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 所有郭冬临演过的小品
  • 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邻居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日后得到怎样的报答
  •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 疫情过后,今年的五一五天假期,你最想去哪里旅游
  • 刘姓家谱辈分排列

刘继祖发了善心,主动找到朱元璋,送给了朱元璋一小块自家的荒地,下场如何

刘继祖送出一块土地,却为自家儿孙后代换来了整个明王朝时期的辉煌和荣耀,其投资回报率之高,堪比秦之吕不韦。虽然刘继祖当时已经早亡,但朱元璋念及当年恩情,将其追封为“义惠侯”,配祀在皇祖陵中享受皇家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朱元璋对其的感恩是真切的。


一块墓地的恩情

“穷”这个词在任何人类存在的时期都不是什么好事,它不仅可以剥夺人的尊严、力量和权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终止,实质上而言朱元璋的父母就是穷死的。

元至正四年,凤阳地区先是经历了数月不雨的大旱,转眼之间又有一场浩大的蝗灾迎面而来,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田地落得毫无收成。好不容易吃土、吃树皮、吃一切能吃的东西,将蝗灾挨了过去,就在人们身体最为虚弱之时,要命的瘟疫又悄然而至,上吐下泻高烧不止的人们抗不过三五天就死去,凤阳地区能逃的人纷纷外逃求活,但朱五四却是再也逃不动了。

他今天已经六十四岁了,逃荒逃了一辈子,这临了还患上了疫病,一个多月没吃过一顿正常的饭,他想逃也逃不动了。四月初六,朱五四终于结束了一生的苦难,撒手西去。

而就在他死之前的前三天,他的儿子朱重四也因为伺候他感染了疫病,于四月九日不治而亡;接下来,朱元璋大哥的长子也病亡;而到了二十二日,朱元璋母亲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从旱灾以来,朱元璋的二嫂、三嫂以及二哥的儿子已经先于他们死去,转眼间人丁兴旺的老朱家只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以及大嫂王氏和她的一双儿女。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至亲死在眼前更令人悲伤的呢?但是更悲伤的还在后面,朱五四一家被土地榨干了一切,但是他伺候了一辈子的土地却没有给他准备任何葬身之处。

在中国,“入土为安”是一个人死后的最后一个要求,朱五四虽然穷了一辈子,但仍然有这样的“刚需”。朱元璋和他二哥商量了一下,就算明天饿死,今天也要想办法把父亲的尸身安葬妥当,但是尴尬的是,他们和父亲一样,伺候了土地一辈子,但却没有一分土地是他们的,尤其在这大灾之年,想要找一块坟地更是困难。

走投无路之下,兄弟二人去找了地主刘德,本以为朱家给刘德做佃户多年,刘德怎么也不会忍心让一个老佃户曝尸荒野吧?他们想错了,在这种困难时期,地主越发将土地看得比生命都珍贵,所以这刘德不仅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呼叱昂昂”将兄弟二人骂了一顿赶了出来。

朱元璋在后来回忆刘德说道:“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

好在中国人的人性从古至今都不缺纯朴和仁厚,刘德的另一个亲戚刘继祖就是这样一个仁厚的长者,朱五四一家的惨状被他看在眼里,也是同情万分,于是派儿子刘大将朱元璋兄弟二人叫到家中,给他们吃了一顿饱饭后又送给兄弟二人半分地作其父亲葬身之地。

兄弟二人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跪下给刘继祖磕头谢恩,刘继祖赶忙将他们扶了起来,让他们速速回去准备安葬其父。其实哪里需要准备,家中只有父亲穿了大半辈子的破烂不堪的衣服做了寿衣,更无余钱购买棺木,用家中那张破芦席卷了父亲尸首下了葬。用朱元璋的话来说就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

家人纷纷离世,这对朱元璋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活下来,二哥决定要去逃荒,朱元璋自己则被汪大娘送进了皇觉寺当了沙弥,虽说还是一如既往的吃不饱饭,但总不至于饿死。之后,皇觉寺也支撑不下去了,朱元璋分到了一袭僧袍、一只瓦钵以及一个木鱼便被打发出去美其名曰“化缘”,其实就是要饭而已。

朱元璋在流浪的三年中,看到了基层百姓的惨状,更是对时局有了大概了解,终于在至正十二年三月初一走到了濠州城,他的大业从这里而起。

至正十三年,朱元璋已经成为“红巾军”镇抚大将,忽闻侍卫来报有故人来访,朱元璋出去一看,竟然是刘继祖的儿子刘大和汪大娘的儿子曹秀前来投奔。朱元璋闻听刘继祖亡故,“惨怛动容”,遂留下他们二人作了自己的贴身护卫。二人屡屡提出要上前线建功立业,但朱元璋一来知道他们才能平庸,二来不想让他们冒险,便将他们二人一直带在身边。


回乡省墓

至正二十六年三月,远在南京的朱元璋听到一个好消息——家乡濠州被收复。他回想过去,从至正十三年从凤阳招兵之后,此后再没有踏足家乡,虽然那里埋葬着朱元璋那可怜的爹娘,但由于十多年戎马倥偬,无暇顾及家乡,此时听到这个消息,如何能不让他激动呢?

朱元璋对着身边人感慨道:“濠,吾家也。既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而攻下濠州这一天,恰好是朱元璋大哥的忌日,十三天后将是母亲的忌日,他决定趁此机会,回乡省墓。

朱元璋此次回乡不仅带着刘大和曹秀两人,同时还带了一名博士官和起居注官,以记录他这次必将载入史册的回乡省墓。据史书记载,朱元璋返乡心切,仅仅用了三天就走了平时五天的路程,可见其心如归鸟。

村还是那个村,但经过多年的灾荒战乱已经残破不堪,原本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现在只余下了二十户人家,朱元璋自己家的老院子也坍塌成了一堆瓦砾。

他本来有着些许衣锦还乡的自得,但面对此状也是再也高兴不起来,他没有想到战争竟然让自己的家乡破坏得如此彻底。

朱元璋凭着记忆找到了父母的坟头,但坟头经过多年的雨打风吹早已荒草连天,几与地平。他想着自己如今的富贵,再想想父母当年的可怜,不仅跪在坟头前泪如雨下。

本来朱元璋还打算将父母骸骨起出来,另选风水宝地将其安葬,但被手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朱元璋能有今日,足以证明其父母坟地的风水是极好的,要是“起坟改葬,恐泄山川灵气”,朱元璋听罢觉得有理,于是下令“增土以倍其封”。

与此同时,朱元璋任命刘大和曹秀为守陵官,同时宣布赐给村里剩余的二十户乡亲每户二三十顷地免十年钱粮赋税。朱元璋对他们说:“以后你们就不要种地了,地租给别人种,我立你们为陵户,你们和你们的子孙后代专门帮我看守祖坟,帮我照料祭奠之事,快快活活度日吧!”

众人感激涕零急忙谢恩,朱元璋看了也甚是欣慰,但他总觉得现场缺了什么人,放眼望去,原来曾经带给他无限屈辱的地主刘德竟然没来现场。原来刘德听说朱元璋现在是吴王,心里忐忑不已,不敢出门。朱元璋随即让人将他叫来。

刘德来了之后急忙磕头谢罪,朱元璋看到当年意气风发的地主也已垂垂老矣,感慨了半天亲自将他扶起道:“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言下之意,嫌贫爱富是人之常情,我如今身份高贵,懒得和你计较。同时还宣布,赐给刘德三十顷田。

在场之人无不被朱元璋之豁达所感动。其实朱元璋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天下三分朱元璋已据其二,不出意料的话这天下之主肯定是他的,因此他对自己的举手投足都很重视,他不想因这桩小事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之所以要带着史官和起居注官回乡,就是想让后世皆知其宽容大度之意。

之后,嘱托了乡亲们一番便告辞而去,刘继祖不会想到,当初半分墓地会给凤阳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营建中都,回馈家乡

洪武元年,大明开国定都应天。其实关于都城的选择,当初是有着巨大争议的,大臣们提出了长安、洛阳、开封和北平,唯独没有提到应天,因为应天所处位置偏于东南,无法较好的控制北方。

但朱元璋却存着另一种想法,他认为定都应天也可,另外在凤阳营建中都便可达到“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的效果,也补足了应天在地利上的不足。

此提议让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惊讶不已,虽然都知道皇帝出身凤阳,但此地毕竟名不见经传再加上凤阳历来穷困不堪,又“平旷无险可守”,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是中都最佳选择,就连刘伯温都直接反对道:“中都曼衍,非天子居也!

可朱元璋此提议却得到了淮西功臣们的支持,谁不想让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些?于是双方就此事争论了许久,最终有人以“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的理由才平息了这次争端,一致同意了朱元璋的建议。

洪武二年九月,朱元璋迫不及待地下诏在凤阳营建中都,“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虽然朱元璋历来节省,但在营建家乡一事上却是要倾全国之力,高标准、严要求、不惜成本要将中都打造成金汤之地。

经过百万民工六年不休的工作,凤阳这座小城成为明帝国最大的城市之一,这座巨城有三道城垣,“宫城周六里,高三丈九尺五寸…皇城十有四里,高二丈…中都城垣周五十里零四百四十三步,丈高三。

中都建造完毕后,朱元璋正式将刘大更名为刘英,封其为从仕郎皇陵祠祀署署丞,世袭罔替,专门守护皇陵,同时又将刘英的儿子刘鉴召至国子监读书,“日给糈脯,冬夏给衣布等物”,照顾十分周到。

洪武十一年五月,朱元璋再次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仁祖英陵改皇陵,在中都翊圣山,奉祀二人:刘氏、汪氏”,并将对他有恩的刘继祖夫妇和汪大娘一并配祀在皇陵内,享受皇家的祭拜,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白身配祀人物。而刘英的官职继续高升,虽未有实权,但也得了太常寺卿的虚职,更为关键的是,此虚职也被其后代刘鉴所继承,可见是世袭的。

朱元璋对刘家的感激是刻在骨子里的,这从他对刘英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刘英自知大限将至,遂跑到应天去看朱元璋,但当时朱元璋因事在身,两三天后才召见他,可刘英等得不耐烦,已经骂骂咧咧回家了。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派出使者去请刘英再次进京,可刘英觉得朱元璋当了皇帝架子大,所以迟迟不动身。

这种态度冒犯朱元璋的人,除了刘英以外,其他人坟头草早就三丈高了,可在刘英面前,朱元璋却觉得真是自己失礼,所以又派出更高规格的使者再次请刘英进京,可这次等来的消息是刘英病故,朱元璋为之悲痛落泪,特写下《祭署令刘英》一文以示哀悼:

昔者朕寓居是方,存亡者感英父子之恩,至今犹存情怀,未尝有所忘也!前者英赴京来,三日复觉,朕为机务浩繁,兼寿有年,失顾问于英…呜呼!感恩之道常怀,感恩之礼未终,特以牲醴之奠基之,英其不昧,飨之!

朱元璋传世文章本不多,但事关刘家的圣旨就多达五篇,且皆是褒奖之举,在洪武一朝,可谓是绝无仅有。

洪武一朝,朱元璋多次发起屠杀,功臣们更是被其屠戮殆尽,可凤阳的刘家却稳如泰山,从未受到波及,并且有这样一个特殊身份存在,其后代不仅在洪武一朝享尽荣华,终明一世刘家都世袭为官,可见朱元璋对刘家的报答,足够情深义重了!

不仅是刘家,就连村子里那二十户陵户,朱元璋也赐了其特权,建房可用朱红色。

而整个凤阳,也因刘继祖送给朱元璋的一块墓地,政治地位得到了巨大提升,不仅成为一个地跨淮河两岸的巨大行政区,更是多次移民使得该地区拥有了四十八万八千人的巨大城市。这样一个特殊而非常重要的城市,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格局甚至一直延续到清朝。


结语

刘继祖一块坟地,换来的是子孙后代二百余年的荣华富贵,更是为凤阳一地换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回报不可谓不丰富。作为帝王的朱元璋,在大肆屠戮功臣的情况下却对这个“一地之恩”的刘家别样相看,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可见朱元璋并非无情寡义之人,在其位谋其事,不过是帝王心术罢了。

所有郭冬临演过的小品

小品:《市场速写》《福音》《搬家之后》《有事您说话》《路口》《过年》《球迷》《旧曲新歌》《得寸进尺》《台上台下》《我和爸爸换角色》《好人不打折》。

少年朱元璋无力埋葬家人,邻居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日后得到怎样的报答

一个善意的举动为子孙后代带来了无穷福祉,刘继祖无疑是赚大发了。

朱元璋手封的侯爵固然很多,但是对江山没有半点功劳就被封为侯爵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朱元璋二姐曹国公主的丈夫李贞,一个就是刘继祖了。但是李贞和刘继祖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朱元璋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

先说说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姐夫李贞的。

朱元璋还在家里放牛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连吃的都没有,所以经常到自己二姐家蹭吃蹭喝。在哪个穷苦的年代,多一张嘴就是多一份沉重的负担,但是朱元璋的姐夫李贞从来都不小气,反而是经常主动帮助自己的小舅子。朱元璋后来出去闯荡江湖并发迹,但是李贞帮助过他这件事,朱元璋却一直都记着。

朱元璋的二姐后来死掉了,又因为战乱,李贞就带着儿子李文忠前去投奔红巾军,朱元璋很高兴,接纳了二人,还把李文忠的姓名改为朱文忠,并对他十分看重,把他培养成为了一名将军。

明朝建国之后,朱元璋大封诸侯,朱元璋很念旧情,把李贞封为恩亲侯。其实朱元璋早就打算好了,一旦开国就封李贞为侯爵,恩亲侯这个爵位就是为李贞准备的,可见朱元璋对李贞很看重。

后来,朱文忠因为征讨元朝余孽立了很大的战功,被朱元璋封为曹国公。但是天下哪有儿子比老子爵位更高的事情呢,所以朱元璋就干脆把李贞也封为曹国公,父子二人同时成为公爵,这在历史上也很少见。

朱元璋对于封爵其实是很谨慎的,因为他一生就没封过几个公爵,能被封为公爵的都是有大功劳的人物,甚至还有很多像刘伯温这样的有功之人都没有被封为公爵。这还不算完,李贞死后,朱元璋还追封李贞为陇西王,而且还给他上了谥号,叫做“贡献”,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李贞的评价是很高的。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追封李贞祖上三代为王爵,让他祖上也跟着沾光。纵观整个明朝历史,能够享受朱元璋这么高待遇的人,除了徐达、汤和、常遇春等少数几个人之外,几乎就很难找到其他人了。

再说说朱元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恩人刘继祖的。

朱元璋家的穷,从他父兄的死就看得出来。史书中有一个很形象的词语来形容朱元璋家的贫穷程度,叫做赤贫。但凡叫赤贫的人,基本上就是穷人中的穷人了,穷到家里如果死了人,没有棺材寿衣,只能拿个破帘子卷了草草下葬的程度。

那一年,朱元璋的兄长、父母相继在一个月之内死去,朱元璋虽然没有能力为自己的亲人举办下葬仪式,但是他是个孝顺的人,所以他决定去找当地的地主帮忙。不过朱元璋首先找到的人不是刘继祖,而是地主刘德。

朱元璋家是刘德家的佃户,朱元璋父兄都在替刘德种田,朱元璋本人也在替刘德放牛。有困难找主户,这件事本来就是考验地主良心的事情,但是刘德显然不是什么喜欢做慈善的人,很果断地拒绝了朱元璋。其实刘德拒绝朱元璋,也是有其他缘由的,因为朱元璋小时候很混,带着自己的小伙伴把刘德家的牛被杀了吃掉,刘德对朱元璋的印象自然就不怎么好,所以不肯帮他。

刘德不肯帮忙,朱元璋也没太放在心上,这从后来朱元璋到家乡,虽然见到了刘德,但是并没有为难刘德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后来朱元璋又找了一些其他人,但是也没人肯帮他。

就在朱元璋心灰意冷的时候,刘德的哥哥(也许是堂兄)刘继祖听说了这事,他主动找到朱元璋,说愿意赞助他把自己的家人给安葬了。

刘继祖也算是个富户,在他看来,把一块地皮送给朱元璋埋葬他的亲人,其实也不算个啥。但是朱元璋看来,因为刘继祖的帮忙,他得以给自己的父母兄长尽孝,所以朱元璋就一直把刘继祖的恩情放在心上。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的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下旨追封刘继祖为义惠侯(刘继祖在1353年去世了),刘继祖的夫人娄氏为侯夫人。

朱元璋的圣旨当时是这么说的:

朕微时罹亲丧,难于宅兆,尔发仁惠之心,以己沃壤,慨然见惠。安厝皇考妣,大惠云何可忘!因赠以侯,并赠其妻娄氏为侯夫人,仍为文以祭。宅兆即今泗州祖陵是矣。不讳龙潜之事,不忘马鬣之恩,存故旧,报德施,大哉圣孝,真只千古矣!刘继祖,字大秀。

大意就是说,自己家里遇到了难事,刘继祖发仁惠之心帮助自己,自己不敢忘,所以封刘继祖为侯爵,夫人娄氏为侯夫人。朱元璋还说了很多赞誉刘继祖的话,这是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极少见的举动,可见朱元璋确实很感激刘继祖。

刘继祖这个侯爵是可以世袭的,虽然刘继祖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后人却因为刘继祖得到了实惠。据一些史书记载,刘继祖的后人一直享受明朝皇室优待,一直到明朝灭亡方才成为平民。

我不知道刘德后来在见到朱元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但我估计他肠子都要悔青了。不过刘德虽然没有帮助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在一次回凤阳的时候还是接见了刘德,朱元璋没有为难他,而且还赏赐了他很多田地,并免除了他家一些赋税和徭役。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做,其实还是念及旧情的,毕竟朱元璋全家曾经靠刘德生活了很长时间。

不过刘德得到的好处与刘继祖相比就差得太多了,这就足以说明,人还是要行善,能帮助人就帮一把,万一以后有人非要以涌泉相报呢。

这里顺便交代一下刘继祖的儿子刘英,其实刘继祖能够被封侯,我认为也许不完全是因为刘继祖的个人原因。前面我们说了,刘继祖在1353年去世了,那个时候朱元璋是红巾军的一个大头领,当时正在招兵,刘继祖的儿子刘英听说此事,就跟着自己的几个同乡去投奔朱元璋,朱元璋收留了他,并让他跟着自己打仗。

再后来,朱元璋称吴王,让刘英回凤阳替自己的父母修建陵墓。朱元璋称帝之后,他父母的陵墓就变成了皇陵,朱元璋又让刘英专职负责皇陵的祭祀等事宜。刘英前前后后的表现还算不错,朱元璋很满意。所以我觉得朱元璋封刘继祖为侯爵,可能也是看到了刘英对朱家所做的贡献,这才决定封刘继祖为侯爵,并让刘英继承爵位,而且这也是朱元璋让自己父母得到荣耀的另一种方式。

朱元璋并不是一个随意封爵的人,李贞之所以能封侯,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姐夫,也是当时朱元璋为数不多的亲人,而且还有一个能战善战的好儿子李文忠,朱元璋特别对待一下李贞,大臣们也不会说什么。但是朱元璋如果随意封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为侯爵,那么很多人将会不满。

别的不说,在洪武年间,够得上封公封侯的文臣武将不在少数,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完全按照功劳来封爵,所以导致很多人对自己的爵位不满,朱元璋一度对此很头痛,所以他是不可能随意就封刘继祖的,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直到洪武十一年才决定封刘继祖为侯爵的原因。

那么刘继祖配不配得上这个爵位呢,其实很难讲,不过刘继祖家确实自此以后成为凤阳当地的第一家族,子孙延绵不绝,富贵二百余年。

朱元璋曾经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如何对待刘德的

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困家庭,他的家庭属于贫困中的极品——赤贫,家中的老鼠都被饿的含着热泪离开了。

父母没文化给他起个像样的名字,只好用数字代替称呼,朱元璋最初叫朱重八,他家祖辈传流都是以数字为名,比如他父亲叫朱五四,他叔叔叫朱五六,他哥哥叫朱三四……

朱元璋8岁时,为了活命去了地主刘德家放牛,当时他的小伙伴徐达和汤和也在刘德家放牛。

地主刘德为富不仁,每次放牛回去都要看看牛的肚子鼓不鼓,不鼓说明没吃饱,哥仨免不了一顿毒打,最后还不让吃饭。

▲地主刘德

哥仨气得没办法,有一天,朱元璋想出了一个制裁刘德的办法。在放牛时他对徐达和汤和说:“刘德太可恶了,这回咱们把他的小牛犊烤着吃了”。

徐达和汤和听了急忙摇摇头说,“刘德每天回去清点,少了牛还不打死咱们?”

朱元璋附在二人耳边一阵嘀咕,徐达和汤和听了哈哈大笑,伸出大拇指说,“就你小子坏,亏你想的出来,哈哈……

第二天,三人早早赶着牛上山了,随后把小牛杀了烤着吃了,最后把现场清理干净,唯独剩下一条牛尾巴。

原来朱元璋想出的妙计是把牛尾巴放在山石缝里,露出一点点,让徐达和汤和装作用力往外拉,然后他急忙跑回刘德家,装作火急火燎的让刘德赶紧上山。

▲小时候朱元璋

“小牛犊掉山涧了,幸亏被拉住了尾巴,我们力气小快拉不住了,德叔快点去吧”朱元璋此时嘴上像抹了蜜,一口一个“德叔”叫着。

随后刘德随朱元璋跑到了出事地点。刘德赶到后,徐达和汤和拉出那条牛尾巴,泄气的说,你们来晚了一步,拉断了牛尾巴了,小牛犊掉到了万丈深渊了。刘德望着黑咕隆咚的山涧,心疼的直落泪……

朱元璋哥仨完美的骗过了刘德,这件事在朱元璋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至于35年后,因此事改变了地主刘德的命运。

▲放牛娃朱元璋

刘德35年后被朱元璋厚赏!

(话接前言)转眼间,朱元璋为刘德家放牛7年多了,公元1343年,安徽凤阳发生了一场瘟疫,朱元璋的父母染病去世。

朱元璋和哥哥身无分文,于是跪求刘德看在父母一辈子为他打工的面上,给块墓地好把父母安葬。但是刘德无情拒绝了,并骂骂咧咧把兄弟二人赶了出去。

就在朱元璋兄弟万般无奈下,朱元璋的邻居刘继祖伸出了援手,给了朱元璋一块墓地,朱元璋的父母得以入土为安,这一年朱元璋16岁。

父母都死了,朱元璋身无牵挂,他发誓不再为刘德家放牛,于是踏上了四处漂泊之旅。

▲乞丐朱元璋

朱元璋当过乞丐,当过和尚,苦难的经历造就了朱元璋奋发向上的精神,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内心强大心怀天下,朱元璋要砸烂旧时代,开创新未来。

经过25年的血雨腥风拼杀,朱元璋在40岁时终于推翻了暴元,在南京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实现了他的帝王梦,荣华富贵不回乡如锦衣夜行。公元1370年5月,朱元璋御驾回老家凤阳祭祖,顺便看看自己的恩人刘继祖。

等回乡后才知道刘继祖已经作古,追封恩人名号,赏赐他儿子100顷田地,并授其子孙后代世世为官。

当时朱元璋回乡吓坏了地主刘德,刘德屁滚尿流跪在朱元璋面前请罪,一边扇自己耳光一边痛哭流涕。

▲朱元璋的恩人刘继祖

朱元璋走上前很大度的扶起刘德说:“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意思是说,你当年的所作所为也是人之常情,我当时那么贫穷,你怎么会知道我今后会做皇帝呢?

最后朱元璋没有为难刘德,还赐给了他20顷的良田,并免除了5年的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刘德最后的结果。

结语: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朱元璋不报复刘德就不错了。为何还要以德报怨赏赐无数呢?讲真他赏赐恩人刘继祖无可厚非,对刘德这样做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从头想想就明白了,当初不是刘德给他碗饭吃兴许他早饿死了。别说刘德剥削朱元璋,朱元璋放牛是有报酬的,况且他还偷吃了刘德家的一头小牛犊。

▲明太祖朱元璋

到后来朱元璋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眼界宽了。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当了皇帝就与以往不同了。比如到后来朱元璋禁止吃牛肉,明朝是禁止吃牛肉的,因为当时牛是生产工具,牛皮是用来制作铠甲的原料。

朱元璋不会对之前的事斤斤计较。讲真他杀刘德举手之劳。朱元璋心想,刘德不欠我家的墓地,刘德给墓地是情分,不给墓地是本分,谁家土地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用血汗换来的。马云钱再多凭什么给你钱呢?想想这些你就能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做了。

文/秉烛读春秋

疫情过后,今年的五一五天假期,你最想去哪里旅游

今年五一假期我回老妈家里,去帮老妈干干农活,去帮老妈大扫除,顺便帮老妈和老家的长辈们治病。他们年纪大了,或多或少身体都有这样那样的疾病。五一的时候,农村的小麦收割了,可以做桐子叶麦粑吃了。油菜籽收割回家来了,可以榨新鲜的菜油吃了,也可以吃到新鲜的土豆了。五一的时候,农村可以插稻谷秧苗了,家家户户都吃盐鸭蛋。田间地里院子里还有美丽的蜻蜓,蝴蝶飞来飞去。

刘姓家谱辈分排列

刘氏族谱

1、辽宁北镇满族一支

……汝、应、学、养,名、显、文、登,清、时、懋、树,维、国、兴、宗……

注:辽宁北镇满族刘氏:1941年刘恩铨、刘名仁等重修北镇《刘氏宗谱》记载,这支刘氏宗族本是汉族,原籍山东登州府栖霞县俗名山后大户刘家。据先人传述,与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均系同族,与宰相山东诸城刘墉更属一派。明朝隆庆五年,又迁居海城县前三台子、新河屯两处居住,直至今天,仍世代居此。到20世纪中叶,这支满族刘氏已传到第二十代,发展350户2500多人,分布在前三台子屯、新河屯、大二台子屯一带,为当地望族。族谱还记载,该族“移居盛京、安东、吉林、龙江、锦州、盖县、盘山县等处之户人口非常稠密,可以称为兴旺族耳”。这支刘氏宗族的一世祖刘忠死后葬在海山寨东北山,传到六世祖刘德进,生子4人,后裔因此分为4大房。从一世到十五世“多以耕讲工商为业,忠厚传家。入军政两界充差者,率皆显耀门第,颇极一时之盛”这个宗族在清嘉庆八年、咸丰七年、民国三十九年先后编修了宗谱。

2、福建南平一支

……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米、尔、祖,万、世、永、盛……

3、江苏刘楼一支

……敦、本、思、敬,绍、廷、克、光。荣、培、希、守,世、泽、延、长……

4、吉安县富田一支

……儒、德、君、明、世、家、道、永、昌……

5、吉安文陂竹山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迪、曰、春、龙、尧、克……

6、吉安文陂镜湖一支

……佑、重、叔、贤、甫、师、元、承、子、嘉、承、志、汝、愈、光……

7、泰和高垅一支

……永、宗、用、促、彦、希、宽、奇、见、先、诚、有、望、积、德、在、宗、贤、训、迪、惟、崇……

8、赣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开、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9、江西永丰沙溪一支

……厚、松、柏、樟、竹、弥、致、高、难、度、僶、巨、景、文、庭、仕、冠、圣、得、人、德、各、庆、好、施、感、受、发、添、兴……

10、广东紫金一支

……乌、郎、法、琏、应、开、纪、象、崇、永、朝、开、纪、昌、文、字、子、传、兆、志……

刘氏始祖

11、山东滕州古滕一支

……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

12、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

……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

13、沛县朱王庄藜照堂一支

……昭、鸿、运,庆、履、祥。遵、祖、训,延、绪、长,建、家、政,诗、书、良。为、忠、厚,冠、汉、乡……

14、江苏睢宁永思堂一支

……良、延、荣、保,益、滋、廉、方,笃、厚、肇、隆,英、才、崇、尚,礼、贤、为、本,泽、惠、恒、长……

15、睢宁城东汤一支

……允、守、振、清,恩、庆、光、荣。邦、靖、德、正,朝、永、昌、明。树、义、延、培,庭、良、绍、兴。志、远、宏、伟,继、贤、盛、隆……

16、睢宁凌城一支

……其、业、宜、广,维、士、则、良。本、仁、祖、义,喜、尔、寿、县……

17、睢宁王集林庙一支

……金、华、开、启,福、庆、勋、宣,忠、桢、崇、祥,百、世、其、昌,贵、坤、献、锦,新、建、久、远,学、奎、武、扬,宇、元、安、长……

18、江苏徐州铜山一支

……永、保、宗、祖、训,勤、忍、刚、正、宏,传、家、维、孝、友,为、善、本、忠、行……

19、江苏盐城新兴一支

……世、守、其、德,义、孝、承、先;人、如、达、立,家、必、兴、贤;弘、扬、廉、洁,荣、耀、超、前;书、海、恒、慧,昌、盛、万、年……

20、吉安樟汲一支

……廷、茂、以、文、彦、永、迪、梅、理、日、佐、乾、子、学、祥、瑞、愈、昌、德、配、孔、孟、建、贤、良、允……

21、吉安值夏一支

……子、伯、汭、万、文、武、成、周、绍、继、祖、谋、猷、明、理、心、常、泰、存、仁、福、厥……

22、吉安新圩黄塘一支

……仲、鞠、午、参、十、甲、宏、如、文、孟、孔、乔、存、荣、念、齐、尧、方……

23、吉安新圩乡城山一支

……仲、珪、亨、伯、春、仁、德、用、文、高、显、于、渊、邦、从、逊、绍、可……

24、吉安大陂一支

……武、昌、翊、朝、刘、明、光、元、亨、利、贞、大、昌、永、隆、吉、祥、孚、嘉、允……

25、吉水绕源远庆堂一支

……先、绍、光、璠、元、亨、廷、清、永、盛、仁、义……

26、吉水五坊一支

……彦、大、浚、应、容、允、元、已、佑、臧、缉、福、扁、棒、朴、宗、日、云、槐……

27、泰和江夹洲一支

……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修、齐、道、貌、岸、然、学、建、明、良、安、仁……

28、泰和樟塘龙陂一支

……子、叔、资、朴、荣、常、举、一、士、慰、甲、显、承、光、荣、德……

29、泰和下坊一支

……元、宗、德、光、明、允、有、年、钦、崇、昌……

30、泰和苑前东皋一支

……惠、子、两、鲁、宗、文、以、子、珍、彦、琠、孟、敏、元、春、怀、天、大、承……

刘姓分布图

31、泰和苑前洲刘村一支

……承、子、均、以、克、仲、叔、广、志、卿、尧、梦、维、同、达……

32、泰和钱塘一支

……存、文、礼、仲、惟、元、希、宽、奇、见、国、振、光、望、积、德、在、宗、贤、训、育、须、从、典……

33、泰和文塘一支

……嘉、如、鸿、文、隆、宰、卿、相、廷、翰、朝、国、恩、荣、钦、诏、授、爵、禄……

34、江西白石一支

……宾、贯、麾、壁、洞、甫、治、表、焕、坪、钦、源、梁、长、仲、元、效、树、福、惠、瑞、菊、育、君、峰……

35、赣州章水水西一支

……武、昌、翊、朝、积、兴、应、广、天、大、运、启、定、吉、祥、孚、嘉、允……

36、湖南宁乡古塘基一支

……基、钜、润、兰、煐,垂、铭、永、树、熏。培、钟、源、本、烈,增、锡、汝、模、烝。均、鉴、泽、荣、耀……

37、湖北监利古柏堂一支

……开、振、宏、绪、茂、义、耀、儒、传。清、源、启、先、德,甲、第、永、联、芳。孝、友、传、家、远,诗、书、启、善、良。安、邦、承、大、道,治、国、焕、文、章。英、贤、定、新、体,齐、国、图、富、强。政、宪、扬、廉、洁,华、宁、乐、同、康……

38、湖北咸丰一支

……元、富、贵、崇、子、思、受、永、应、仕、文。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39、湖北利川毛坝一支

……允、光、于、文、德,期、尔、长、世、泽。良、能、方、可、贵,用、贤、以、为、则。先、祖、源、陶、唐,汉、代、辉、宇、光。宗、功、启、后、继,大、业、期、尔、扬。乐、维、真、善、美,德、尚、廉、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世、泽、长。修、齐、治、平、本,昌、明、福、寿、康……

40、湖北利川毛坝一支

……宗、志、洪、思、楚,大、显、文、养、承。士、伯、庠、开、远,永、世、万、代、兴。庆、衍、华、簪、遗、泽、长,弘、蒸、燕、翼、仰、名、扬。箕、裘、丕、振、家、声、盛,奕、禩、云、礽、姓、字、香……

41、江西省全南县一支

……均、景、叟、可、尚,允、绍、庭、刘、大。刘、天、思、嘉、世,永、定、期、昌、隆;盛、国、为、梁、栋,圣、朝、泽、恩、崇。诗、书、传、奕、冀,恒、泰、庆、奇、逢;志、高、鸿、发、达,才、洪、涵、祚、昶。德、声、荣、裕、远,怡、方、添、正、刚;君、子、常、守、礼,儒、士、惟、文、章。哲、克、群、伦、霖,甘、润、万、方……

42、重庆万县董家猪羊坝一支

……君、子、泽、长,善、人、祚、永,观、国、之、光,承、家、有、庆……

43、万州董家岩大地坪卫生寨一支

……贞、元、启、泰,肇、衍、隆、兴,绳、其、祖、武,克、光、德、心,存、仁、履、义,永、恭、康、宁,敦、汝、有、于,世、守、一、经……

44、河南省濮阳华龙区南里商一支

原派:……树、人、宗、光、显,培、善、传、世、长,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现派:……树、人、宗、世、泽,格、先、子、孝、顺,继、志、自、荣、昌……

45、河南信光山县十里店一支

……立、世、秉、直、诚,懋、义、敦、仁、斯,为、德、本、传、家,崇、诗、礼、安、常,守、正、 广、福……

46、河南信阳一支

……凤、文、显、树、玉……

47、北京一支

……志、国、兴、成、业,安、邦、永、贤、明……

48、河北一支

……泰、道、沛、崇……

49、江苏一支

……堂、诗、礼、遵、亭……

50、广西一支

……京、太、文、庆、合……

51、湖南郴州一支

……朝、臣、元、尚、良,尊、先、贤、肇、运,继、启、发、昌、明,敦、本、传、家、顺,诚、心……

52、湖南华容一支

……天、国、祖、邦、钦、鸿、廷、永、文、昌、德、世、忠、贞,有、时、显、著、云、龙、际、扶、保、王、朝、寿、宇、清……

53、河北省故城县小庙乡刘洼一支

……孟、瑞、世、凤、文、华、通、顺……

54、山东一支

……佩、振、嘉、生,继、业、长、洪,士、同……

55、山东省夏津县新圣店镇徐庄村一支

……义、承、先、泽,自、今、维、新,书、庭、有、训,家、世、长、春……

56、河北威县一支

……广、华、万、世、昌,安、邦、庆、永、祥,民、心、从、大、道,勤、学、自、成、章……

57、重庆市璧山县三合镇刘家沟一支

……盈、月、朝、天、子,宏、仁、万、世、芳,光、宗、荣、显、耀,永、远、震、乾、坤……

58、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禹、万、清、国,元、亨、利、贞,祥、延、奕、世,文、章、道、德,光、耀、祖、宗……

59、广西贺州一支

……家、学、代、昌,守、道、成、仙……

60、安徽肖县一支

……夕、光、世、纪……

百家姓–刘

61、山东泰州一支

……严、新、寿、百、庆……

62、山东一支

……世、宗、要、士、梁……

63、江西吉安县一支

……先、德、诗、书、启、文、章……

64、山西祁县来远乡张登村一支

……形、太、玉、荣,世、学、登、廷,克、广、德、新,永、照、大、统……

65、辽宁凤城一支

……尚、登、文、起、应,国、美、天、志、庆,玉、凤、贵、法、德,永、远、聚、宝、峰……

66、四川渠县一支

……正、大、光、明、中、庸、尚、德……

67、河北黄滕庄一支

……世、守、中、合,习、北、元、吉、文、明、延、祚,永、存、成、式……

68、天津大港一支

……天津建市前属于河北省,因而天津刘氏大多自认为河北刘氏。如天津市大港区刘岗庄刘氏,就是属于河北沧州聚馆刘氏一派。据道光二十三年奉旨率领4个儿子和2个侄儿随驾北迁,落籍于直隶沧州东北乡聚馆,成为聚馆刘氏的开基始祖。到今天,聚馆刘氏后裔人丁兴旺,广泛分布于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69、山西太原一支

……据《太原文存》卷8《刘氏族谱序》记载,太原刘氏形成于明朝,以刘信为开基始祖。刘信,明成化时人……

70、山西芮城一支

……形成于明朝初,以刘敏为开基始祖。该族以“孝悌堂”为堂号。至明嘉靖时,有第7世孙刘良臣,始创修芮城《刘氏家传》,明万历时刘良臣的儿子续修。清康熙时,刘敏第十四世孙也即刘良臣的第七世孙刘士锡,再次重修《芮城刘氏家传》……

71、山西岳阳一支

……据清咸丰时手抄本山西岳阳《刘氏宗谱》记载,该支刘氏家族形成于明初,以刘美天为开基始祖。刘美天在洪武年间定居岳阳县金堆里石佛叠,传到第七世时分为四大房,分别居于岳阳县罗家山、弱柳、凌云、邓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创修族谱。现在,这支刘氏家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美天的第24代……

72、山西徐沟太常村一支

……据民国二十六年手抄本《太常村刘氏系图》记载,该支刘氏形成于明初,开基始祖刘仲礼,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徐沟太常村。到今天,该支刘氏已传到始祖刘仲礼的第27代……

73、山西交城一支

……据民国末年刘学光编交城《刘氏世谱》记载,这支刘氏家族原籍江南,明朝初年徒居山东省济南恒台县等地,清朝光绪十五年以后,才陆续迁入山西省中南部八县。民国三十七年,有一支又由屯留迁入交城瓦窑村落籍,此后到今仍居于此。这支家族现在已传到第23左右。据族谱记载,该族历史上较著名的人物有刘麟,曾任直录河间府通判;刘泰华,曾任下德骑尉、候迁守备;刘志通,曾任安徽怀远县丞;刘得洪,任江西浮梁知县,补用知府……

74、山东滕州古滕一支

……清朝道光十八年,古滕刘氏从开基始祖刘元的第17世纪开始,使用如下统一16字字派:“守、真、希、书,近、儒、临、端,崇、正、显、微,世、毓、庆、观。”古滕刘氏迁滕始祖刘元去世于明景泰七年,享年84岁。夫人王氏,为山西临汾县处士王澄之女,生1子:刘武。

二世刘武,卒于明天顺八年,寿82岁。夫人泰氏,生6子:刘殳渚、刘殳、刘殳殿、刘殳俞、刘殳为、刘殳雄。

三世刘雄,又作刘殳雄,夫人陈氏,生1子:刘完。自开基始祖刘元至刘希贡先生的传递世系如下:刘元-刘武-刘雄-刘完-刘傥-刘学礼-刘钧-刘芳申-刘恺-刘培新-刘仕俊-刘永清-刘振方-刘玉珂-刘欣韶-刘性善-刘守辰-刘聚真-刘希贡。

到今天,古滕刘氏最多的已传到刘元的第27代孙。如作家刘浩歌就是刘元的第20世孙……注:形成于明朝,来自山西,以刘元为开基始祖。据今人刘希贡先生提供的。此后数百年来,这支刘氏家族就世世代代都聚居于此,形成当地的望族。这支刘氏家族非常兴旺发达,不但人丁众多,而且人才辈出,到今天已繁衍到约5万人,并孕育出了清代进士刘德夙、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书田将军和当代著名作家刘浩歌等大批优秀人物。古滕刘氏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山东省滕州市、枣庄山亭区、徽山等地。古滕刘氏修有自己的刘氏家祠,并以“崇善堂”为堂号。1995年,该族刘刘氏家祠还被当地政府列为滕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滕刘氏在历史上曾5次修谱。现有一到五修族谱共550卷之多。

74、山东单县迁曹县刘寨一支

……曹县刘氏历史上曾6次修谱。从始祖“闻”字派开始,这支刘氏家族使用如下40字的五言派诗:闻、汉、良、彦、静,源、兆、本、玉、泥;荣、升、俊、道、崇,世、传、宪、效、锡;建、守、克、永、志,作、君、广、宗、起;同、贵、相、进、敏,培、恭、信、俭、义。自始祖刘闻政至六修族谱主修传递世系如下:刘闻政-刘汉-刘良惠-刘彦书-刘暗修-刘源-刘兆麟-刘本宏-刘堪-刘禄-刘朝征-刘来道-刘科-刘道佑-刘崇诏-刘世亭……

注:形成于明末,来自江苏丰县,以刘闻政为自单入曹开基始祖,以刘源明为受姓始祖。据刘恒心先生提供的1995年刘世亭、刘乃邦等编修的山东曹县刘寨《刘氏族谱》记载,曹县刘氏属于丰沛刘氏大宗中的梁王刘武一支,原籍汉家刘氏的发源地、刘邦的故乡江苏省丰县赵庄金刘寨,明朝末年因战乱迁到山东,落籍山东省单县西南约50华里的刘方店。开基始祖刘闻政,又自单县迁于曹县东南60多里的丁堌村立业,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因改丁堌村为刘寨。刘闻政的后裔,现已传到第18代,全族人口3000余人,族人主要从事农业,集中分布在曹县和单县西南各村。

75、山东菏泽刘楼一支

……据民国二十三年因生计生迫,推着石轮马车自江苏省丰县金刘砦迁居于山东菏泽东南90里的刘楼落业,在这里拓荒耕种,营屋而居。刘兴泰的后裔,世代居住于此,到今天,已繁衍到第20代,也即刘邦的第73代左右……

76、浙江敦典堂一支

……据浙江图书馆乾隆壬寅版敦典堂《刘氏世谱》记载,该族以唐末节度使刘世容为第一世开基始祖。第五世刘诲迁婺源清塘;第六世刘与为敬兴派始祖;十四世刘昌为株树下派祖;太二为楼下派祖;刘八二为上门派祖;刘八四为后山派祖;刘震六为中门派祖;第十五世刘新为门亭里派祖;刘齐为大坦上派祖;第十六世刘志为刘源派始迁祖;刘延为姜冲派始迁祖。刘源分支的传递世系如下:刘巨容-刘汾-刘升-刘义荣-刘海-刘与-刘泰-刘仕-刘瑀-刘一四-刘伯六-刘千四-刘千七-刘太三-刘桂-刘志-刘尧-刘四-刘贵保-刘长宁-刘景旺-刘鉴-刘润-刘汝直-刘文焕-刘以时-刘一镜-刘汉琮-刘是桂-刘天荣-刘有基-刘廷臣、刘廷爵……

77、浙江上虞一支

……据浙江省图书馆藏民国九年怀贤堂《刘氏宗谱》记载,浙江上虞刘氏以唐朝金紫光禄大夫刘豳为开基始迁祖。刘豳是刘仁晦的第三个儿子,生有4个儿子:刘教、刘敬、刘德、刘度。其中刘教没有儿子,而刘度则生有刘少?、刘少珣、刘少琏、刘少琦、刘少璟、刘少璁、刘少环、刘少璀等8个儿子,于是以第六个儿子刘少璁过继给大伯刘教为后。现将上虞刘氏唐家桥支派的世系抄录如下:刘豳-刘教-刘少璁-刘俨-刘经-刘锡-刘邦昌-刘传-刘天章-刘子木-刘应庚-刘范-刘道益-刘德馨-刘祖仪-刘士正-刘衎-刘溥-刘伯璟-刘克智-刘宗尧-刘时化-刘葵八-刘紫-刘荣-刘允敬-刘新发-刘圣木、刘端木……

78、浙江鄞县悬慈一支

族谱所记悬慈刘氏远古世系……刘迎-刘轻-刘奕-刘清-刘大……

注:形成于南宋,以刘大为迁鄞开基始祖,以刘邦为族谱远古始祖。据宁波天一阁藏民国二十一年。但查《汉书》,元帝刘奭与王皇后、薄昭仪等共生3子:长子刘骜,立为太子,即成帝;次子刘康,封定陶王;三子刘兴,封中山王。其中既没有刘宋或刘箕的名字,而受封为定陶王的不是刘箕,而名叫刘康。因此,族谱所记当有误。刘大大约在南宋时迁居悬慈开基立业,成为悬慈刘氏始祖。刘大生子刘南,刘南生子刘宋,刘宋生子刘世,刘世生3子:刘泽宏–刘松四–刘松六。到1932年刘氏第四次修族谱时,悬慈刘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大的第24代。悬慈刘氏进入近代以后人才辈出,如第23代有刘圭瓒,北京高等师范文学士;刘元瓒,北京大学工学士;刘璋瓒,上海光华大学法学士、北京燕京大学文学硕士;刘诗瓒,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士。第24代刘祁坤,东方工科专门学校毕业;刘祁尚,上海复旦大学肆业……

79、绍兴水澄一支

……属于长沙刘氏大宗,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元朝大德年间由维扬适绍兴水澄巷。后来,族人又有从水澄迁往杭州市和贵州省等处。常山渔溪刘氏:属于彭城刘氏楚元王刘交大宗。开基始祖刘嗣恭,是南朝宋南越忠献王刘鋹的第十九世孙。元朝末年由西安迁来常山。第二十九世刘诱,又迁居东。衢县南乡十二庄四都刘氏:始祖刘日管,江西人,元末任杭州府学教授,避乱迁衢县。衢县南乡十二庄下刘刘氏:始祖刘日暄,江西铅山人,亦任杭州府学教授,元末避乱居此。又南乡十八庄曲溪刘氏,亦称始祖刘日管,但任仁和贡生,明洪武中任衢县教授,上居南关外金家坞,疑为同一人。龙游刘氏,迁自四川;衢县刘氏,迁自洛阳;海盐刘氏,迁自汴梁;海教育界刘氏,迁自真定;宣平刘氏,迁自江西;象山刘氏,迁自河南……

80、福建南平一支

……自刘楚的曾孙“秀”字辈开始,南平刘氏使用如下字派:“秀茂,国、泰、玉、明,初、孔、白、梦,正、宗、德、仪,永、春、启、元,士、英、子、宁,林、考、岳、恩,生、秉、礼、义,仕、名、朝、庭,克、光、尔、祖,万、世、永、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