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是什么诗义是什么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的真心话吗为什么
  • 日啖荔枝三百颗说一骥红尘妃子笑的是什么典故
  • 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
  • 苏轼《食荔枝》原文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是什么诗义是什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答,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内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苏轼的真心话吗为什么

苏轼写这首诗的时,正是贬居惠州的第二年。

当时东坡虽然贬居惠州,但他有一个表哥其实是当时的广州巡府,有了这层关糸,在加上他的才名,初到惠州他其实过的还挺滋润。首先被当成贵宾住到合江楼,天生乐天派的他,有暇便同当地官员游览罗浮山,谢岗山到小金口洗汤泉。写了大量的诗,和当地官民打成一片。日子还是过的挺不锗的,他甚至在松风岭上盖了草堂,因为久久不见朝廷那边的消息,打算长期居住惠州。他写这首诗时心情是很好的,写完余兴未尽又写了著名《荔枝叹》。

这首传播开以后,又加上那首“报到先生春睡美”,又被政敌告了状,然后就被贬到更远的海南。

如果要问东坡愿不愿长做岭南人。这却由不得他。这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皇帝的态度。就他个人而言,他自然不愿意长期在岭南待下去,因为他还有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没有实现,别忘了他一大家人还在宜兴等着他团圆。更难受的是他受不了岭南的天气,他其实已经患了痔疮,医疗条件不好,他经常自己看医书找方子治疗。同肘没有皇帝的敕令,变法派不放过他。北归无望他也只好在惠州长期居住,他说“不辞长做岭人”。一句无奈的真话。这个时期正是苏东坡思想的成熟期。东坡老人只差“何处息不得?”这句话就悟道了。“不辞长做岭南人”就是那张就要捅破的纸。

日啖荔枝三百颗说一骥红尘妃子笑的是什么典故

第一句是苏轼写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说的就是荔枝好吃,生津止渴,常吃有益于身体健康。第二句是李牧所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玄宗为了讨杨贵妃高兴,加上杨贵妃爱吃荔枝,就下令从遥远的南方快马加鞭送来新鲜的荔枝,反映出了当时朝政的荒废,揭露了统治阶级不顾百姓的嘴脸。

苏轼真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有什么典故

“日啖荔枝三百颗”,其实就是吃了很多荔枝的意思,三百这样的数字,在诗词中一般都是虚指,并非实数。不能呆看,所以才有这样的笑活,沈括看到杜甫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觉得这株古柏虽然看起来好粗,但四十围也不过是直径七尺,而高却是二千尺,这比例一换算,那就是太细长了,实质上,什么二千尺之类的,不能当真。

其余像什么“故国三千里”之类,也不是说真的就是不远不近正好三千里,只不过是借以形容遥远,“千里莺啼绿映红”也不可呆问:“千里远的莺啼花红,谁听得见?看得见?”

所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也就是说吃了很多荔枝罢了。

不过我们要知道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读起来觉得挺爽,但其实苏轼当时的处境非常恶劣,他是被贬到广东去的。岭南气候湿热,当时瘟疫多发,在没有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和空调的古代,是非常难熬的地方。不少人被贬到这里,很快就郁闷得病,死在此处。当时唐宋朝官员,贬斥时主要就是岭南这一带,清朝才有新疆搬砖的做法。当时有个段子,叫“春循梅新,与死为邻,高窦雷化,说着也怕”,就是指贬斥南方的可怕,上面所说都是南方的州名,比如梅是广东梅县,雷,即雷州市。然而,苏轼被贬到惠州时,却是一付坦然之态,写下了“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句子,其实是苦中作乐,虽然离开了都城,虽然被贬官到荒僻之地,但这里有水果吃啊,杨贵妃当年都吃不到这么新鲜的荔枝呢!

说来苏轼是一个心胸超级豁达的人,他宽解自己道:“假如我一出生就是个惠州人,是个考不上功名的老秀才,不就和现在的境遇差不多吗?何况我还当过一阵子高官,见识过朝堂和都城的气象,这不还赚了吗?”

就这样苏轼没有像黄庭坚、秦观等人一样,直接被贬后就死去,而是坚持到了赦诏回来的那一天,朝中的政敌,对苏轼不断迫害,后来又将他从广东发配到最远的海南岛,在海南岛上,苏轼又大夸这里的生蚝好吃,还开玩笑说:“千万不能让朝里的人知道,要不他们就抢着来海南岛,来的人多了,我就吃不上这么好的美味了。“

其实这也是苦中作乐,海南岛全靠船只渡过琼州海峡和大陆来往,一旦有恶劣天气,运输中断后,苏轼不但饭吃不上,连酱盐等调味品也没有,更别提医药了。但苏轼自我解脱说:”死在庸医手下的也不少,海南岛没有医生也好。“

从海南岛遇赦回还时,苏轼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表达了他旷达豪迈的心声,苏轼的乐观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苏轼《食荔枝》原文

苏轼《食荔枝》的原文是:

《食荔枝》(shí lì zhī)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枝》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作者: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写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