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余年2》中,长公主李云睿是个标准的反派。她间歇性智商在线、习惯性日常发癫,疯批的属性随时都会暴露。
然而,《庆余年》的故事讲了两季,李云睿时时作妖、天天作死,但是她却像钉子户一般屹立不倒。刺杀范闲、通敌叛国、结交皇子、边境走私,长公主始终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是庆帝却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拿着大反派的剧本,却扮演着不倒翁的角色,长公主这人生简直不要太爽。
庆帝向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于长公主的胡作非为,身为一国之君,他必定有所耳闻。但是,他为什么对长公主总是网开一面、罚酒三杯呢?
一切都要从长公主在朝堂中扮演的角色说起。
在第31集中,庆帝自导自演了范闲被刺杀事件,然后就借机将长公主驱逐出京。对于庆帝的做法,满腹委屈的长公主是这样对二皇子说的:
“这些多年,陛下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他不方便做的事情是我在去做,他不愿意查的人是我帮他在查,是我,不是别人。我为陛下尽心尽力,就算他把我赶出京都,我也如他所愿。这还没有完,就算我人不在京都,我依旧是他手中的利刃,他想废相,我就让袁宏道配合他。”
李云睿的这段话,本意是输出情绪,但是我们细品之后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的信息量简直惊人。
陛下需要什么我就给什么,他不方便做的事情是我在去做,他不愿意查的人是我帮他在查——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揭露了一个隐藏许久的真相,长公主一直是庆帝的黑手套、工具人。
原来,长公主这么多年来之所以坏事做尽、烂事做绝,许多的事情都是在按照庆帝的主意办事、为皇帝背黑锅。正是由于长公主文能管内库,武能干脏活,所以庆帝才会一直信任她、倚重她。
就像罢免林若甫宰相一事,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自然明白个中的缘由——所谓的科场舞弊、杀人灭口,不过是庆帝为了废相这点醋,特意包的一顿饺子。
但是,我们细思废相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才会发现庆帝的高明之处。
林若甫是李云睿的前男友,她才是扳倒林相的不二人选。长公主报复林若甫,安插了袁宏道这枚钉子在林相的身边。如此一来,罢相就从政治事件变成了桃色新闻,庆帝达到了废相的目的,而李云睿则吸引了全部的火力。
这不是我的凭空猜想,而是剧中发生的事实。就在长公主向二皇子吐槽庆帝过河拆桥、兔死狗烹之时,二皇子还曾一脸懵逼地表示,“废相不是你的主意?”
你看,庆帝这一波操作的欺骗性有多强,连长公主最亲密的盟友二皇子都以为林若甫告老还乡是李云睿的报复。这就是庆帝想要的效果——林若甫丢失了相位,李云睿则背上了黑锅。
一边搞钱,一边背锅,长公主的故事和《大明王朝1566》中的严嵩不能说是像,简直是一模一样。
在《大明王朝1566》中,严嵩父子虽然贪婪成性、残害忠良,但大权独揽、把持朝政二十年,安身立命的本钱无非就是三大宝——打仗、搞钱、背黑锅。
严嵩曾经说过,“国库要靠我用的人去攒银子,边关要靠我用的人去打仗,跟皇上过不去的,要靠我用的人去对付。”
这台词、这语气,是不是李云睿的神还原?严嵩与李云睿,他们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是因为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只是,清流最后还是倒严成功,李云睿也将黯然谢幕。作为君王手中的那把刀,严嵩也好,李云睿也罢,他们的结局黯淡、下场凄惨,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价值,而是因为皇帝的手中有了更趁手的兵器。
对于严嵩而言,随着东南剿倭的胜利与改稻为桑的破产,严嵩的处境立刻变得不妙。此时的大明,仗也打完了,严党搞不到钱了,连背黑锅的价值都被陈洪取代了。此情此景,严嵩的倒台就成了必然。
作为乞丐版的严嵩,李云睿也肩负着搞钱与背黑锅的双重使命。只是,就像陈洪的崛起让严党不再具有不可替代性,范闲的出现让李云睿也变得可有可无。
李云睿能背黑锅,范闲也能背;李云睿能经营内库,范闲能经营得更好——在庆帝眼中,范闲是李云睿的完美升级版。
何况,与政治野心疯长、党羽遍布朝堂的李云睿相比,范闲则是一个几乎得罪了整个文官系统与监察系统的孤臣。于是,范闲的火速上位,必然是伴着李云睿的陨落。
不过,李云睿虽然被范闲全方位、无死角地吊打,但唯独在一件事情上,她比范闲更有价值,这就是废相。
范闲是个正直的人,林相又是他的未来岳父,在罢免林若甫这件事情上,庆帝即使想借刀杀人,也只能借长公主的手,来收割林若甫的相位。
故事讲到了这里,我们自然会明白,庆帝迟迟不对李云睿出重拳、下死手,真正的目的就在于要把长公主的剩余价值彻底榨干。只有借李云睿的手,扳倒林若甫之后,他才会像扔掉破鞋一样地把她抛弃。
在林若甫告老还乡之后,庆帝光速地下旨,命令范闲与林婉儿成婚,立马就彻底剥夺了李云睿的财权。
这翻脸的速度,远胜于翻书。
用之若宝器,弃之如敝屣。嘉靖与严嵩,庆帝与李云睿,在帝王心中,工具人,终究是工具。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