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步行几分钟,推开不同的门,就能从高端大气办公室步入充满生活气息的80年代客厅;转个角的功夫,复古的医院病房场景瞬间转变成一间逼真的学生宿舍。在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菜市场、酒吧、地铁、别墅、村屋……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拍不了的。
有人说,这里是上海的“小横店”,或者说,叫它“竖店”更合适。但园区负责人俞耀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横店”“竖店”只是一种称号,“这些称谓其实无所谓,重要的是让园区真正能一站式地解决剧组的问题。”
精品化一站式全流程
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姚记科技园,早先是姚记的生产厂区,面积很大,大型的车间像豆腐块一样横平竖直地排列在园区内。而如今,一进园区就能看到几抹两眼的红色——这里是去年新改造完成的三个拍摄棚。
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 园区门口的拍摄棚
“前面这几个棚是2023年年底才开放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副总经理俞耀表示,他所就职的华誉影视从2022年开始与姚记科技合作,开始参与园区的整体建设和运营。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传统影视工作经验的团队,俞耀和他们同事们看到了短剧这个机会,也希望能在这里把短剧精品化做实做好。
精品化,不仅体现在场景的多样化和高标准,更在于如何让更多剧组在园区内丝滑完成项目的制作和上线。目前,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喜报计划”,一个规模化生产竖屏短剧的计划。
“剧组所有相关的配套,从场景开始,服装、化妆、道具、设备包括演员,甚至住宿、餐饮都能在园区里面解决。他们直接车开到我们园区,停下来之后他就不用再出园区了。”俞耀解释起“一站式”和“全流程”的具体内容,“甚至没有剧本,有成熟的团队,也能直接从我们这里拿本子,拍完之后我们还可以提供发行和投流环节。”
剧组在棚内拍摄
化妆间
在如此面面俱到的支持工作之下,几乎可以说只要团队凑齐人手,进了园区就能从零开始做出一部剧。俞耀认为,这是“喜报计划”的核心意义,也是影视基地长久发展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短剧不止有风口,也有未来
短剧的发展经历了几年的酝酿,在2023年迎来爆发期。不少媒体把2023年称为“付费短剧元年”,风口来得很快,但能持续多久是个问题。选择在此时入局,并投入建设如此之大的一个短视频制作园区,会有风险吗?
对于这个问题,俞耀和团队并没有太多担心。他认为,短剧的风口并不会像其它概念一样“过了就没了”,相反,短剧市场是有未来的。
“短剧的趋势来源于人们观影习惯的改变,从大屏转到小屏,这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它一定会越来越深入到大家的使用习惯当中”,俞耀表示,去年以来,一系列政策的规范也让他看到,这个市场正在向良性运转方向发展。“我们也想去做一些事让行业更好,想把行业的整体档次和水平给它拉起来。”
实际上,姚记科技园的改造早在俞耀参与之前已经开启。据他回忆,此前园区也改造了部分影棚,但主要是面向信息流广告和直播内容,“所以可以看到它的场景都比较小,而且比较有特色。”俞耀所说的就是外界想象中极具冲突和戏剧色彩的“豪华办公室”“80年代客厅”“老医院”“菜市场”几步可达的影棚。
风格化的拍摄小房间
与过去风格化的小房间不同,门口新增的三个影棚是“大开间”的设计:棚内并没有明显的房间区隔,从门口一路向内,风格相对统一,但又能做到办公空间、居家空间等各个场景的内容过渡。这也是俞耀所说的“拉起水平”的一环。“影视剧的拍摄讲究机位和场景的质感,包括不同场景之间的关系”,在俞耀看来,以横屏精品微短剧的标准去进行场地建设,其结果是可以向下兼容的,“信息流短剧和品牌直播有些也会到我们这边来”。
新棚内景
打造上海“竖店”,要做的还有很多
对于外界给出的上海“小横店”“竖店”之类评价,俞耀并不感到意外,但他同时也没有受到这些评价的影响。“小横店也好,小象山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称谓。”在俞耀看来,他们在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就是让拍摄基地满足剧组的各方面要求,让剧组“来了,不走就能完成工作”。
不过,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却没那么容易。
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外景怎么解决?如何满足不同题材剧目的拍摄需求?园区的承接能力还能提升吗?如何在一众影视基地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目前,这座在陈旧风貌下正焕发出新鲜生机的姚记科技园,显然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在整体园区大约 250 亩的空间里,我们目前只建设了 25%到 30%。还有 70% 的空间还没有建设。”俞耀介绍称,未来,他们会考虑在开发更多的影棚,同时也会在碰与棚之间搭建一些现代街道的外景,甚至古装影视区,来满足更多场景的拍摄需求。
据介绍,古装部分,状元楼、城墙、连廊、九曲桥未来都会建成。目前,沿着园区内原有的一条河流,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建筑的雏形。除此之外,园区里面还有几万平的空地,俞耀表示,未来可能会建一些现代或者民国的外景,包括老上海风格的石库门、网红武康路的洋房街景等等,“目前来说,园区的建造空间还是很大的。”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仅开发了半都不到、从外部看甚至有些平平无奇的这个园区,目前已经吸引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剧组。“最远的有过东北和宁夏的剧组,”俞耀也对此感到很惊喜,他们并没有刻意进行过全国推广,不少剧组都是圈内互相推荐,慕名而来。
进入6月,俞耀明显感觉到园区内的剧组增多了,“上半个月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我们月平均量的百分之七八十,其中参与‘喜报计划’的也有大概一半”。虽然还在成长中,在园区运营团队看来,这座上海“竖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