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当飞速发展的AI和拥有海量观众的短剧相拥,短视频用户又有了新的观看选择。

早在今年3月,央视频和清华大学联合推出的AI短剧《中国神话》,让AI和短剧首次在国内公开牵手;7月8日,博纳影业和抖音合作的AI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上线,传播总量超1.4亿,并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三批推荐目录;7月13日,快手紧随其上,自制AI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亮相,两周播放量超5200万…..

.AI利用它问世以来的独有魅力,在短剧领域吸引大批创作者,也引起大量用户关注。AI短剧在技术上表现如何?目前还有何“硬伤”?封面新闻通过采访业内人士,以及通过两部AI短剧看片会,为大家寻找答案。

多部AI短剧上线 场面震撼但仍有“硬伤” | 短剧新观察⑤-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剧照

AI短剧飞速成长

玄幻、科幻成首选题材

在央视频《中国神话》的介绍中,“AI全流程微短剧”“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等描述无疑在短剧湖面投下一颗大石。这部讲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经典神话故事的6集短剧,在国内AI影视创作之书的开篇就落下自己名字,而当时普通用户对AI的了解,大多还停留在“撰写文字、生成图片和几秒视频”等方面。

几个月后,以三星堆和古蜀国为背景的《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依托《山海经》讲述少年救母故事的《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以精美大气的画面获得观众点赞,《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开场特效更是将科幻感拉满,让人直观感受到AI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少网友直呼“堪比大片”。

除了视觉效果,专业影视团队的加入,也让现在的AI短剧拥有更加完整的故事线,如果说《中国神话》是对故事的“重现”,那后两部短剧就是“二创”:在现有的神话或考古土壤下,通过塑造新的人物,长出全新故事枝桠。

但不管是《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还是《中国神话》,均是玄幻、科幻题材,这或许和AI特有的科技感有关。在《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7月初的看片会上,导演陈坤表示:“为什么我们现在选择第一步是玄幻的作品,我认为目前在我们追赶传统影视制作的过程当中,玄幻和科幻这两条赛道是最容易在前面被大家看到,并且被大家认可的。”

除上述作品外,《奇幻专卖店》《白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多部“全AI制作”短片陆续上线,据片方透露,《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后续作品也正在创作中。影视行业正乘着AI飞速发展的东风,探索全新的艺术表达。

多部AI短剧上线 场面震撼但仍有“硬伤” | 短剧新观察⑤-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夏嘉袁用AI画酒的人物图 在静态下 人物细节非常自然

音画、人物表情等瑕疵无法避免

AI影视细节仍有进步空间

AI短剧尽管将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但单集仅有两三分钟的片子,在剧情上仍赶不上普通短剧“勾人”,究其原因,还是短片强烈的“AI感”:配音情绪平淡、人物表情略显僵硬,普遍存在声音和口型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中国神话》为观众提供了不少精美场景,但画面衔接和人物动作、表情上的表现稍显不足,大量旁白降低了观众对主角的记忆点,被网友点评“美是美,但和游戏CG区别不大”。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AI影视已经可以通过训练大模型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奔跑、翻滚等动作几乎能做到以假乱真,《三星堆·未来启示录》技术总监李康康此前在看片会上向记者介绍,“我们前期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包括纯虚拟人的生成等,然后对应去训练专属模型,完成角色的一致性控制,但过于复杂的运动,还是需要传统影视制作方式加以辅助。”

动作流畅自然了,但细节依旧失真,在进入大众视野的几部AI短剧里,人物的面部在对话时略显僵硬,离真正的“表演”尚有一段距离,此问题本可以通过人物实拍后经过虚拟转换解决,但对于走“纯AI制作”路线的片方来说,并不可取。

“翻滚、打斗都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物理模拟实现,但人物表情比较特殊,AI需要准确同步语音与嘴巴的每个动作,并生成与说话内容一致的微表情,这些细节很难完美模拟,所以会导致不自然的效果。”AI绘画博主夏嘉袁告诉记者,此前,他参与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宣传短片制作。

受限于此,AI短剧的故事也无法尽情展开,陈坤在《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创作结束后坦言,“其实我认为在目前技术条件的支持下,人物一致性、场景一致性、人物表演,包括动作交互,在技术还没有达到高度可控和高度精确化的前提下,可能不适合呈现非常复杂的故事,容易让大家看不懂。”

整体而言,目前的AI 短剧无论在场景还是特效表现上已经不输大片,而画面的细节处理也在不断进步。随着技术的迭代,AI短剧还会为我们带来哪些震撼?观众又是否会为其买单?或许答案很快就能揭晓。

(本文图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