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我们还没等到。
今天Sir就先说另一个。
可以说是无法超越的存在
2004年,海报上的小男孩,当年直接打败了《2046》中的梁朝伟,成为史上年纪最小(14岁)的戛纳影帝。
这是是枝裕和导筒生涯中,耗时最长的一部。
光是剧本构思,就长达十五年。
1989年,是枝裕和大学刚毕业,还没混出名堂。
他带着这个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剧本,找到出品人。
结果,被严厉吐槽
“故事的结尾太阴暗了,虽然现实是如此。但想要有人看的话,一定要改过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太阴暗?
但社会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嫌弃阴暗,它就不存在
1988年日本西巢鸭弃婴案。
这是《无人知晓》的原型。
当时的日本,经济狂飙,GDP世界第二,直逼美国而去。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钱上,而刻意忽略角落里的阴暗时,举国上下就成了一场光明正大的“遗弃”。
一天。
警察接到报警投诉,说一栋房屋里的租客已经好几个月没交过房租了。
去哪了?
一调查,租客是个单身母亲,带着四个孩子。
意识到情况不妙,于是警察上门查看。
不看不要紧,打开门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一个14岁的男孩,和两个7岁、3岁的女孩,住在这个没有煤气、没有电,像垃圾处理厂一样,散发着恶臭的公寓里。
进一步,警察还在公寓的厨房里,发现一具已经化为白骨的婴儿尸体。
再调查下去。
还有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被抛尸山野。
死因
被14岁的长子,与其小混混朋友虐待致死。
妈妈呢?
为了和情人同居,将他们遗弃了……
这成了当年轰动日本的社会案件。
的确,太阴暗了,太不正能量了。
当年的新闻报道,几乎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不配为人父母的妈妈。
自私,冷酷,淫乱……
但是枝裕和讲述这个故事时,却将母亲“洗白”。
在阅读了所有材料之后,他坚信
这个家,是有爱的。
电影用了大量细节,去刻画这个反常之家的平常。
开场,母亲领着长子拜访房东。
她撒谎说,孩子父亲在国外,自己只带着大孩子生活,孩子六年级了,很快就要学英语了。
但事实是
长子小明,每天都要照顾三个弟弟妹妹,还要负责做晚饭,等到大家都睡着了,才掏出一本不知道从哪捡来的练字本,学学日语。
四个孩子全是黑户。
小明长这么大,别说英语了,连6*6等于多少都不知道。
妈妈是缺位的。
她经常下午就化着浓妆出门,漫不经心地说今晚会晚回,然后让孩子记得给她留菜。
但妈妈也是可爱的。
她的工作可能是夜总会小姐。在客人小费给多了的晚上,她也会带着寿司外卖回家,和孩子们一起庆祝。
孩子们呢?
他们也喜欢这个活泼、有童心的妈妈。
听她说话,会被逗得笑出鸡叫。
听到要被装进行李箱,运到新的公寓。
他们一点都不介意
这是妈妈跟我玩的新游戏!
这操作……
好熟悉,好像是要把阴暗的故事,故意变得温情感人一点。
但你要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
电影的犀利在于,放弃对“恶人”的苛责
当整个社会把全部的罪归于某个人的时候。
其实是潜意识里,想要撇清关系,好继续“无人知晓”……
这位妈妈,从小也没有在一个正常环境里成长起来。
莫名其妙怀了孕。
不知道怎样做母亲。
唯一能考虑的,就是在夜总会里,用自己余额不多的姿色,傍上一个大款,发着“捞女”的美梦……
女儿京子曾试探说:我好想去上学。
妈妈却表示
“上学一点都不好玩,没爸爸在学校会被欺负。”
这句话,不像只是随便说说。
或许,这是这个不断被男人抛弃的女人,在抱怨自己的境遇。
或许,她也来自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也被不负责任的母亲养大,从小就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还被同龄孩子欺负……
在这位母亲的眼中。
如果像蟑螂一样的自己,可以坚强地活下去。
那她的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呢?
所以,当长子带着抱怨问她:你凭什么不让我上学?
她回答:就算不上学,也可以有出息。
可当长子反问:谁?
她想不出来任何一个名字。
只能像撒娇一样,反过来质问长子:难道我就没有追逐幸福的权利吗?
我们无法得知,现实中,这个妈妈是如何下定狠心抛弃孩子的。
但在电影里。
是枝裕和安排了无人知晓的一滴泪。
清晨,妈妈已经睡醒。
她故意把手放在额头上,透过长子小明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她鬓角的一滴泪,和微微颤动的嘴唇。
这一幕,是枝裕和纠结了很久
他很想告诉观众,一个妈妈要抛弃孩子,必然有许多的不忍和无奈。
但他又害怕,这种体谅,是否只是一厢情愿。
于是,电影最后的呈现是
妈妈在流过泪之后,打着哈欠起床,若无其事地,开启她和孩子打闹的一天。
然后毫无征兆地。
甩手离开。
即便这样,她最后一刻还在哄孩子
在留言的便条上,她还留了一个爱心。
母亲为何离开?
是枝裕和没有把重点,放在寻找真相上。
他只想进一步启发观众好奇
孩子被单独留在公寓里的时候,为什么会“无人知晓”?
比起控诉母亲的罪恶,长子的过错,或像新闻一样,泛泛而谈地感慨“都市冷漠”。
与其说周围的人没有发现孩子们独自住在公寓里,不如说是人际关系稀薄得让他们不愿去发现。
造成不幸事件的原因是母亲不负责任。但是即使过程艰难曲折,她也独自一人生下孩子,并将他们养大,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如果母亲打骂孩子,那长子大概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妹妹们。所以我猜想,即使相处的时间短暂,母子间也拥有无法从报道中窥知的亲密。
我要做的,并不是站在公寓之外讲述“地狱”的残酷,而是去想象在被切掉电源的房子内,孩子们是如何体会着物质以外的精神的丰富性,之后又是如何失去它的。
我在东京出生,也在这里成长,或许可以透过孩子们的眼睛,描绘出属于我的“东京论”。
现实中,妈妈离开了一年。
于是《无人知晓》也拍了一年。
是枝裕和用纪录片般的写实与冷静,让我们真正地进入孩童的视角,去感受妈妈缺位的一年中,他们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决意学着自己长大的心如死灰。
电影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天后这样的字幕。
但我们都能从细节中,感觉到时间的残忍流逝
短到不能写的蜡笔。
女儿手上掉落的指甲油。
因为没有大人料理,孩子们日渐蓬乱的头发……
最令人心疼的,是长子打算拿妈妈的衣服去卖,而长女死活不肯,然后躲进衣橱里不出来。
或许,她是在想念妈妈的味道。
又或许,她只是在跟妈妈做告别。
因为下一幕,她把自己存着买钢琴的钱,递给了哥哥,她也决心学着哥哥的懂事,接受现实的催熟,成为新的母亲……
看电影时,我们很容易感知到父母的缺位。
就像乌克兰版的电影海报。
但是枝裕和,还想揭露更大的缺位。
比如房东。
妈妈第一天拜访时,房东听到只有一个孩子,表示放下心头大石
收不到房租的时候。
房东到公寓里看过孩子,她其实已经感觉到异常。
但最终还是离开,好像眼前这个脏乱差的房子,还有孩子们饥饿无助的眼神,都与她无关。
至少不比怀里的小狗重要。
为了照顾这个家,长子想过打工。
他跑去常买东西的便利店,问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但店员只是告诉他,你只有12岁,还不能打工。
当然,店员也不至于那么冷漠。
她好心地问:
要不要联系福利院?
但看见长子拒绝,她就再没有过问。
电影里,唯一帮助过这个孤儿之家的,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少女。
大白天,她总是不上学,不是在公园里坐着,就是无所事事地散步。
到了应该回家的晚上,她又和奇奇怪怪的大叔唱K,靠这赚钱,想要资助这个可怜的孤儿之家。
我们不知道,这个少女为什么不干正事。
但似乎。
这又是最合理的解释
只有活在边缘,同样不被理解,却也需要帮助的人,才有可能抱团取暖。
妹妹意外死去的晚上。
长子小明,在便利店买了好多妹妹最喜欢吃的巧克力。
便利店老板见到,仍然只是友好说了一句:
看来是大人回来了呀。
他不知道的是
巧克力,就是妹妹的祭品。
因为下一幕,长子就要像过去妈妈带着他们搬家一样,把妹妹的尸体装进行李箱,扔到飞机场的附近。
在所有人都在埋头看路的地铁站里。
一个瘦弱的孩子,正吃力地搬着破旧的行李箱。
然而,没有一个成年人想到要问一句:发生了什么?需要帮忙吗?
悲剧,为什么会无人知晓?
是枝裕和早就用两个细节,把答案告诉了所有人。
第一个,叫“楼梯”。
孩子们住的社区,是一个要走很多很多楼梯,一直往下才能抵达的社区。
这暗示了他们的阶层,也暗示了在东京这个孕育着世界经济奇迹的城市里,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生物链。
小明第一天去买菜。
是枝裕和就暗示了他的命运
他看见了没人看管的小孩,像乞丐一样,蹲在楼梯上玩耍。
他们是谁?
父母在哪?
无人知晓。
第二个,是“味道”。
妈妈离开大概半年后。
小明终于在游戏厅交到了同龄朋友。当他邀请朋友到他家玩,对方却以补习为由拒绝。
结果,两个孩子贱兮兮地聊起来:
-你闻到他家的味道了吗?
-闻到了 是什么啊
-生吃垃圾的味道 那家伙的家里大概从没打扫过吧
为什么朋友的家里散发着垃圾的味道,从来没有大人,孩子们却想不到,要把这件事告诉自己家的大人呢?
是他们早就明白。
大人对这一切不感兴趣?
还是说。
他们过早地被教育成
只看着脚下的路,永远保持客气,但从不关心世界的人?
边界感,从一种礼貌。
固化成了捍卫自私与冷漠的防火墙。
母亲和长子,原本都是新闻中描述的“反派”。
但在《无人知晓》中,它们都被描绘出了柔软的部分,人性的部分。
这样的改编,并不是要美化罪恶,更不是要强行正能量。
事实上。
这是在制度健全的社会里。
已有共识的“往前一步”
当一个社会,电影自由到,可以不加修饰地呈现真实,揭露黑暗。
创作者要做的,就不再仅仅是呈现犯罪的可恶,而是探讨改变的可能。
《无人知晓》是一部好电影。
但它的好,不仅在于是枝裕和的创作视角,可以辩证地理解人性。
更在于
在他背后,有一个敢于揭露伤疤,修复伤疤的社会,永远启发和要求着他的创作者。
顶级电影。
不是必须睚眦必报,或者用最大的恶意揣摩人性。
也可以是……
用宽厚和善良的力量,去影响、打动、启发……
相信自己是社会的主人翁,永远有机会、有权利去改造不完美,唇齿相依的每一个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