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之于电影,就像血脉与骨肉的关系,血脉通可养筋骨。一般来说,音乐做得好,情绪张力饱满,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电影情节。6月22日在广东上映的纪录电影《同学们》就用音乐打动了很多人。粤产纪录电影《同学们》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华南学校,为延续教育火种,于滚滚硝烟中历经艰辛辗转至粤北、在逆境中坚持办学的故事。可以说,音乐参与了整部电影的叙事,为电影添了新意,也为电影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增加了力量感。

对于这部纪录电影而言,音乐为什么这么重要?近期,南都记者特此专访《同学们》的音乐总监捞仔(吴立群),聊了聊音乐之于《同学们》的意义。

《同学们》音乐总监捞仔:希望通过音乐讲好“先生们”的故事-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1

用音乐凝结时代精神的力量

《同学们》的音乐总监捞仔,是大家熟知的音乐制作人,浙江人,曾南下珠海、广州等地做过音乐,是从广东走向全国的知名音乐人之一,为众多影视和歌剧作品创作过音乐,并且成绩不俗。2023年他为电影《觅渡》创作的音乐获得了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作曲奖,这次受邀为粤产纪录电影《同学们》配乐,是他继2010年为广州亚运会会歌《重逢》作曲后,再一次与广东在音乐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一接到邀请,他便欣然答应了下来,并且很快就敲定了音乐风格,完成了音乐样片的创作。

由于纪录电影《同学们》的叙事主要依靠历史文献、新拍影像、访谈口述加旁白等方式来呈现,其中“搬演”的内容只是情景再现,无法像剧情片那样完成一场又一场的戏剧任务,所以必须有旁白。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影片的内容团聚在一起、拓展画面以外的空间、抒发情绪、升华思想,甚至帮助影片形成整体风格的任务?就需要好的音乐作为引线。

《同学们》音乐总监捞仔:希望通过音乐讲好“先生们”的故事-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在这部电影里,旁白是画面的补充,音乐又与旁白和画面相辅相成。“其实音乐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好的音乐可以让电影气韵贯通、皮相丰润。纪录电影《同学们》的配乐称得上是这部电影的一大亮点。”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陈学军参与了《同学们》旁白文本的撰稿,第一次观看完整版影片时,就深深被音乐打动。他说,配乐的注入,让这部电影的骨架有了血肉感:配乐与画面、旁白,如影随形,恰似烘云托月,既能独立前行,又不抢戏。

采访时,记者与捞仔讲到了大家对于电影配乐的喜欢之情,他爽朗地笑着回以感谢,随即谦逊地将话题的落点转向了电影。“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战火纷飞,宁静的课堂被炮火轰毁,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学校被迫迁徙,渴望求学、复学的老师同学们穿过烽火、行车载船逆行前往山区办学,留下了珍贵的精神力量。”他说,音乐是抽象的,音乐能打动人,归功于它所传达的精神,这个源头在那段历史里。无论是音乐还是编剧,所做的都是在复原电影主人公们身上的人文精神。

《同学们》音乐总监捞仔:希望通过音乐讲好“先生们”的故事-风君歌曲歌词大全网

从广州到粤北山区,一路辗转,烽火自始不绝读书声。因为他们坚持办学、从容治学,令岭南文脉在烽火中得以延续,也让学术的种子在山区里开了很多花、结出了累累硕果,涌现出了许多熠熠生辉的学者。“这个时代太需要这种精神了。”捞仔说,为了能够用音乐精准地展现这份时代精神,他做了很多功课,到相关的文化研究机构查找资料,找到电影所涉人物的背景与爱好资料来阅读。“希望通过写音乐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奉献出来,让前辈们的成就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来。”

2

把安静舒缓的力量注入电影中

歌能燃情,也能言志。考虑到纪录电影的特点,捞仔在做音乐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取舍,比如如何用理性的态度去做音乐。他说,围绕《同学们》这部电影,他要做的音乐,是安静的、中正的,而不是沉重的。

他相信心有大爱的人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冷静、从容地怀抱着理想活着。这也是他将安静舒缓的力量借助音乐注入电影中的意义。

“纪录电影与商业电影不一样,它不需要音乐过度地渲染,就需要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来做表达。”捞仔分享道,他从韶关的本土音乐中汲取了很多元素,这类型电影是需要民族性的,但也不能只有民族性,因为当时奔赴山区复学的这些师生们其实很多都是学贯中西的,所以还需要用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来营造氛围,比如反映人内心情感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样的音乐去铺垫,而描绘宏大叙事,又需要怎样的音乐,它们是不一样的,它们又是如何交替的,这些都需要作曲者有自己的设计在里面。

“无论是对于人的情感描绘,还是去记录一种宏大叙事,音乐都能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捞仔特意用影片的片段做了些举例说明,“像影片中讲到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马思聪在坪石完成了《第一交响曲》《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部传世之作时,是不是小提琴就可以在音乐里出现了。”

古今交替之间,某些缺失需要重新被找回。可以说,音乐与文本与画面互相呼应,帮助《同学们》借助纪录电影的形式,重现了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而捞仔最希望看到的是,也许有一天,把这部电影的音乐放进一张CD里,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就能联想到师者们烽火逆行时的画面,老师与同学们的勇敢、乐观、纯粹以及他们的有趣与纯真,都会一一浮现在音符里……

捞仔说,在5月22日的广东优秀电影观影推介会上,他也是第一次看完全片,很受鼓舞,也期望这部电影能把这份精神之光传扬下去,让更多人记住华南教育史上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

摄影:南都记者 钟锐钧(剧照由片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