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结束了,最烂电影也诞生了。”
这是网友写在《云边有个小卖部》评论区的高赞评论。
这部由彭昱畅、周也主演的电影,目前豆瓣评分5.2。
在一片纷纷扰扰的口水中,它的票房却做到了断层第一且继续走高。
烂片却能获得高票房?
翻开《云边有个小卖部》的评论,差评随处可见。
有人说看这部电影是浪费金钱浪费生命。
有人说131分钟的电影,有131次想站起来走人。
有人求张嘉佳别再碰电影,放过大家。
但与低口碑极其不符的,是它断层第一的高票房。
截至发稿前,《云边有个小卖部》总票房 3.58 亿,有权威机构预测,该片最终票房将达6亿。
如果细究《云边有个小卖部》烂在哪,大致可以归类为“太矫情”。
网友把类似的电影称为QQ空间/签名式电影,因为它们就像把古早非主流时期的QQ空间搬上了大银幕。
精美的仿佛高清PPT一样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抒情的BGM,矫情到好比QQ签名式的对白……电影看起来就像青春期的深夜在被窝里编辑出的疼痛文学说说、和不知道哪搜罗来的中二个性签名。
大家都承认这类电影烂。
但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到《左耳》到《匆匆那年》到《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到《小时代》到《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到《后来的我们》再到《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
矫情的QQ空间式电影已经在荧幕上风靡了11年。
虽然电影评分基本都不高,但票房却都很不错。
这是为什么呢?
为啥总有观众愿意为烂片买单?
从受众群体来看,愿意为这类电影买单的主要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观众总数的53.3%,地域分布主要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
能够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是这些电影触动观众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它们大多由畅销书改编,在实体书阅读时代,这些书俘获当时的青少年读者,并凭借百万千万销量登上神坛。
很多观众都是原著粉,想去电影院怀旧、追忆青春,这就大大扩充了观众基数。
通过文艺的台词、唯美的画面、煽情的故事以及伤感的配乐,影片也能营造出特定的氛围,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某种情感上的宣泄或满足。
尤其是对于年轻观众群体而言,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能更加强烈,因此他们也更愿意为这类电影买单。
社交属性也很重要。
这类电影的台词、内容、画面截图都很适合发在QQ空间朋友圈……
这类电影也有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它们能够准确把握目标观众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宣传和推广策略。
比如,利用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话题炒作和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和讨论。
通过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等手段,也能大大提升票房成绩。
重量级歌手给量身定做的单曲,铺天盖地的营销炒作,首映礼各种圈内明星的集体捧场,然后还有上映后捷报频传的朋友圈海报轰炸……这些都是促进电影越来越火的妙招。
针对这种“烂片高票房”的矛盾情况,还有网友从审美话语权与票房的角度给出了分析。
口碑和票房,由不同的人决定?
有网友认为:审美的话语权掌握在“一线城市”的少数人手里,真正的大票仓都在“下沉市场”。
事实确实如此吗?
从审美话语权的分布来看,一线城市由于文化交流频繁,审美更加多元化,观众的审美诉求和水平更高。
因此,一线城市,尤其是在文化、艺术、娱乐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少数人,他们的审美观点和喜好往往对大众文化和市场趋势产生较大影响。
相较之下,下沉市场通常是“沉默的大多数”。
活着已经足够累了,哪有那么多精力和资源去打破信息差,提高所谓的“审美能力”。
因此,他们更偏好简单易懂、情感直白的文化产品。
尽管一线城市的观众拥有更多的审美话语权,但下沉市场的观众数量庞大,构成了电影票房的主要来源。
评电影和看电影的不是同一批人,“烂片获得高票房”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世界本来就有巨大的差别和鸿沟。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必要把所有人的审美都统一到同一个阵营里。
电影产业要服务于市场需求,获得商业成功当然是做电影的重要诉求之一。
但电影更是一种艺术,需要讲究审美追求。
做出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的佳片,更应该是影视从业者的初心与目的。
作者:来士普
责编:律也人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