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5209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玫瑰的故事》大火,是因为这个深层次问题

02、玫瑰经历了4段感情,才懂得什么是爱情

03、想追逐真正的爱情?那你必须先了解这4点

01、《玫瑰的故事》大火,是因为这个深层次问题

最近,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玫瑰的故事》,网友们的讨论热情,比电视剧里演的还热闹。连我这个没有追剧习惯的人,也无法避免地从各种网络信息、还有身边人的讨论中,“看完”了这部剧。

为何《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经历了4段感情,才认清楚“爱情”?-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天(6月25日),这部电视剧迎来结局,女主角玫瑰经历了多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后决定追求自我价值,“我自己便是幸福”。

有人说,这部戏之所以那么火,是因为演员们的颜值和演技都非常在线,并且改编自“大才女”亦舒的同名小说

其实,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些因素都是次要的。

演员素质高的电视剧有很多,但未必能引起那么大社会反响。而亦舒的同名原著在1981年就出版了,原著故事更像是一部“古早偶像小说”,不太符合现在人的“口味”,所以如今拍成电视剧是经过了很大的改编。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那么红,主要有2个因素:

爱情永远是人类最关注的主题之一,这不分国度和时代背景;

电视剧版的《玫瑰的故事》,体现了女性经历了种种痛苦后的成长、坚强、独立和觉醒。这不但引起了现代广大女性的共鸣,也符合她们对待爱情和人生的态度。

光是看到那么多网友骂剧中的“庄国栋”和“方协文”,就知道现代社会大部分女性的思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么,在现代社会,爱情到底是什么?追逐爱情是没错,但我们一定能追逐到真正的爱情吗?

其实,真正的爱情是有很多前提和条件的。它要靠所谓的缘分,也要靠人为的努力争取,更要靠个人的理性与智慧。

以下结合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的剧情,以及精准精神心理学的知识,深入地谈一谈“爱情”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助网友们具备更有智慧的爱情观、人生观。

02、玫瑰经历了4段感情,才懂得什么是爱情

玫瑰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了4段感情,她在追逐爱情的道路上,也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第一段感情是初恋——庄国栋。玫瑰初入职场,认识了才干和颜值都出众的庄国栋。两个人郎才女貌,又彼此喜欢,很快就坠入爱河。

为何《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经历了4段感情,才认清楚“爱情”?-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庄国栋,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网友统计,玫瑰与庄国栋在4集里就吻了27次。与大多数初恋一样,他们的这段感情充满了青春的荷尔蒙,谈得轰轰烈烈。

在亦舒的原著小说中,庄国栋是有未婚妻的,他重视对未婚妻的承诺,无法冲破世俗道德的绑架,最终决定放弃玫瑰,选择了未婚妻。在书中的三角恋里,没有一个人是赢家,庄国栋、他的妻子、玫瑰都受到了伤害。

而电视剧里进行了改编,庄国栋因为成长经历和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他非常看重事业,渴望成功。与玫瑰相恋时,他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事业,自顾自地规划未来,丝毫未尊重玫瑰的意愿和感受。

玫瑰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望以后,真正提出了分手。其实,在这段恋爱中,玫瑰一开始是明显有“恋爱脑”的,为了能请假去国外看男友,不惜用辞职来威胁上司。这与她和父亲的亲子关系不良有关,父亲过于严厉,并没有走进女儿的内心世界。

玫瑰的第二段感情,是读研期间遇到的师兄——方协文。这个师兄在结婚之前,对玫瑰万般宠爱,百般讨好。玫瑰动心了,她以为这就是爱情,却没看清楚这个男人真正的面目。

为何《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经历了4段感情,才认清楚“爱情”?-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方协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玫瑰和方协文结婚后,方协文内心的自卑和偏执逐渐暴露。他知道玫瑰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前任,内心一直不安,害怕失去妻子。他也知道玫瑰的原生家庭条件很好,担心自己的出身会被岳父岳母瞧不起。

所以他一方面努力挣钱,以为这就能证明自己,另一方面想尽各种办法把妻子拴在自己身边,阻止她工作,不让她穿裙子,甚至在她的手机上安装定位软件,还妄想用孩子把玫瑰绑住,不让她跟自己离婚,以至于有的网友认为方协文在PUA玫瑰。

实际上,方协文百思不得其解,我给妻子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她还会鄙视我、想离开我?他未意识到,他其实一直停留在生存阶段、生活阶段,而玫瑰早已进入了生命阶段,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往深里讲,其实两个人有非常大的三观冲突,只是婚前没有暴露。

“婚前是人,婚后是鬼”的方协文让网友恨得牙痒痒。其实,在现实中,像方协文这样的人并不少,所以观众们才那么有共鸣。

不少男性的原生家庭比较穷,遭受过很多叠加性心理创伤,被人瞧不起、嘲讽,父母也不懂得给他们心灵滋养。这导致他们非常自卑,敏感多疑,总觉得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出现了偏执型人格异常,并非常渴望获得世俗上的成功,认为这样就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所以他们非常拼命、努力,化压力为动力,最终经过不断的努力,他们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时他们又会变得非常自以为是,把自己在事业方面的优秀泛化,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固执己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不断对伴侣和孩子施压。

其实,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的父母就有类似的经历和偏执型人格异常。

他们以为自己通过努力,摆脱了贫穷,获得了成功,痛苦和落魄终于离自己而去,内心自负而偏执,但没想到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成为孩子患病的主要根源之一。痛苦像“回旋镖”一样狠狠地扎向了他们自己。

所以,剧中的玫瑰及时跟方协文离婚,实际是理性和有智慧的选择,否则他们的女儿会成为受害者。

第三段恋情,是玫瑰遇到了灵魂伴侣——傅家明。这段感情非常美好,但却像烟花一样稍纵即逝。

为何《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经历了4段感情,才认清楚“爱情”?-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傅家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傅家明与玫瑰因艺术结缘,两个人属于令人羡慕的灵魂伴侣。但是,傅家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久于人世,这段美好的爱情非常短暂,充满了遗憾。

傅家明的去世对玫瑰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冲击,但也让玫瑰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这段感情也令玫瑰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第四段感情,是玫瑰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小16岁的飞行员。两人互生好感,但何西决定出国求学。临走前,他说一年后他会回来,希望那时能跟玫瑰在一起。但玫瑰拒绝,“不要承诺将来”,“你有你要飞去的地方,我也是”。

为何《玫瑰的故事》中的女主经历了4段感情,才认清楚“爱情”?-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何西,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大结局的时候,玫瑰有一段独白特别打动人:“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我健康自由,世界在我面前,长长的褐色大路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凡是我遇见的我都喜欢,一切都被接受。

从此,我不受限制,我使我自己自由,我走到我所愿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03、想追逐真正的爱情?那你必须先了解这4点

在电视剧的大半时间里,玫瑰都在追逐爱情。但她最后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遇到过灵魂伴侣,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但如果遇不到,那就宁缺毋滥。即使没有爱情,也可以学会“向内求”,让自己真正获得幸福。爱情不是人生价值中的必备品,而是“奢侈品”。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仍然困在对爱情的执念中,失去了理性。可能这句话会引起很多人反对,“爱情怎么可以讲理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我追逐爱情,这难道有错吗?”

追逐爱情,这没有错。到底什么才是爱情,这也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人的眼里不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有一千种爱情。

可是,从精准精神心理学来看,真正的爱情应该能让人身心获益的,具有美好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

那怎么才能追逐到真正的爱情?

第一,我们要先意识到,爱情是一种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人类的生存与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转向精神需求。

也就是说,爱情是有前提的——先有生存和安全的保障。

在战乱和饥饿的年代,爱情是个奢侈品,巴以冲突中的儿童可能都活不到长大,谈何爱情?就算在现在和平、经济发达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爱情的幼苗也容易夭折。

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恐恋,觉得生活压力那么大,自己都养不好自己,生存阶段的问题都还没解决,拿什么谈恋爱?

不少人经过奋斗和积累,进入到生活阶段了,才有精力和底气追逐爱情。否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困难很容易把爱情打得支离破碎。

第二,无论男女,都要加强自我觉察——自己是否有“恋爱脑”?是否会为了所谓的爱情而不顾一切,不惜伤害自己或者别人,甚至明知道对方是“渣男”“渣女”还飞蛾扑火?

上面分析了,虽然电视剧里的玫瑰表现得非常独立、坚强、果敢,但她是一度有过恋爱脑的。而原著小说《玫瑰的故事》的作者亦舒,她曾经也有“重度恋爱脑”。

亦舒是香港文坛有名的才女,她原名倪亦舒,她的哥哥正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

亦舒17岁时,爱上一个没权没势的“穷酸画家”蔡浩泉,对他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亦舒的父母非常反对,认为蔡浩泉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但女儿根本不听。

后来,亦舒未婚先孕了,她不顾家人的劝说,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并跟蔡浩泉结婚。孩子出生时,她才19岁,蔡浩泉21岁。

事实证明,婚姻生活并没有两个年轻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婚后3年,两人离婚,亦舒把儿子留给了蔡浩泉。有信息说,她在往后37年里再没和儿子见过面。

后来,亦舒认识了“闺蜜”郑佩佩的男友岳华。她心生爱慕,并硬生生抢走了他。用现在的话来说,亦舒是妥妥的小三。

她不顾外界的指责和反对,与岳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这段婚姻中,亦舒对岳华与女明星拍戏时的肢体接触非常敏感,在家脾气暴躁,最后两人发生巨大冲突,离婚收场。

在这两段情感经历中,亦舒有非常明显的“重度恋爱脑”,为了爱情不顾一切,最后令自己和别人都遭受伤害。

幸好她经过2段失败的婚姻后终于醒悟,在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不再追求所谓的爱情,而是把精力都用在写作上。她笔下的女主角也都变得更坚强、有独立的能力和勇气。

直到40岁时,她认识了一位大学教授,两人志趣相投,结婚后移居国外,过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

亦舒虽然有过“重度恋爱脑”,但经历重创后,最后加强了自我觉察,恢复了理性。另一位著名女作家三毛却没那么幸运,她几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中的爱情,属于“重度恋爱脑”。如果没有爱情,她甚至活不下去,她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最后自杀离世。

还有前不久引起巨大舆论的“胖猫事件”,他也有明显的“恋爱脑”。胖猫自认为跟女友谭竹相恋2年,投入了感情,付出了几十万,但最终还是被抛弃。很多网友都指责谭竹PUA了胖猫,是导致胖猫自杀的最大原因。

第三,很多人都说“爱情要保鲜”,网上有很多所谓的爱情保鲜技巧,比如不时来点小浪漫、小心意等等。其实,爱情保鲜的最核心的“秘籍”是——两人的三观一致。

封建社会几乎没有自由恋爱,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儿女的婚姻由父母决定。而父母首要的考虑因素是“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不相上下,才适宜结亲。

虽然从现在来看,这种婚姻制度非常落后、不人道,但它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在封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方式和观念有很大不同。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相当,这说明双方家庭的“三观”整体接近,这有利于婚后家庭、家族的稳定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再那么看重传统的“门当户对”,但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三观”上的门当户对更重要。

很多男女结婚前爱得轰轰烈烈,因为爱情而走入婚姻。可结婚后,在充满了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淡了,互相只是“生活搭子”,哪有什么爱情?

有的夫妻甚至已经出现感情破裂,只是为了孩子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更别说“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了,再甜蜜的爱情也经不住折腾。

所以,很多人认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李银河甚至说一夫一妻制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称现在的婚姻制度会走向灭亡。

其实,我们不能把爱情的消亡都归咎于“婚姻”,“婚姻”不背这个锅。令爱情消磨殆尽、甚至令两人感情破裂的,往往是两人三观不合,也没有积极地磨合。

两个人在一起,其实往往不只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如果双方三观一致,在很多问题上都想到一块儿去了,甚至默契十足,那婚后生活肯定更加幸福、和谐,如鱼得水。

可能有的人不认同,说我们不是三观不一致,只是经常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矛盾,互不相让。其实,很多所谓的小吵小闹的背后,基本上都是三观不一致。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和经历都不同,哪怕两人再怎么一见如故,在生活习惯和观念上也会有些不一致。可如果两人都愿意积极磨合,互相理解、接纳(这其实也是一种三观一致),最后形成新家庭的一致三观,那婚姻生活也会令人满意。

至于婆媳矛盾更是如此。老人和年轻人之间肯定存在不小的生活观念冲突,但往往都不是无法调和或接受的原则问题。如果小两口有一致的三观,都愿意为维护家庭稳定而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互相理解与安慰,那很多婆媳矛盾都可以化解。

第四,最理想的爱情是双方成为灵魂伴侣,但这种情况实在可遇不可求,我们不应该执着地非要找到不可。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因为爱情而步入婚姻,但逐渐会发现,另一半称不上是自己的灵魂伴侣,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并不在一个频道上。但两人三观一致,在长久家庭生活中一起战胜困难、收获快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不代表两人之间的爱情消磨了,而是有很大一部分的爱情转化为了责任感和亲情,这更加长久,也更温暖。而且,当两人想起多年前的热恋情景时,心头仍然会感到甜蜜,这就是爱情仍存在的证据。

只不过,真正的灵魂伴侣比上述关系更进一层,两人不但三观一致,连对很多事物的深入思考、思想都高度一致,可谓是神仙眷侣。只可惜,这样的人真的可遇不可求。

希望更多网友深刻、理性地理解所谓的爱情。现在社会离婚率那么高,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了,精神需求也更高了。但其实,很多人是缺乏对爱情的深入理解,让曾经以为的“爱情”像水中花、井中月,很容易消失。

还有,如果是有孩子的父母,更应该对此有深刻的意识和觉察,引导孩子从小建立理性、正确的爱情观。比如亲子之间建立真正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是父亲和女儿、母亲与儿子之间,否则孩子后续出现“恋爱脑”的风险很高,甚至出现不可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