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总动员:决胜万亿GDP 解题工业新旧动能转换

编者按:万亿GDP对城市意味着什么?2023年,烟台与常州成为国内两个最有望突破万亿GDP的城市,在全国“拼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突围?

编者按:万亿GDP对城市意味着什么?2023年,烟台与常州成为国内两个最有望突破万亿GDP的城市,在全国“拼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突围?

2月末,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山东烟台市莱山区的一家商务酒店大堂,不时能听到穿衬衣和黑外套的中青年人打电话讨论项目的声音,酒店邻近烟台市政府等多个行政机关办公楼,2月份酒店的商务活动已经开始热闹起来。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渤海和黄海,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

2022年底,烟台市长郑德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2023年烟台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2022年中国万亿GDP城市无新增,2023年全国“拼经济”的大环境下,烟台如何突围成为下一个万亿GDP城市?作为一个地级市,烟台如何在保持工业强市的传统优势的同时,持续吸引人才和科创资源,挖掘城市新动能?

2023年烟台成为国内两个最有望突破万亿GDP的城市之一,另一个是常州。相对“苏锡常”的全国知名度以及常州抢占新能源风口的关注度,配套工业为主的烟台明显“低调”一些。

但从经济数据来看,工业立市的烟台,2022年GDP增速5.1%,经济增量和增速均在山东省排第一,上市公司数在2023年2月达61家,烟台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首位。

谈及烟台的实体工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当地人大多引以为豪,在他们看来,烟台的产业主要是实体制造业,这类企业不如互联网等有爆发力,盈利也更慢,但扎实和有韧性。

全市总动员:决胜万亿GDP城市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烟台采访多个经济部门,走访新区和工业企业发现,突围万亿GDP被认为是烟台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一次跨越和升级。烟台全市上下已围绕“决胜万亿GDP”展开了总动员,通过精细精准抓运行和工作清单化管理掀起“拼经济”实践。

2022年烟台GDP达9515.86亿,2023年有望成为国内第25个新晋万亿GDP城市。2月23日,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今年烟台GDP再增加500亿就能过万亿,对于这部分实实在在的增量从哪里来,烟台已经做了精准和精细的摸底。接下来烟台有392个工业项目要投产,其产值大概能有1150个亿,这可以大概评估产业增加值的数据。目前烟台实行工作清单化管理,通过逐月调度和服务,跟进项目进展。

“烟台做的是精准和精细抓经济。如果这些项目正常推进的话,加上外贸、消费等,突破万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孙吉鹏说。

据孙吉鹏介绍,2023年初全国各地出台“拼经济”和提振信心的政策,烟台市政府在1月8日就出台了《关于提振发展信心巩固向好态势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提振信心是尤为重要的,经讨论我们将‘提振发展信心’放到了文件名中。”孙吉鹏说。

除了提振信心和项目精细化管理,烟台突破万亿GDP的目标,也被精准的分解到烟台市的各个职能部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烟台市包括商务、工信、发改、海关、公安等全市都开过保障冲刺万亿GDP的会,以及推出具体的工作措施。

2月28日,烟台市商务局召开工作会,要求展现商务系统在实现GDP过万亿元目标中的担当和作为。同期,烟台地区海关出台《烟台地区海关促进烟台外贸保稳提质30条措施》,提出为烟台迈入万亿级城市做出海关应有的贡献。

2月份,烟台市公安局也出台了《护航经济发展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十条工作措施》,提出为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贡献“公安力量”。

同时,烟台市16位区市书记分别就冲刺万亿GDP公开表态各区的实践思路,具体到多项量化指标和数据。

冲刺万亿GDP的基础:工业立市

作为山东的一个地级市,在2023年全国各地“拼经济”的大背景下,烟台如何跟强省会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竞争项目资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烟台市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等职能部门采访时,其一致的答案是烟台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工业立市”是烟台在近三年复杂环境下保持韧性和稳健增长的前提。

烟台市工商业起步早,在工业的41个大门类里边,烟台就有37个门类,工业对于烟台突围万亿GDP极为重要。从经济总量来看,烟台GDP在一段时间内是位居全省第二名,仅次于青岛。

在烟台采访期间,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到酒吧老板、滴滴司机,都更喜欢用青岛对比来聊烟台这个城市。2022年烟台和青岛的GDP差距是5404亿,第三产业增加值青岛比烟台高出4414亿。第二产业增加值烟台比青岛低1175亿,但增速比青岛快3.7个百分点。

青岛有海尔、海信这样的知名企业,同样的沿海制造业强市泉州也有特步、安踏等,为什么外地人大多不知道烟台有哪些工业企业?

“如果说南方城市的工业企业是铺天盖地,那么烟台的工业企业都是顶天立地。”孙吉鹏介绍,烟台的工业主要是配套工业,比如烟台有山东市值最高的企业万华,拥有全球最大的MDI产能,但MDI这类配套工业产品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少有知晓。相对面对消费者端的工业企业,配套工业类的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思路还是不一样。

2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烟台市工信局采访时,工信局经济运行办公室主任朱绪光对各项工业数据如数家珍,他先从产业数据角度拆分烟台冲刺万亿GDP的构成。第二产业增加值在烟台GDP中占比为42.3%,其中工业是重点。2022年,烟台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9628.6亿元,同比增长9.4%,目前烟台已经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

朱绪光介绍,烟台民营企业做实业的比较多,企业家立足本行业,在一个细分领域垂直深耕,把业务做透和做扎实,做成细分领域全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的隐形冠军企业。烟台的这些企业家也很少去拓展和跨界,不做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这种专注也是做实体制造业很需要的精神。

“烟台做的是实体企业,你去工厂是能看到机器装备在运行和生产的,进去看看就感觉特别心里踏实。”烟台市一位经济部门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制造业转型:烟台如何培育新动能?

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是烟台近年的新命题,也是山东全省的工作重点。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个核心区之一。

在当地官员看来,2022年烟台保持全省第一的经济增速和增量,说明烟台的新旧动能转换是有一定成效的。

一位邻近烟台地级市的政府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些年山东做新旧动能转换,对项目的准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烟台争取到了一些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大项目,比如裕龙石化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约1274亿元,也是山东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

除了引进高规格的项目,烟台也在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转型。2023年的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到黄渤海新区走访了几家企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本土成长起来的制造业企业,近年从传统的机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集工程机械用液压属具、伺服数字液压系统、多轴工业机器人和硬质合金刀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是挖掘机的液压元件,早年国内对该零件一度全部依赖进口,目前艾迪精密研发的液压元件已在国内被广泛应用。

不过烟台也和所有地级市一样,面临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记者走访的烟台企业也反馈,企业在往高端化方向转型过程中,面临着高精尖人才难招和难留。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从上海高薪挖来的人,来烟台工作没多久,考虑到小孩上学等因素就又回上海了。

在吸引人才方面,烟台和青岛也还有一定差距。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21年,烟台的常住人口从697.6万增长到708.3万,十年增加了十万。而青岛的常住人口从2011到2021年净增136万。

在当地官员看来,近几年人才从一线城市回流已有趋势,好的产业和项目是吸引人才回流的核心因素。

万亿GDP对于烟台这个城市来说,是重要的一个跃升。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万亿GDP的经济体量,能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以及是否意味着更强的人口吸引力都是值得继续关注的话题。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