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庆余年》第二季收官了。
作为一部典型的男频爽文,范闲之所以能一路开挂,与他背后的爹息息相关:生父庆帝、养父范建、教父陈萍萍、师父费介、岳父林相。
岳父林相与师傅费介,更多地承担了剧情推动的作用,并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地方,但范闲的生父、养父以及教父,则有太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父亲节前夕,借热播剧收官这个机会,我也特别想从上面这三个角色剖析的角度说一说,父亲对儿子的爱,会有哪些形态,又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庆帝:父性之爱,我需故我爱
庆帝无疑是《庆余年》中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他站在权力的最高位,为了保持与维系自己的权力与地位,猜疑与利用是他的本能。
他对范闲有爱吗?有。但他的爱需要条件。
当他需要二皇子作为一颗棋子去制衡太子,他就会爱二皇子。当他需要儿子们从党派缠斗迭代到政治博弈时,他就会爱范闲,让他成为搅动一池春水的那条鲶鱼。
庆帝爱范闲,也有理想化自我满足的需求。他需要一个温情而非冷酷的形象,因此,他自认为自己是爱叶轻眉的,因此,他也会本能地认为,既然我爱叶轻眉,那我应该爱她的孩子,也就是范闲。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即便是满足理想化自我的需求,也建立在一个重要条件之下:范闲没有皇子身份。庆帝给他权力,给他恩宠,是因为他知道范闲威胁不到自己的帝位。
《爱的艺术》这本书中是这样描述父性之爱的:
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和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亲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庆帝这种有条件的爱,要求的是被爱对象的顺从。我对你的爱,你只需顺从即可,如不顺从,不止会失去他的爱,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样的爱的确是冰冷的,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恰好因为这种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我们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对这种爱有更好适应与理解,也相对更加融入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中。
养父范建:母性之爱,无条件的爱
养父范建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对于范闲的父爱充满了母性的光辉。“无条件”是他爱的底色,不以环境、时间为转移。
别人都关心范闲在官场飞得高不高,走得远不远。但范建更关心的是,范闲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他累不累、压力大不大、危不危险。
母性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你好还是坏,你是什么样的,母性之爱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无条件地给与爱。
而对于范闲这种成长经历的人来说,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保护太过珍贵,因为他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都是一个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猜忌的地方。这种无条件的爱,会成为滋养他的精神源泉,让他更有力量、更有底气去大胆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五个爹中,范建是最“平平无奇”的那个爹,他不能像权臣陈萍萍那样呼风唤雨,也不能像岳父林相那样老谋深算,言传身教告诉范闲如何为官,但他却是给范闲的人格托底的人。
范闲选择善良、热血,是因为他有底气。他的底气在于,即便他一无所有、什么也不是,他仍然有个可以回去的栖身之所,有个无条件爱他的人。
有一些单亲家庭的朋友常常会问,作为孩子的独立抚养人,会不会让孩子体验到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
实际上,父性之爱也好、母性之爱也好,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性别界线。柔弱如《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也有为母则刚的一面,权臣如林相这样的男性,也有面对大宝时那句“爹例外”的温柔。
教父陈萍萍:关乎信仰的神之爱
陈萍萍对范闲的爱,同庆帝一样也非常复杂。
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看,其实也有很多像陈萍萍一样的男性。他们会因为爱一个女人,顺带着爱她的孩子,这种爱有时候甚至可以超越血缘。
陈萍萍对范闲的爱,一部分与庆帝类似,因为他也爱叶轻眉,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必须爱叶轻眉的孩子。
庆帝与陈萍萍对叶轻眉都有敬畏之心,但庆帝在内心深处仍然能看见叶轻眉身上神化色彩之外的脆弱的部分,但陈萍萍并不是,他将叶轻眉彻底神化了,已经将她当做神去爱戴她。
这也是为什么在利益冲突时,庆帝敢牺牲叶轻眉,而陈萍萍不会有这样的心思,因为在陈萍萍眼中,叶轻眉就是自己活着的信仰。
陈萍萍义无反顾地帮助范闲,维护的并不仅仅是范闲,更重要的是,他要保护自己的信仰不会破碎。
在这种爱的影响之下,范闲需要作为容器,去承载他心目中与叶轻眉有关的信仰。
同样是愿意为了范闲赴死,陈萍萍与范建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陈萍萍是作为神的教徒为信仰赴死,但范建则更多是作为父亲,希望儿子能够活下去。
而我们的潜意识,总是可以替我们接收到这些非常微妙的信息。
范闲从没怀疑过范建,但他会怀疑陈萍萍,因为本质上来说,陈萍萍爱的并不是范闲这个人,而是他背后的血脉以及他背后的信仰。
范闲对于陈萍萍,也一定无数次盘桓过一个直指内心的问题:陈萍萍对他这样,到底是因为叶轻眉还是因为他自己?
我想,这个问题,或许陈萍萍自己也搞不清楚。
这是因为,爱本来就是一种复杂的情感。
庆帝对范闲的爱,除了政治需要之外,就没有血浓于水的爱怜之心吗?
父亲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既有血浓于水、无条件的那个部分,也有讲条件、讲原则的那个部分。同样地,或许也存在,因为极度理想化伴侣、神化伴侣而因此延伸出来的那个部分的爱。
对于孩子来说,这几种爱并没有高下之分,而且在现实中,它们也常常会混合在一起而存在。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几种爱都能成为滋养我们人格的一部分。
而关于父亲的爱,也期待听到更多大家的声音与看法,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