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馆

清晨的天刚蒙蒙亮,女主在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小刀削皮露出白嫩根茎,咬下去声音清脆爽口。简单的几句台词,就带出了角色的姓名:女主欧仁妮、男主多丹、女仆维奥莱特以及今天新来的女仆外甥女波莉娜。他们四人正在集体准备一顿大餐,围绕一张形似长桌的大灶台,把食材做出各种花样:炒过的蔬菜和处理好的鲜鱼一起炖煮滤出浓汤,焯好的龙虾泡冰水剥壳和雄鸡冠炒制后淋上白酱做成法式酥盒,小牛腰肉先煎一遍表皮再反复放进烤箱烤熟,冰淇淋甜品浇上燃烧的红酒激发独特风味……繁琐的步骤在细腻的镜头调度下变得井然有序,如圆舞曲般和谐优雅。

影评丨《法式火锅》:以美食之名谈论爱与生活-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这便是《法式火锅》的著名开场——长达20分钟的烹饪戏,由数个长摇镜头组成。没有配乐,只有极其生活化的餐具碰撞声、脚步声、窗外鸟鸣声。没有交代故事背景,观众还不了解他们是什么人,甚至不知道这顿大餐是为谁而做,就这么静静旁观演员的忙碌,仿佛无意中闯入了这个家庭某一天的日常生活,只能从角色零星交谈的亲密性、走位的默契、动作的熟练度中摸索出神秘的人物关系。

导演陈英雄从一开场就在挑战观众口腹之欲,也考验着人们的观影耐心。全片没有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也很少设计诱人心弦的剧情钩子,只是平淡地讲述男女主如何做饭、吃饭、相爱、离别,以至于很多人都将其视为一部美食纪录片,甚至质疑为何戛纳会将最佳导演奖颁给这样一部“小清新电影”。但其实认真看下来就会发现,那些烹饪镜头背后暗藏的是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流动。

男女主的对手戏大多在厨房和餐桌上,食物是他们的语言,一起做饭就是他们的交流过程。在长达20年合作烹饪、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他们变得亲密无间、心灵相通。

有一场戏格外突出食物与人的联结。多丹享有“美食界拿破仑”的盛名,于是亲王邀请他赴宴,还拿出了各种招牌好菜,一顿饭吃了八个小时。如此盛情,多丹却嗤之以鼻,形容这顿盛宴看似精彩实则混乱,过于堆砌食材而没有考虑食客口感,说明亲王对多丹空有炫耀而全无心意。

食物的交流属性在女主身上也有所表现。欧仁妮与其他人鲜有对话,宣布婚讯的聚会全程都由多丹发言,即便欧仁妮对他说的话有不同想法也没有当众开口。而当她精心烹饪完一顿大餐,食客们来到厨房表示感谢,邀请她一同进餐,她却说“我已经通过菜品和你们聊过了”,并且很快让多丹带他们离开厨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这前后欧仁妮都在和小女孩波莉娜聊天,从自己的厨艺传承聊到厨师帽的来源。因为波莉娜是难得可以尝出她用了什么食材的可造之材,她愿意为欣赏她厨艺的老饕们做菜,但更想和真正可以尝懂她菜肴的小女孩敞开心扉。

尽管本片法语原名《多丹·布法特的激情》,故事主要从男主的视角出发,但也用心塑造了欧仁妮的角色。她对厨子和妻子称呼的区分和对房间的重视,都在表露她的主体性。多丹每次找她都需要敲门,开不开门由欧仁妮决定。偶尔,多丹还会抱怨“开门的次数比不开的少”,甚至欧仁妮拒绝求婚的理由是“一旦结婚我想我再也不能关上那道门了”。在接受了多丹的求婚后,多丹也曾邀请她去主卧,说“以后这也是你的房间了”,但欧仁妮只是看了一眼就微笑拒绝,转身带多丹回到了自己房间。她活得自由且坚定,遵从自己的心意挑选交流对象,也坚定着自己的情感节奏。她说她的人生要“永远盛夏”,就真的灿烂到了最后一刻。

不得不提的是本片的视听语言,导演陈英雄的镜头调度和光影效果都极为考究,美到如同油画质感。有段特别喜欢的镜头,上一秒是欧仁妮幸福微笑着的脸庞特写,下一秒骤然跌入昏暗无光的清晨室内,长镜头跟随多丹跌跌撞撞的脚步敲开女仆房门,女仆出门跑出画外,而镜头和男主一起颓然停留在原地,直到他再次迈步挪向女主房间,镜头才缓缓后拉带出哭泣的女仆和欧仁妮溘然长逝的身影。这段运镜和前后对比都让人尤为感同身受欧仁妮离世的突兀。

多丹的悲伤情绪也不是靠演技炸裂的哭戏展现,而是在他接连几天拒绝进食后,女仆找来了新的厨师。多丹闻到食物香气以为是欧仁妮在做饭,匆忙跑去厨房却发现是个陌生人,怒吼着“谁让你穿这件围裙的”,但又在把人赶走后抱着围裙怅然若失。他蹒跚着往回走的身形,心碎溢于言表。

欧仁妮离世后,多丹再也无法复刻曾经的菜谱,也拒绝了许多厨师。直到某天他终于为了一道新的美食起身出门。当他走出家门,镜头开始缓慢环视厨房,仿佛欧仁妮的灵魂视角——在凝视中,时光开始倒流,窗边的枯枝变回了鲜花,阴冷灰暗的房间重新镀上盛夏明媚的阳光。对美食的追求亦是对生活的希望,只要人的欲望仍在,就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法式火锅》探讨的是爱情与生死的哲学母题,是经历过生死绝望之后人们应该如何继续热爱生活。从这个层面来说,这远非一个单纯的“美食纪录片”的标签可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