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玫瑰的故事》大家看了没?
电视讲了女主黄玫瑰前后邂逅几个男人,与他们恋爱、错过、被辜负的爱与纠葛。
追了几集,不少人诟病剧情。要不是天仙颜值撑着,恐怕收视率都要大打折扣。
为什么这么说呢?
吐槽最多的点,既“全员男士爱上我”的设定,观众怒斥编剧“还在情情爱爱,男人的爱值几个钱”的俗套。
看完评论,我有个深切的感受:
现在的女孩不相信男人了,感情中失去了男女之间本该有的信任和安全感。
渴望被爱是人的情感痛点,谁都想希望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伴,却在谈论爱情时,小心翼翼,甚至嘲讽别人的敢爱敢恨。
就拿黄玫瑰来说,她在每段恋情里都全情投入。她并没有自伤、也没无脑崇拜男人。
你看她每段感情都用尽真心投入,独立、自由、勇敢的,努力在爱情里成长。
面对不好的感情,她有抽离的能力,并非囿于黑暗不能自拔,又或是发现对方并非良人还与其周旋。
她的爱,是有层次的,有力量的。她敢爱,却又不恋爱脑。
这种勇气,其实正是当下爱情里的稀缺品质。
如今却被人质疑,成为笑话。
虽然只是一部电视剧,但它却恰恰说明了如今年轻人婚恋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说实话,我不觉得玫瑰的爱情观有多不堪,相反在某种程度上也照出了很多人的“爱无能”。
02
本质上,这也是大家情感焦虑,自我保护意识的体现。
于是,许多人把安全感、确定性放在第一位。
对爱情的容错率也变低了。
当然啦,这种失望并非空穴来风,原因十分复杂。
比如近些年愈发严重的两性话题,每次热点事件都会引发性别战争。
女人对男人去魅了,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曾几何时,林生斌、重庆姐弟坠亡案、泰国悬崖杀妻案等等极端案件的恐怖情绪让女性对男性无差别恐惧。
人们假设自己遇到这种渣男,很难不共情受害者。
如今回忆起来,都有些黑色幽默的荒诞之感。
譬如打人案爆出时,女孩们对穿黑色T恤、挺着啤酒肚的男人自觉远离。
可,又是什么造成她的忌惮?
社会新闻很会抓小然后放大,把个体之罪推成群体之过。人们在人云亦云中,有时候看似只是吐槽愤慨情绪,殊不知,这种认知早已潜移默化植入内心。
但信任崩塌不是单向度的,如今在感情这根天平上,男女互相掂量,各自披上隐形盔甲,形成一座座他人勿进的孤岛。
除此之外,很多情专生意也在妖魔化两性情感,针对不同性别,传授不同的爱情生意经。长此以往,在年轻人的眼里,爱情变得工具化,婚姻变得功利化。
你去小红书搜搜,会发现大量此类的贴子。
如果哪位姑娘“人间不清醒了”,就有一大群爱女同胞来教你做人;如果你做得漂亮,大家又会留下脚印,自诩“乳腺畅通了”。
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山叔只是在阐述一种现象及原因,而通过这些现象,真的不得不承认:
当代年轻人的爱情,正在衰落。
03
而对于爱情的衰落,或许和我们总想“驯服爱情”有关。
因为我们总想掌控爱情,需要一个确切的、稳定的、能看得见的未来。
这种对安全感、信任感和确认干,甚至都容不了一个人在爱情里试错。所以部分观众在面对黄玫瑰all in式的投入和付出时,会感到不适。
在这里,我想分享刘擎老师对《爱欲之死》的解读。
他说:现在爱情的衰落,大家对“爱情不存在了”的感叹,或者在爱情当中的挫伤,跟我们试图驯服爱情的趋势是有关系的。
驯服爱情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把爱情和爱人变成我们完全可以掌控的、可以理解的、可以支配的,让我舒服的、适宜的这样一个存在。
这会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你的驯服,无论采取什么高超的技巧——博弈论的技巧、PUA 的技巧,最后可能会让自己陷入一种永不停息的动态斗争当中,因为一个真正的他者是不太可能被驯化的。
第二,即便是你驯服成功了,这也意味着你失去了爱情中最精彩的部分。
爱情是一场奇遇,让你打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让你自己的生活发生重要的变化,有的时候甚至是根本性的改变,让你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感情中,爱自己没错。
但“爱自己”接的不应该是句号,而是逗号,它背后还有一句“也要学会爱他人”。
其实,对爱情失去信任感,不单单是女性的困境。
也是男性的困扰!
打破这种性别信任的壁垒,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没有任何女性愿意被辜负,没有任何正常男性愿被当作渣男,或被想象成是随时会施暴的坏人。
除了愤怒,我们能做什么呢?
作为男性,我们更要为女性说话,去为女性发声,去帮助她们,去支持她们。
女性朋友,也请你们相信:
生活中,绝大多数男性是值得信赖的!正直的!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