起义部队得以安全转移。

  1928年,蒋介石派金汉鼎任湘、赣两省“剿匪”副总指挥。从此,金汉鼎多次与朱德指挥的红军对阵。对老朋友的部队,金汉鼎采取“明打暗助”,对蒋介石敷衍塞责。终因“剿共”不力,被蒋介石降为旅长,不久又被解除了握有兵权的旅长职务。

  后来,金汉鼎因难以忍受蒋介石的刻意排挤,主动要求去云南协助龙云。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忘旧情,邀请金汉鼎进京相会。不久,金汉鼎被任命为政务院参事、北京市政协委员,平静地度过了后半生,1967年逝世。

朱德和朱培德

“模范二朱”此相违

  比朱德小两岁、名字只多一个字的朱培德曾是朱德的师弟、密友兼上司。朱培德出生于官宦人家,幼时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长大。在云南讲武堂,朱培德与朱德为学友。在严格得近乎残酷的军事训练中,两人相互勉励、互帮互助,因成绩优异被选进特别班,被称为该校的“模范二朱”。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震动全国。后因护国、北伐战争有功,朱培德成为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与蒋介石、谭延、李济深等比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朱培德冒着极大的风险把共产党人朱德、郭沫若迎到南昌,任命朱德为第五方面军总参议、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南昌市公安局局长。

  在蒋介石破坏第一次国共合作,全国清洗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时,朱培德则以文明的方式礼送3军中的政工干部。对留下的朱德,朱培德仍像从前一样信任。甚至在1927年7月下旬,朱培德在已觉察到朱德、贺龙、叶挺等联系密切,必有重要举动的情况下,不仅不控制朱、贺、叶等人,反而差遣手下干将、亦为朱德同学的王均到遂川掌握部队,自己则向蒋介石请假上庐山疗养,南昌的军政要务统由朱德处理,在客观上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方便。

  井冈山时期,朱培德被蒋介石调任为湘赣“剿匪”总指挥,“模范二朱”同台竞技,但师弟奈何不了师兄,只好黯然退场。有人以此断定朱培德无军事指挥能力,其实朱培德在中原大战等作战中屡立战功。他也与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李宗仁、张学良等成为第一批一级上将。

  1937年2月,朱培德因病逝世。年仅48岁。朱德闻此噩耗,甚感悲痛与惋惜。

朱德和范石生

雪中送炭为君来

  在云南讲武堂上学时期,与朱德交情颇深的,对朱毛红军帮助最大的,以至让朱德后来念念不忘旧情的莫过于范石生。正如朱德所说:“我们始终心心相印。”

  在云南讲武堂上学时期,范石生经朱德介绍入同盟会。后来,范石生居国民党军要职,但因不是蒋介石嫡系,所以蒋介石早有戒心和恶意。范石生不甘心,急于想扩充自己的势力,很想找一可靠的盟友。

  范石生的境况,中共了解得一清二楚。早在南昌起义前,中共就在范部建立组织,保持统一战线关系。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范石生主动派其部的共产党人韦伯萃找朱德联系,希望同他合作,朱德喜出望外。

  正是朱德、范石生超友情的动人之举,南昌起义余部才能“冒用”国民党第16军47师140团番号,并使起义部队解除了困境。部队不仅得到了枪支、弹药、服装等军需品,而且也得到了休 养生 息。在一部属向蒋介石告密,蒋介石电饬要立即将朱德部就地解决,并逮捕朱德的关键时刻,范石生还从容不迫地通知朱德撤离,并给朱德所部送去银圆和枪弹。

  1928年7月,为保护湘南的29团,朱德率领28团(即南昌起义余部)随后也向湘南进发。在29团已和范石生部接上火时,处于两难境地的朱德不得不为了党和红军的利益,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命令28团打了一场不该打的战斗……

  这场战斗令朱德甚为内疚。他在以后的谈话中,多次谈到对范石生的感激之情:“由于我与范石生个人同学关系,我们的兵员、枪弹、被服、医药等都得到了补充,部队也得到了很好的休整。这些对我们以后的斗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范石生厚待朱德及起义部队一事,蒋介石怀恨在心。1936年,蒋介石指使广东省主席余汉谋将范石生的部队第51师缴械。

抗战爆发后,范石生携家眷返回云南昆明,以行医谋生,1939年3月17日,不幸被人刺杀。

朱德和二杨

江西“两羊”不风光

  作为以富国强兵、拯救中华为宗旨的激进组织“五华社”的核心成员,杨如轩、杨池生不仅是朱德的同班同学,而且还是拜把兄弟,也曾是热血青年。

  1928年6月,国民党军对红军和根据地进行第三次“进剿”。身为国民党军31军27师师长的杨如轩,率先向当年的盟兄毫不留情地扑过来。可叹的是,永新一战,杨如轩大败,一个团被消灭,左手还挨了一枪,从城墙上摔下去,差点没命。不过,杨如轩的这次失败倒给解放军贡献了一位中将。新中国成立曾任昆明军区政委的谭甫仁中将就是在这次“进剿”失败后被红军俘虏,之后唱《国际歌》被陈士榘发现而参加红军的。

  一个月后,江西的国民党军队改由第3军9师师长杨池生指挥,杨如轩协助。杨池生派李文彬(朱德在云南讲武堂的学生)做先锋,和杨如轩一起再次进犯。但朱德不给师弟和学生面子,在七溪岭战斗中又给他们上了一堂军事课。

这次,朱德手端冲锋枪扫射,把对方打得一塌糊涂。

  杨如轩左手伤没好,右臂又挨一枪,基本部队被消灭殆尽。杨池生也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狼狈逃回吉安。从此,井冈山流行一首歌谣:“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这次惨败使“两只羊”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判了“两只羊”的徒刑。1951年,杨池生保外就医,不久就病死了。杨如轩一直在狱。1964年,朱德察视昆明,杨如轩知道后,给朱德写了一封信,要求宽大处理。最后,对杨如轩的处理结果是刑期不减,监外执行。“文革”中,杨如轩被批斗,为保命,他主动要求续刑回监狱。

  1978年,杨如轩刑满释放后,被安排在云南省文史馆工作,面对人民政府的宽大处理及朱德的不计前嫌,杨如轩内心非常内疚,曾写下一首忏悔诗:三十余年一梦空,永新附逆乱交锋。那堪旗鼓未成列,已报弹花满市中。飞将白天突兀扑,两杨无计把身容。一团劲旅平中国,豪语铭心服总戎。

1979年,杨如轩病逝于昆明。面对铁血兄弟,却又刀枪相向,这是朱德无奈而又必须的选择。作为共产党人的朱德有着与他们不同的承诺、职责和信仰,有了这份伟大而崇高的信仰和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即便刀枪相向,也胜过长相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