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广州演唱会,最低票价680元,最高票价2580元,仍然一票难求,根据票档可见,最高票价2580元有部分还是看台票,已经超越张学友去年在广州最低票档480元、最高票档2280元。2580元的看台票价,可能是广州演唱会有史以来最贵的看台票。但在强实名制的当下,某“二手交易”票务平台仍是缺货。

资深演出商陶先生去年接受南都娱乐专访时说,“演唱会井喷是暂时现象,也有人说是‘口红效用’,肯定会回到常态,即便是最难抢的演出,经过几轮之后,总还是会有回落,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演唱会就是生意,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艺人能演也没有不演的理由”。

一年过去,“强实名制”等新规之后,虚火有所控制,但现实仍是,难抢的依然难抢,并且似乎更难抢了;而一些没那么难抢的演出,开始卖不动了,陶先生有些笼统地说:“很多资深歌手、流量歌手,看到演出市场火爆,纷纷准备入局,但今年卖不动的开始增多,卖不动的就是卖不动”。

近日,南都娱乐记者采访多位演出行业资深从业人员,聊聊演出市场当下的火爆与尴尬,探讨常态演出市场如何正向循环。

A

什么样的演唱会票价仍在持续走高?

张学友“60+”演唱会广州站票价分为2280、1980、1580、980、480五档,刘德华 “今天…is the Day“演唱会广州站票价分为2580、1980、1380、980、680五档,周杰伦”嘉年华“演唱会深圳站票价分为2000、1800、1600、1280、980、780、580七档, 其中张学友和刘德华的最高票价都有部分看台位,不算“亲民”的票价设置,仍然供不应求。

演出市场的火爆与尴尬:谁仍一票难求?谁开始卖不动了?-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演唱会定价大都经过调研确定

陶先生对南都娱乐说,演唱会票价是演出商和艺人团队、承办方等综合协商的结果,因为成本在逐渐走高,导致票价也必然走高,”艺人费用、场馆租赁、舞台搭建、现场安保,费用都在上涨,这些都需要演出门票来覆盖,以前如果票价定高会影响售票数量,不过这个现象更多是对学生群体而言,比如超过500元就会让一部分学生放弃,但诸如张学友、刘德华,甚至周杰伦这一辈的歌手,歌迷群体更多是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并且对于演唱会定价来说,很多都是经过调研确定的”。

前些年还会有199、299之类的演唱会票价,现在基本已经在大型场馆绝迹,以广州为例,王菀之最低票价为380元,光良最低票价为399元,萧敬腾最低票价为480元,周华健最低票价为499元,大型演唱会最低档已经在400元左右,中山纪念堂等中型场地最低档为300元左右。演出商陶先生透露演唱会门票是市场行为,“2015年前后,好妹妹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演唱会,统一票价是99元,因为他们的歌迷学生是主体;今年好妹妹在国家体育馆,最低门票也到了380元,最高票价680元,已经是相对较低了。广州在很早之前也有香港歌手低价位在体育场开演唱会的例子,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了”。

对演唱会“顶流”歌手的需求仍然旺盛

演出行业从业者黎女士对南都娱乐说,因为一些现实原因,广州的体育场馆要检修升级,一段时间不能举办大型演出,导致一些可以举办的场馆场租升高,“场馆除了收取租金,还会拿走部分票务,这些都是成本;还有一些场馆因为消防证等原因不能承办,以及一些不能开放三楼的坐席,这些都要核算在内”。黎女士说演唱会票价一旦升起来就很难下去,除非艺人方有特殊原因,而对于演唱会“顶流”歌手来说,因为需求旺盛,票价抬高也是必然的。

B

没有代表作的偶像型歌手开始卖不动了?

黎女士回忆说,在疫情之前,有些港台歌手并不好卖,“之前大家都说,能卖的歌手就那么几个,经过几年的沉淀,有些天王天后积累了口碑和金曲,反倒是好卖了很多”。

“大金曲”仍是杀手锏

黎女士举例某天后一度就很难卖,虽然有一定的“国民性”,但粉丝黏性没有很强,经常要“打折”,“在几年前,不好卖的时候,有时候直接打折,有时候印打折券,但因为持续唱火了几首歌,歌迷的基数有增加,早年的歌迷也成长了,近两年非常好卖”。黎女士说歌手说到底还是要有“大金曲”,“老天王为何卖得好,因为金曲多,伍佰为何抢不到,因为大家都要去现场唱歌”。

偶像艺人要对自己的号召力有清醒认识

而对于没有代表作的偶像型歌手,开演唱会就不一定有足够的歌迷买单,黎女士说去年有一位“流量”,本来要在广州的体育馆开两场,票房太差不得不调整成一场,但一场也没有卖完,现场上座率不到五成,场面就并不好看,“偶像型歌手还是要对自己的号召力有清醒认识,尤其是不能吸引路人粉、没有金曲代表作的偶像艺人,即便现场做得再华丽,也无法把人吸引到现场”。黎女士还说不喜欢“几秒售罄”这种说法,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所谓“售罄”和开票的数量有关,而被放大的“售罄”会造成艺人之间的攀比,甚至有的偶像歌手要求主办方必须“开票售罄”。

经营Livehouse的老板卢先生透露,近期最直观的感受是嘻哈歌手开始卖不动了,在前几年,嘻哈正火的时候基本都能卖得很好,甚至很早就有粉丝在场馆排队,只为能站到前排,从去年开始,除了部分有实力的嘻哈歌手,有一些场次非常惨淡,“有一个嘻哈组合,做一场拼盘演出,现场没有到100人,这在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卢先生说频繁地上综艺节目,未必真能带来线下票房,也有一些歌手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很火,团队可能被迷惑,真到现场才是检验实力的标准。

被消费过多会失去新鲜感

卢先生还说自己没有想到的一支乐队,有实力、有金曲、有口碑,但可能出现次数太多,在Livehouse售票竟然没有超过500张,“很多乐队是从Livehouse成长起来的,上了综艺有了人气就想进大场馆,但上综艺也可能是把双刃剑,被消费过多反倒是失去了新鲜感”。卢先生感慨,不管是大型演出还是Livehouse这样的中小型场地,卖票都很有学问,甚至是门“玄学”,有些精心制作反倒卖不好,而诸如嘻哈这种风潮,在风起云涌的时候都非常好卖,在风潮即将或已经过去时就怎么都难卖,尤其对于没有代表作的偶像艺人来说,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冷场。

C

剧院类演出也会有尴尬

一般来说,大型演唱会和剧院类的严肃音乐演出是不同的逻辑,演出商陶先生分析说,演唱会更多是“粉丝经济”,基本都是唱给歌迷,给大家提供一起狂欢或社交的场所;剧院类演出通常是歌剧、音乐剧、话剧或者严肃音乐,有自己的特定群体,“音乐剧也出现过‘粉丝经济’,就是有些出演音乐剧的演员有流量,以及有些音乐剧本身就是大IP自带流量。而对于话剧或者交响乐来说,同样面对‘破圈’的问题,如果不能破圈,即便是高质量的大团也可能受冷淡”。

高品质常常不对等高票房

陶先生说近期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理解的现象,就是明明是大团、大师,票房反响却远远不及预期,“可能和档期有关,比如非周末,也可能因为不久前来过,甚至有些不太好解释,业内人士公认的好演出,却很难卖出票,甚至口碑良好的都无法匹配”。剧评人冯先生曾负责一个高口碑话剧的推广,他说团队花了很多心思做口碑营造和维护,但应者寥寥,来看戏的还是一些旧人;而一些有明星参与的严肃演出,明星的带票能力也出现下滑,“可能因为消费过度了,也可能因为明星过气了,原因分析起来可以讲很多,但怎么卖票却是难题”。

市场反馈会影响创作者的积极性

在新媒体时代,剧院类的演出反倒是不如演唱会更容易“出圈”,冯先生说有些制作方、出品方也很无奈,宣传成本有限,并且很难精准营销,“有的歌手或乐队在社交平台或短视频平台火了,按照一定的粉丝比重就可以做演出,当然对于非头部歌手来说也有风险;但戏剧、舞台剧有自己的属性,交响乐的受众也很有限,更多只能是靠自己发酵,有一些新锐的乐团和剧团也在做粉丝运营,甚至网红化,但高品质不对等高票房,市场反馈还是会影响创作者的积极性”。

陶先生、黎女士、冯先生不约而同地认为,不能只盯着那几个“稳赚”的歌手和艺人,他们在整个演出市场来说毕竟是少数,把“稳赚”的歌手演唱会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把有风险的演出做到不赔钱甚至赚钱才见功力,但演唱会市场和演出市场通常是短期行为,一场演出干垮一个公司的往事数不胜数。

让“稳赚”的演出继续稳赚,高品质的演出至少不赔钱或者赔很少,成长期的团队能有不断的进步,演出软硬体能有新鲜的玩法和创意,才是常态演出市场的正向循环。

采写:南都记者 丁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