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包装的春晚小品,越来越没有笑点,
90年代”简陋“的小品,却是让人笑到至今。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
1984年,陈佩斯朱时茂险些被刷下去的《吃面条》,凭着一双筷子一个碗,两人几秒就把全场观众笑翻在地。
朴实无华的台词,诙谐的演技,相得益彰的笑点输出,哪怕是重复看,也很好笑。
而当年,看完这一场,无数的观众便期待了一整年。
若是陈佩斯不下场,该有多好?
若是能出现第二个”陈佩斯“,该有多好?
可惜,陈佩斯已经安心离场,如今,他日日都在“看喜剧”,而给他表演喜剧的,是4个他喜欢的人……
01
1954年,陈佩斯出生在一个影星家庭,深受父母影响的他,从小就立志要成为跟父母一样的人。
可惜他长相不够出色,去哪儿试戏都是碰壁。好不容易靠父亲的关系,进了八一电影厂,可分给他的角色,也是不受待见的反派配角。
还是心疼儿子的陈父实在看不过眼,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总算在6年后,争取到了提携儿子的机会。
这一年,父子俩同演一部喜剧片,陈佩斯在父亲的指点下,浑身是戏,精湛的演技总算是混出了点名气。
可惜名气出来了,陈佩服却被认为,只适合演喜剧。
这样单一的赛道,对演员来说,着实不太友好。好在,陈佩斯很快就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1983年,朱时茂调进八一电影厂,两人被安排成了搭档。
他们一起琢磨各种各样的笑点,一起把笑点和演技结合起来,编成节目。
一年后,春晚征集小品,在喜剧这条赛道已经有了不少经验的陈佩斯,当即被春晚的导演相中。
面对这样的大舞台,陈佩斯和朱时茂简直挖空了心思,排出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吃面条》。
彩排的时候,《吃面条》不仅获得了导演组的喜欢,就连参加春晚的其他演员也很喜欢。
可惜,这个节目,还是被掐掉了。
原因只有一个,《吃面条》太接地气,不符合春晚这样高规格的晚会。
就在两人沮丧之际,当初看好他们的导演,以一己之力,把他们推上了舞台。
效果很明显!《吃面条》火了!而且是大火。
至此,春晚便有了小品。
02
那一年过后,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组合,成了春晚的王炸!
1986年,两人在春晚合作了《主角和配角》,和《吃面条》同属于一个系列,看得观众简直乐翻。
在观众的眼里,陈佩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的举止言行,总是能触动我们的笑点。
即便只是刚出场,观众都会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作为一个喜剧演员,能造成这样的效应,足以证明他的成功。
就像那个时代对他评价的那样,陈佩斯,就是天生的喜剧人。
他们连续登上春晚11年,他们也让观众笑了11年。
直到1998年,陈佩斯再也没有出现在春晚,这一年,他们彻底和央视撕破脸。
造成这一切的起因,是央视旗下的出版公司,没有取得两人的同意,就把他们的作品卖到了市场上。
陈佩斯得知后,十分愤怒,和朱时茂一起,想要找央视讨个说法。
但央视并没有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回复,不得已之下,陈佩斯和朱时茂只能狠心上了法庭,让央视赔了30多万。
然而,这个赔偿却是以断送两人的春晚之路为代价,即便赢了,两人也是心情沉重。
同时,也意味着,两人要散伙了。
此后,朱时茂出国进修,重回演员之路,又尝试转型当导演,但无论哪一种身份,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而陈佩斯却在配音、舞台喜剧中大放异彩。他开了影视公司、喜剧院,还开设了喜剧表演艺术班,为喜剧这个行业培养人才。
03
就在陈佩斯轰轰烈烈地发展事业时,陈家“子承父业”的基因再次显现。
陈佩斯的儿子陈大愚,也跟年轻的陈佩斯一样,非要学习父亲,做一个出色的喜剧演员。
可陈佩斯并不想儿子再走这条路,他一门心思地把儿子送到美国求学,没想到的是,儿子转头就跑去加拿大学了戏剧表演。
看儿子这么死心眼,陈佩斯相当无奈,但自己的孩子,又不能不管。于是,他专门开了个喜剧培训班,让儿子参与进来。
这也是当年陈父管教儿子陈佩斯的路数,只不过,陈大愚并没有父亲陈佩斯这样的天分,虽然他也很努力,但却一直没什么名气。
好在,虽然陈大愚在演戏上不行,婚姻却很幸福。
陈佩斯就陈大愚一根独苗,这一直是他的遗憾,如今儿子成婚了,他如很多父母一样,暗戳戳的希望儿子儿媳能早点生娃。
陈家经过两代演员的努力,家底已经相当丰厚,此时,多几个孩子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件事情上,儿子儿媳相当争气,婚后不久就怀了孕,生下了一个乖巧的女儿,没两年,再次诞下一女,几年后,一对双胞胎儿子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其实,不管是孙子孙女,陈佩斯都很喜欢。他经常跑来看孩子,这种后辈绕膝的天伦之乐,或许,只有圆满二字,才能道尽他心中的欢喜。
如今,陈佩斯还活跃在喜剧界,已经70岁的他,精神矍铄,被岁月浸染的脸庞上,多了几分慈祥和随和。
大家仍然记得他在春晚的高光时刻,因为他,春晚从此有了小品,也因为他,我们才知道,那么短的一个节目,可以让人开心长达一年之久。
谁不喜欢能让我们开怀大笑的人?只愿这样的人能多一些,“陈佩斯”能多一些,这样,春晚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