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无功而返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为何曹魏不主动打蜀国
-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是不是战略上出现了问题
- 诸葛亮真是军事天才吗为何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却无功而返
- 《三国演义》里九伐中原是怎么回事
- 姜维九伐中原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拥有一流军师谋臣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西蜀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呢
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都无功而返
大概这是天命吧?大汉王朝已历经四百年,气数已尽,按天道循环,改天换地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规律。蜀汉继承了汉室的纲常道统,企图振兴汉家天下,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只凭人力扭转乾坤,必然难以成功。这是其一。从当时的情势对比来看,曹魏占据中原富庶之地,也是中华民族发源地,国富民强,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在人才、兵源、经济实力力上均占优势。蜀汉虽然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之下,政通人和,法度严明,但地域有限,西南有些地方尚属不毛之地,人口不多,粮秣供应不济,几次北伐大都因粮草缺乏或交通不便运送不畅而不得已退兵。曹魏当时在防守方便也是可圈可点,加上司马懿老谋深算,深知蜀军粮草不继,采取坚守不战,防守得当,不但耗走了蜀兵,最后也耗死了诸葛亮。这是其三。虽然后期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多次伐魏,但丝毫也没改变战场形势。诸葛亮与姜维都是为完成刘备振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呕心沥血,耗尽了毕生心力,一直不改初心,实是可敬可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为何曹魏不主动打蜀国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曹魏不主动打蜀国是有原因的。
赤壁之战前,刘备实力最弱,江东孙权有一定实力。赤壁之战后,三分天下魏、蜀、吴三国。天下实力依然是曹魏最强大,东吴次之,蜀国实力最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曹魏一直把直接威胁盯上东吴,没有把蜀国看上眼。先定吴,后定蜀,吴国即灭,蜀国自服!最后先灭蜀国,因为姜维穷兵黩武,国穷民弱,皇帝刘禅昏庸无能,主动投降,蜀国被魏先灭。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是不是战略上出现了问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自己国力准备不足,将帅奇缺的情形之下,却要出兵大动杀伐逐鹿中原!连年出兵九伐 ,属于侵略战争,劳民伤财,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 !犯了兵家大忌!
诸葛亮真是军事天才吗为何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却无功而返
首先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本身题描述不准确,没有六出祁山,只有五出祁山,因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的六次蜀汉与曹魏的军事行动中,确实蜀汉是主动出击的一方,以攻为守嘛,但是其中五次是蜀汉出击的,包括最后一次诸葛亮也死在了军中,但是其中有一次,是曹魏雍凉大都督曹真率军出动进攻蜀汉的,但是因为对蜀汉地形不熟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且遇上连绵大雨,所以双方并没有打起来,曹魏就主动撤军了,所以实际上就是五出祁山,没有六出祁山。还有就是九伐中原,这不是诸葛亮主持的,那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这是接任蜀汉大将军姜维主持的,九伐中原每一次的规模都没有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大,而且胜负各半,但是在胜利的几场战争中的胜果确实比诸葛亮要大。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回答一下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天才这个问题。
我要说的是我们必须从史实上去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小说中。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综合性人才,尤其擅长战略和军政治理方面,可以理解为是曹魏的荀彧加上东吴的鲁肃的综合体,但是从军事方面来说,并不是郭嘉那种谋士,更不是周瑜那种天才统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看诸葛亮为蜀汉做的贡献来说,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隆中对》的全盘规划,虽然其实这个规划是有致命缺陷的,但是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诸葛亮只是一个27岁,没有任何政治军事经验的书生,你不能苛求太多了,这是刘备第一个长远的,有步骤,有计划的长期战略,有了这个战略蓝图之后,刘备一改之前没头苍蝇的状态,开始一步步扭转命运,这当然是诸葛亮最大贡献。其次的贡献就是作为后方总管,治理内政的同时,为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粮草和兵员,这个工作和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是非常像的,但是我们都知道萧何不是张良韩信,是有本质区别的。诸葛亮也是这样,我们从刘备后来的部署就可以看出来了,在刘备死前,诸葛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赤壁之战是周瑜打的,打益州刘备是带的庞统,打汉中刘备是带的法正,打东吴刘备是带的马良,直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掌握了军政大权,才开始统军出征,主要的仗是两个,一个是平定南蛮,七擒七纵孟获,一个是五出祁山,亲征曹魏。
总的来说,诸葛亮在治军严整方面是一把好手,这个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是服气的,但是论战术指挥和战场谋略,就比较一般了,对手的评价就是诸葛一生为谨慎,其实不是谨慎,是真的不会。当然我们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人才,军事才能和平常人比起来,也是非常出色的,只是和他自己的强项相比,确实不是特别突出,更谈不上军事天才一说了。
《三国演义》里九伐中原是怎么回事
九伐中原,依旧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实际上统计姜维北伐的次数还不止九次,应有十一次之多。
第一次北伐,姜维率领偏师出陇西,在南安与魏军僵持不下。
第二次北伐,姜维奉蒋琬之命再度以偏师西入羌中击败郭淮,因功被册封为凉州刺史;
第三次北伐,姜维率军接应叛魏归汉的胡王白虎文、冶无戴等人,与郭淮、夏侯霸在洮西大战,姜维到达之战,郭淮已经击破胡人,但胡人残部被姜维成功接走;
第四次北伐,姜维进攻雍州,在曲山筑两城,但是姜维最终被迫抛弃二城遁走,二城守将见孤立无援,遂降魏。姜维又欲占领洮城,但是邓艾却抢先一步到达,姜维遂撤退;
第五次北伐,姜维联合羌人攻西平,虽然没有攻破城池,但是野战击败魏军,俘虏两魏国中郎将郭修;
第六次北伐,姜维出石营、经董亭,包围南安郡。但是陈泰的援军还到洛门,姜维已经粮尽而退;
第七次北伐,魏国狄道长李简叛魏应汉,姜维出狄道,擒斩魏将徐质;
第八次北伐,姜维在洮西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打出北伐以来最大胜利“洮西大捷”;
第九次北伐,由于胡济没有按约定时间到达,姜维兵败段谷;
第十次北伐姜维出秦川,魏军邓艾、司马望坚守不战;
第十一次北伐,姜维与邓艾在侯和交战,被邓艾击败。
统计姜维北伐,5胜4平2负,胜利和平局的次数是要大于失败的次数的。
姜维九伐中原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按照孙子兵法的理论,在《孙子兵法~计篇》说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也就是说预测战争成败的可能性有5种,第一什么是道?道就是君王的意志和百姓相同,能同生共死。蜀汉刘禅时期,姜维连年争伐,兵疲民乏,史书记载蜀汉后期“经其野民皆菜色”,百姓已经负担很重,兵员出量大量逃亡。第二天时地利,蜀汉偏居西南,多是山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易守难攻,但也正是这种情况,给军队出征造成极大的粮草运输问题,想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非常困难,因此魏国在防守上具有极大的主动权。第三将领方面,诸葛亮去世之后,做上大将军的其实是蒋婉,费祎,然后才是姜维。作为蜀汉的军队首脑,姜维的战斗虽然胜多败少,但都是局部性的胜利,不能对曹魏形成实质上的打击,在其它将领方面,蜀汉军事人才凋零,比如在第七次北伐时期,张嶷统帅的蜀汉的精锐无当飞军为掩护姜维主队,全军覆没,张嶷阵亡。对于蜀汉本身就人才兵员不足的情况下,这种打击是巨大。这次失败也直接让姜维降职。第四法纪方面,蜀汉后期多次出现“互不相救”的情况,这也可以看出兵疲的常态。最后,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当时的蜀魏综合国力对比,蜀汉主要地区仅巴蜀汉中等地,直到蜀亡时,只有户28万,人口94万,军队约10万。而当时魏国,有人口440万,军队约60万,力量对比差距明显。
拥有一流军师谋臣诸葛亮和五虎上将的西蜀为什么没能统一天下呢
刘皇叔做了汉中王,也想匡扶汉室啊。闻知汉献帝被逼禅让、被杀害,刘皇叔号淘大哭。众将士齐劝刘皇叔做汉皇,就是拥戴刘备一统天下。
但天不佑刘备,好不容易拥有一手好牌,文有诸葛亮,武有五虎将,先前还有过庞统、法正、徐庶,还有严颜、魏延等。如此完整阵容,是足可实现"隆中对"。
可惜,庞统和法正等先后阵亡和病故,五虎将也只剩赵云一人。刘备桃园兄弟情深,非要替关张报仇雪恨,出兵伐吴。
而仅存的诸葛亮和赴云,却是反对刘备伐吴,逐鹿中原是大计:唯有攻下了曹魏,方能令天下臣服。伐吴是偏离大局观的,无论成败,都让曹魏坐山观虎斗,更加养精蓄锐待后发。
但刘备就是放不下当初桃园情,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孤掷一注想帮兄弟伸冤,同时呑掉东吴,然后集蜀吴力量,一举灭曹魏。
刘备走的是险招,更是要在暮年之际爆发出毕生能量,先荡东吴,再破曹魏,超越汉光武,直追汉高祖。
刘备与其说为关张复仇不惜两胁插刀,倒不如说欲在夕阳之下力挽狂澜横扫二国,惊天动地,方能一抒平生抱负。
假如刘备统一成功,就将青史扬名,风头不亚于日后十大武宗和关帝庙、张飞庙,大一统皇帝榜上有名。
无奈,夷陵惨败。刘备就此身心疲惫,一病不起,白帝城托孤。
刘备因桃园结义而起兵,终因桃园兄弟离去而谢世。
生不同日死同穴,肝胆相照桃花园。
三顾茅庐托孤别,鞠躬尽瘁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