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票房大佬,挣不到钱仍不敢“躺平”-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他需要一个新故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陶淘

编辑|张昊

头图摄影|邓攀

“摩羯座、公司第一劳模、‘007’(相当于加强版996)、经常工作到后半夜……”于冬是员工眼中的超级工作狂。

见到于冬时,他刚参加完上海国际电影节,回北京总部工作了几日后,又很快奔赴贵州、四川等地聊影视项目。

他是博纳影业集团(以下简称“博纳影业”)的创始人。成立于1999年,这家电影公司开创过业界多个第一:首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内地影视集团、首家内地电影发行公司。由博纳影业出品的《长津湖》,于2021年揽获了57.75亿元票房,至今保持着国内影史票房第一的纪录。

三里屯博纳大厦17层的接待大厅里,一整面墙的四五十个奖杯、奖状,也见证了博纳影业创立25周年以来的荣光。

600亿票房大佬,挣不到钱仍不敢“躺平”-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摄影:邓攀

不过尽管于冬如此努力,这家公司依然没能交出亮眼成绩单。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博纳影业预亏达1.08亿~1.53亿元。在此之前,它已连续亏损两年。而成立于同一时期的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都在去年一定程度上业绩转好,前者扭亏为盈,后者亏损收窄。

公司的现状,让出品过总计600亿元票房的于冬,也免不了陷入紧迫感:“凡是能‘躺平’的公司,都是因为盈利了。只要挣不到钱,就会焦虑。”

3~10年前,“主流宏大叙事”这张牌,让博纳影业在院线所向披靡,而如今,观众更聚焦小人物叙事与情绪表达,这倒逼着它走出舒适区。

2022~2024年,于冬先后布局了悬疑、奇幻、动画等更多类型的电影;在电影业务之外,拓荒长篇电视剧和微短剧2个产品类型。他还带着团队快速进入AI领域,在2024年初建立了AI工作室——博纳影业AIGMS制作中心。如你所知,ChatGPT发布的AI生成短片,让“AI颠覆电影”成为行业话题。

尽管一路走来沟沟坎坎,于冬称自己依然有梦想:“十几年前,我一个不到40岁的年轻人,一句英文不会,跑去纳斯达克敲钟,就是觉得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希望博纳在这里上市,中国的电影也能得到世界认可。”

打碎、重构

于冬边聊边拿起一个黑色的保温杯,喝几口水。那个保温杯是电影《长津湖》的周边,他还在用的手机壳也是。

《长津湖》对于冬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贯穿疫情前后,《长津湖》剧组7万人前后开机两次,摄制历时长达200天,并在2021年国庆档票房榜夺魁。

但那似乎是“主流宏大叙事片”最后的高光。

时间回拨到2014~2019年,商业主流宏大叙事影片刚走入大众视野,其强感官画面和情绪渲染力,带领博纳影业的业绩一路高歌,净利润翻了十倍。这一期间,《战狼2》《红海行动》的票房分别达56.74亿元、36.51亿元。

于冬也成为主流宏大叙事影片商业化第一人,逢人便会自豪地介绍:“和好莱坞英雄大片一样。”然而近两年,观众的观影口味也发生了变化。对此,于冬表示:“中国电影行业已经来到好莱坞走过的分水岭,需要重回讲故事、塑人物的核心上,不能一味地追求工业化和特效。”

多年前,于冬在美国学习交流期间,好莱坞头部六大电影制片公司给他最大的震撼,就是剧本储备充足,“他们没事就会构思,每个制片人都有每个类型影片的储备,总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剧本。”

如今,他也会让年轻的作者及时表达、把点子写下来,“也许哪天就会成为有用的桥段”。博纳影业目前已有近100个剧本在手。

与此同时,近3年,受众对院线影片的偏好发生变化,更聚焦轻松有趣、能引发大家情绪共振的内容。博纳影业也因此更着力去捕捉年轻人喜好,拓展新题材、新类型。“公司肯定要抓住年轻观众。”于冬说。

600亿票房大佬,挣不到钱仍不敢“躺平”-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摄影:邓攀

2024年,博纳影业发布《传说》《蛟龙行动》《人体大战》《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等片单,在传统动作、商业主流宏大叙事影片外,也布局了古装、言情、奇幻、动画等“年轻化”题材。

博纳影业另一大刀阔斧的动作,“砍”向了产品结构。

2022~2023年,这家公司在电影出品、发行、影院、院线的营收占比达95%以上,电视剧等其他收入不足5%。这对于博纳影业来说,存在着较大的爆款错押隐患。

“大的电影公司,需要有多种产品形式。加上博纳影业目前储备的剧本很多,有些更适合长篇,我们就考虑布局电视剧。” 于冬表示,除了平衡营收风险,入局电视剧赛道还有多方考量。

事实上,早在2018年,于冬就曾提出剧集布局战略。自此,博纳影业出品了两部电视剧。今年,团队在电视剧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上甘岭》即将播出,另有《濠江潮涌》《狩猎时刻》《钦差大臣林则徐》《南海风云》等8部电视剧作品正在筹拍中。

博纳影业还开始试水微短剧。

短剧在内部定位是年轻编导队伍的“练兵场”,于冬希望用较短的创作周期,帮助他们将想法落地,从而更快成长。

今年7月上线的科幻动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后简称《三星堆》),就是博纳影业出品的第一部微短剧。

这也是一部AIGC(AI生成内容)短剧。博纳影业的AIGMS制作中心,正是因新技术而生的部门。据于冬介绍,博纳影业或许还会在产业链上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即靠AIGC短剧的模式提前探查市场动向,从而让未来电影和长剧的投资布局更加精准。

“近期立项的动画电影《人体大战》,是一部成人长篇大银幕动画,即将运用AI技术。《三星堆》就可以为这样的长篇训练新兵,促进动画电影的产业化生产。”于冬表示,奇幻电影《传说》也采用了AI 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

在影视作品中广泛布局AI,一方面可以给电影创作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年长演员原本只能由年轻演员饰演,或者化浓妆解决年龄跨度,而如今,我们已可以用技术初步‘返老还童’。”于冬说。

另一方面在于降本增效。AI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可以将演员拍摄90天的时长压缩到20天。从长远来看,这可以大幅度降低博纳影业的制片成本,缓解公司作品“小年”的现金流之急。

“天真”理想

于冬最幸福的时刻,是每次电影上映片头中,“博纳影业”4个大字以出品方的身份亮相。“还是会和十几年前一样激动。”他说。

600亿票房大佬,挣不到钱仍不敢“躺平”-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于冬、黄建新、徐克在2012~2013年新电影启动仪式上。来源:受访

探班是于冬的家常便饭,他喜欢把片场的事拿出来说。

他记忆的颗粒度,总是能精确到某个确切日期发生的具体事件、人物、数量。比如,“正赶上某省某市某县的什么节日,主演拍摄时草原上究竟有多少匹战马,某一天的一场戏拍几条,同一场地后来还有哪个媒体来拍。”

当他谈起片场,除非你把他拉出这种思绪,否则话题很难回来。

他对电影的记忆,最早可追溯到他幼儿园时与父亲一起看的第一部电影。“那时候我在上幼儿园,父亲带我到动物园倒16路公交,我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看了人生第一部电影《林则徐》。回家后,我做了一晚上与这部电影有关的梦。”

十几年后,于冬陪发小去北京电影学院报名,他这个“陪跑者”却误打误撞考上了电影学院第一个电影发行专业的本科班。命运在于冬的前20年画上了一个圈:毕业后,他正是被分配到梦想起航的地方——北影厂。

在北影厂期间,于冬闲暇时间很多,爱看电影、对电影发表见地的他,当起了“斜杠青年”,经常给《大众电影》杂志写影评。“赚了好多稿费。”于冬笑说。

5年后,1999年,怀揣着对电影的梦想与执着,于冬创建了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第一块“电影发行牌照”。

2004年,博纳影业出品的第一部电影《美人草》上映。此后,于冬把蛋糕越做越大,理想也开始更加丰满:“就是要拍能够让全世界看的电影,我觉得纽约上市能帮我实现这个愿望。”这样一份“天真”的理想,吸引着他去美国上市。

语言不通,沟通成本太大,于冬花很久才学会了一句英语,像个布道者一样向美国人传递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In China, each person one movie one year can make a billion yuan box office.(在中国,每人每年只看一部电影,一年也可以创造100亿元的票房。)”

不过,水土不服之下,博纳影业的市值持续走跌。2014年,《智取威虎山》上映,国内票房达近9亿元,但市值却没有增长,于冬觉得公司严重被低估,于是打算回归A股。

一路走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是于冬的贵人之一,他是博纳影业资本化的重要推手。于冬给沈南鹏讲公司打算拍什么故事,后者就饶有兴致地听了。2007年,红杉中国成为最早投资博纳影业的机构之一,此后又屡次增资。

“除了投资,美股上市、退市,沈南鹏都起到很大指导作用。在红杉资本的助力下,我们才完成企业制度的现代化、管理的规范化,符合上市标准;在公司市值增长遭遇瓶颈时,第一时间劝我回A股的还是沈南鹏。”于冬说。

历经6年等待,博纳影业的“A股梦”终于在2022年8月18日实现。他提到:“几年前,我还在美股上市时,好几个A股的同行都对我说,你市值不行,是因为去了纳斯达克,相当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打造国际春节档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达12.99亿,已超过北美市场。庞大的市场足够撑起大型电影公司,博纳影业希望成为其中一员。

“但比起北美,中国电影市场的资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于冬说。

近一年来,好莱坞巨头迪士尼一家公司的市值就高达2000亿美元左右,约合14000亿元(人民币,无标注则下同)。而在国内,2023年,133家传媒股的总市值约14200亿元,与迪士尼的市值相当。

在最近的几个公开场合上,于冬屡屡提到:“过去3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资金缺口。”在他看来,推进影视公司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国内影视公司迎头赶上。

“中国未来的电影公司一定能跑出3家头部,希望他们是全球的第7、8、9位,甚至打破好莱坞‘六大’。”于冬很有信心。

作为头部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他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着很多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我想要每年拍出好电影回馈观众,拍出隽永的故事。”

于冬忆起《魂断蓝桥》,觉得那是永不磨灭的经典:在这个二战故事中,没有一个战争场面,没有飞机、枪炮,也没有战争的宏大叙事,但观众会被它的故事感动、被人物的情绪所感染。“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也是博纳影业希望带给观众的触动。”

600亿票房大佬,挣不到钱仍不敢“躺平”-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于冬、刘伟强在《中国机长》杀青活动上。来源:受访者

过去十年,于冬致力于用电影打通老一辈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那堵墙,用商业化叙事讲好红色经典;未来十年,他计划将中国故事推向海外,创作“海外故事三部曲”,用穿透年龄、国籍的内容,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

博纳影业正在开发的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奋斗的故事,对标的是《华尔街之狼》;国安情报人员在海外抓间谍和隐蔽战线的斗争,对标《谍影重重》。

不过数十年来,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并不平顺。

截至目前,中国影史票房前三的电影《长津湖》《战狼2》《你好,李焕英》,在海外的票房分别为292.4万美元、61.7万美元、87.6万美元(约合2119.4万元、447.2万元和635万元人民币),不到每一部电影四五十亿元总票房的零头。

对于出海发行的节奏,于冬给出了“中国电影海外发行三步走”的设想:培养国际买家、国际合拍片、打造成熟的国际档期。

多年以前,于冬背着拷贝、拿着片子到海外市场去给买家看片,如今,他觉得是时候把买家请到中国了:“参考韩国电影的崛起之路,就是在釜山电影节上,让全世界去买韩国片,出价非常低。等买家回去挣钱后回到韩国再采买,韩方就会逐渐涨价。”

国际合拍片则是国内影视公司与海外公司共同出资,共同拿出自己的发行能力去布局市场:“提前捆绑利益,会让电影在海外发行得更好。”于冬分析。

此外,在寻求海外市场拓展0到1的突破点时,于冬谈到了一个从海外华人出发、以点带面的想法。据中国侨办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华人6700万。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国产电影其实有着巨大的势能。

于冬的计划要打造成熟的国际档期——海外春节档,让国内的春节档影片在有唐人街的城市同步上映,从50座城市推广到100座、200座,培育海外华人档期意识,再拓展到非华人市场。

这是条漫长而且看起来赢面不大的征途,时间还在推着他往前走。

“25年前,我成立博纳影业时,最初的愿望是证明自己。前两年,我原本打算50岁回北京电影学院当老师,但赶上疫情,觉得自己临危受命,就又干到现在。”于冬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