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on
在这边单提日本导演金子修介的《黄金少年》,没有水花,也没有太大意义。毕竟,它本身依 附的标签是「《隐秘的角落》日本版」。
说是日本版,但并不是剧集,一个问题就会顺势弹出——单是两个小时的篇幅,能够容纳十二集连续剧的多少内容?又或者,对紫金陈十八万字原著《坏小孩》的表达,它能够呈现多少?
面对这样一部作品,期待源于此,担忧也源于此。除却本文跨国转化的适配性,在很多人心里,显然还有不少私人的、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在。
不过整体而言,《黄金少年》还是「如期」地让人大失所望。
先说故事线本身的改编,好歹自由度大增,先天成就了日版最大的优势。
现在回想《隐秘的角落》,依然能有细腻有加、跌宕起伏的印记,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面对审查削足适履,也就是说,它之所以是现在这副模样,因为拐入过多本不该是死胡同的死胡同,继而要曲线救国,让作品以能够呈现的样子呈现出来。
《隐秘的角落》
拍得好,做得妙,体现的是主创将就后迸发的才能,而这并不妨碍观众畅想原著本相渗入影视文本,是否如虎添翼。
须知《坏小孩》有尺度更大的种种情节,而《黄金少年》在很多篇章,要比《隐秘的角落》更贴近原著的铺排。
它显然应该更锐利、更深刻才对,毕竟它呈递了「坏小孩」的精髓,即小孩是坏的,坏的环节出现在被人忽视的小孩阶段。
这可是内地没法拍的内容,在《隐秘的角落》里,哪怕周遭死亡人数逐步攀升,但是男主角朱朝阳并没有直接参与任何一宗凶杀,他手上永远是干净如初的。这种人设带来的更多是观众对际遇的唏嘘,对命运的兴叹,而没有对「小孩」的惊叹,因此没法在主旨上闯入另一重境界。
《隐秘的角落》
但要知道,他本是个城府甚深的嗜血杀戮者。
比如说同父异母的妹妹朱晶晶,电视剧里展示的仅是她被朱朝阳的质问施压,最后从少年宫楼上坠落。
电影版把她提升到跟男主安室朝阳同龄,然后成为同班同学,开篇就扣下关于她死因的追索,到后面才揭晓凶手确实是朝阳,这跟另外两个小孩毫无关系。
而原著则有更为凶悍的展示,无论是角色还是剧情。
主角三人组在少年宫偶遇朱晶晶后,是普普提议「揍死」她,好替朱朝阳出头。他们在男厕堵住朱晶晶,打骂之间普普甚至让丁浩(剧集改为严良)把阴毛塞朱晶晶嘴里。
朱朝阳听到朱晶晶狂骂自己是私生子,才会威胁说要把她扔出窗外。没想到三个人已经决定要走了,朱晶晶还说要向父母告状,让他们收拾他,至此,急火攻心的朱朝阳才忽地把她推下楼。
这段剧情相当关键,关乎朱朝阳身为「坏小孩」的彻底转变,而且牵涉到相关人物关系的重新建构。与此同时,朱晶晶作为极其重要的角色,不同版本对她的塑造,跟三人命运牵涉紧密,跟主旨、格局也关联甚深。
小说里,她根本不知道趁原配孕期出轨的父亲朱永平已是二婚,更没听过父亲对朱朝阳的承认。她只是承继了上一辈的冷漠与否认,小小年纪就对哥哥多加贬损,是以直截了当的恶,勾出了朱朝阳这个弃儿更汹涌的恶。
同为弃儿的普普用侮辱方式来惩治她,不仅是想为朱朝阳撑腰,而且想要把自己被作弄、被性侵的遭遇,挪移到这个生来就优渥的幸运女孩身上。一个什么都得到的人,因为居高临下的鄙薄,被两个什么都没得到的人作践,落在孩童层面,是相当具有反思空间的所在。
再说了,朱朝阳被警方判定无关之后,朱晶晶的母亲王瑶拒绝接受,并多次登门发生冲突,甚至刷漆、泼粪。夹在中间却偏袒严重的朱永平,还对儿子有过套话、收买,因此得到了朱朝阳更深切的仇恨,直至杀心从王瑶母女这边分了些到他身上。
《隐秘的角落》偏向于将朱晶晶塑造为骄纵小公主,远没有原著来得讨厌,而死亡方式也充满偶然性,连带朱朝阳自然而然的惊慌、愧疚,朱永平对多方的努力平衡,让观众在很长时间内选择相信、同情三人组,这显然也左右了剧情走向,一方面要让朱朝阳保持干净,另一方面要让世事荒谬笼罩在少年犯罪的外围。
哪怕是主创,都或明或暗地表达过对于重整的百般无奈。电视剧的好,偏偏跟主角的坏不再紧扣,只能大而广之地交给宿命,越能成就另一则故事,就越是充斥遗憾。
于是《黄金少年》让人欣慰的地方是保留并凸显了男主角的「恶」。这在日本创作中并不少见,譬如《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少年星野在冲绳旅游归来后就恶意丛生,而《黄金少年》发生的背景也在冲绳。当然,地名与恶无关,仅是个创作上的小小巧合。
在电影里,安室朝阳可以沿着原著的路数,杀了晶晶和东升,并在这个残忍的过程中,让两个小伙伴、东升乃至警方,都成为他的傀儡,所以可以杀人不见血地把父亲与二婚妻子一并葬送。
这本该是值得拍手称快的迟来的还原,也是《黄金少年》最该肯定的脉络。可惜就可惜在,处理得相当粗浅。譬如朝阳何以对父亲痛恨至此,就没有小说那种紧密、连贯的逻辑。
还是要说回晶晶一角。她在电影里是缺席的,所有事迹只存在于他人嘴里。在她母亲嘴里,朝阳明知故犯,要跟有血缘关系的她表白,被拒绝后怀恨在心。而在朝阳单方面对自己母亲的托词里,总考第二的她对总考第一的自己长期霸凌,最后在只考到第十三名后自杀。
不管真相如何,确实受到欺凌的朝阳很懂得用弱者姿态,完成自己的报复,天然就背负得了原生家庭、校园霸凌、过火防卫等等多重议题,并能与成人世界的蓄意谋杀并置对照,冲击「恶」的主题。
那刚才说的粗浅处理,就在于金子修介更倾向于将种种事端归于流俗,尤其是恋爱脑。
电影让四个孩子全都变成同龄人,很直截了当的理由就是找到所谓的青春感觉,但青春只能狭隘地用恋爱来表示。
于是朝阳和晶晶之间一定要有骨科的暧昧暗示,于是夏月(即内地版的普普)也非要跟朝阳谈上一段。
电影用相当浪漫的手法表现他们感情的升温,吊诡的地方就是让夏月盲目地为朝阳做出一切牺牲。她一改原著冰冷的属性,放大剧版的甜美,直接沉醉在对朝阳的坚定爱恋中,心甘情愿地为了他跟东升合作,谋杀两个大人。
要知道,她已经看过朝阳刻意伪造的日记,却丝毫不介意对方将自己和小浩描摹成恶人,以此转移罪行,还是要一意孤行地为他献祭自己。甚至当朝阳不屑掩饰地要拿三人约定的封口费,换取东升来杀人,她也只是一头撞过去。
最好笑的是,她非要把这些事写在信里,当一切结案陈词,朝阳逍遥法外之后,这封信将会寄到他家,而八卦的母亲将会通过偷看知晓一切原委。哪怕母亲下定决心揭露儿子罪行,但是在默默给警察打电话的时候,她忽地让儿子饶她几天富庶日子,晚点再杀她,这段的效果更多是啼笑皆非。
各种徒有其表的「爱你爱到杀死你」,很想当然,也很降智,一如整部电影给人的感觉。
夏月很难让观众因此而产生同情心理,更不会觉得她伟大。在她身边的小浩也没有混混本身的复杂性,只是一个劲地卖蠢。二人缺乏合理过渡的性格养成,完全是为了所谓青春伤痛而青春伤痛,再加上演员本身缺乏把控的生涩表演,只觉得滑稽。
可是名演员同样如此,饰演朝阳母亲的黑木华分到了上述那些段落,想必很难招架。哪怕是参演过《驾驶你的车》的冈田将生,在拿捏极富光彩的东升一角时,更是浮夸得让人屡屡发笑。
别问为什么这都能瞒得住妻子,甚或岳父岳母,反正,即便是理应经验相当丰富的警察东岩,连常人智慧都缺乏,面对已被电影版擢升为总裁集团级别的家中大事,明明杀人敛财,疑点丛生,却对最为造作的上门女婿一再宽心,比杀人犯妻子还要掉以轻心。
拍到头 来,一场闹剧而已。
只能说,《黄金少年》空有《坏小孩》的框架,却只愿臣服于自以为是的恋爱脑,导演想要揭示当下金钱世纪,新生代心中早已崩坏的现状,怕是远远力有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