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曾有一对“模范夫妻”,不仅携手走过二十五年风风雨雨,夫唱妇随,相濡以沫。他们的婚姻甚至让倪萍也感慨不已:“尘世中找不到你这样的妻子,你的丈夫将用才华铭记你的耕耘。”
年过半百,这个以永远支持丈夫出名的“贤妻”却出人意料的告别了她奉献多年的家庭,离开了终于回到家里的丈夫,逃离了看似长情的婚姻,重新成为了简简单单的刘肃。
是什么让她放弃婚姻,也许正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成为依靠
1982年,年轻的牛群娶了小他8岁的刘肃,这是一段被家人朋友祝福的婚姻,尤其是师父刘学智,刘肃正是刘学智的宝贝女儿,牛群的师妹。
师徒如父子,女婿算半子,刘学智让徒弟变成了女婿,亲上加亲,既有情分使然,也有他看重牛群求学的谦虚努力,希望让女儿终生有靠,让相声技艺得到传承。
25岁的刘肃是父母家人口中的肃儿,从此也称为父亲的徒弟、她的丈夫口中的“肃儿”,更是从此成为人们眼中的“牛嫂”。年轻的她心里满是甜蜜。
婚前,牛群和刘肃甜蜜的约定,要“互相支持、互相牺牲”。但那时的牛群正在寻求事业的突破,为了在相声行业有所发展,夫妻本该一同领证的那天,牛群让战友代替去领了结婚证。
而他本人则沉迷工作,留在了无锡,创作相声。这也得到了刘肃的体谅,毕竟勤勤恳恳工作不是什么缺点,甚至是时代的浪漫精神。
婚姻滋养了生活,也滋养了事业。在相声界蹉跎许久的牛群,终于金风玉露一相逢,遇见了同样急需搭档的冯巩。
风生水起
婚后几年里,为了支持牛群的事业发展,也为了养育两人的孩子,刘肃更多的担当起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在牛群周围的人看来,牛嫂是一个令人挑不出差错的贤内助。
在这个小小的家庭中,刘肃一心一意成为了牛群的支持者。牛群不无得意地提起一件事,在他还没有成名之前,家里的生活还很清贫,但牛群却迷恋上了摄影,这个爱好极其烧钱,刘肃一咬牙,还是拿出了全部积蓄。
一架600多元的富士相机,是牛群的回忆里,妻子对他爱意的证明。然而,得到了这样的证明,他理所当然的渴求更多。到了和冯巩搭档相声成名后,牛群理所当然要求妻子辞去了铁饭碗。
虽然不舍得离开多年工作的单位,虽然不想做一个全职太太,虽然“互相支持”变成“一方支持”,刘肃还是出于对家庭的牺牲,对丈夫的顺从,辞掉了铁饭碗的编制,成为了个体户。
在一个成功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婚姻的稳定性,也许是做人稳定性的一种证明,在经历过搭档刘季出国的冯巩眼里,至少在一段时间里,牛群应该是一个可以稳定持续的搭档。
在相声圈子里,稳定的搭档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成功的表演都离不开大众的认可,而大众是喜欢看熟面孔的,每年冯巩那一声“我想死你们了”之后的笑声,就是情分的证明。
但冯巩和刘肃应该都没有想到,尽管他们把牛群的成功看得很重要,但牛群自己却不这么看。
至暗时刻
在牛群的事业上,刘肃只有屈居于“贤妻”的位置,支持他的一切决定。但在方向上,刘肃毫无参与决策的必要。
在发展良好的时候,牛群却出乎意料的向冯巩提出,他想下海经商,如果不成功,就再回来和冯巩搭档演相声。
冯巩和牛群的黄金搭档悄然出现了裂缝,但直到牛群宣布去蒙城当副县长的时候,人们才惊讶的发现他们之间巨大的鸿沟。但真正受到了最大冲击的人,是默默隐身幕后的刘肃。
在丈夫去当副县长之前,刘肃毫不知情。在牛群宣布裸捐家产,她更是最后从别人口中得知的那个人。
那一年的刘肃正面临着人生至暗时刻:患病入院的母亲需要人照顾,正在上学的儿子需要人照顾,家里的收入只有她辞掉铁饭碗后为数不多的工资,以及牛群在现代出版社的每月2000多的工资。
在别的演员靠着商演一年百万收入时,刘肃不得不独自陪伴着母亲,艰难的计算花销,牛群当时没有收入,却时不时向她要钱去帮助别人,却对她的困难毫无帮助。
从母亲患病入院到最后离世,刘肃痛苦的发现,丈夫仅仅只陪了三天。这个父亲看重的徒弟、自己付出一切支撑的丈夫,连母亲提出想要女婿多来探望的心愿,都成为了一种奢望。
在蒙城4年,牛群有三个春节没有回家,家庭是他最可靠的支撑。但这支撑是否也需要维护,也需要投入一些关怀?这最简单、最朴实不过的问题,却是他一眼不看的问题。
在母亲走后,刘肃的精神状态一度走到了崩溃边缘,她想不通,她无比遗憾,在面对牛群痛心不已但又投入副县长事业之后,她依然不得不在媒体前为他维护:虽然委屈,但体谅他的辛苦,希望他能保重身体。
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牛群快折腾不动的58岁这一年,刘肃终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自己的“贤妻人设”,低调的选择了和牛群分手。
明明牛群即将退休,明明即将拥有合家团聚的退休生活,刘肃却决绝的、低调的结束了婚姻。
也许在那些满腹委屈、难以成眠的深夜里,那些苦苦支撑为丈夫保全形象的坚强里,爱情和亲情,也在消磨殆尽,随风成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对刘肃和牛群而言,分开或许早已成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