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一场预谋已久并事先张扬的狂欢事件。
这是准确定义。
张扬不是贬义词。
一切要从八年前的《三体》电影讲起,那也是事先张扬,令人费解的是,三体还没上映,就被骂到上不了映。
第二件事,是电影的主要投资人林奇先生,离奇死亡。他死于一种预谋,一种封建社会的预谋。
我们随便截取当时的评论:
如图。可以知道,三体在开拍时已经遭遇了惨败,人人都知道这是一部烂片。但人人都没看过。人人都没看过人人都知道它烂了。
似乎是流浪地球的一飞冲天,科幻和刘慈欣也跟着起飞。三体,又一次从销声匿迹到重新张扬。这缘于去年的另一次扑街,三体动画版的扑街。它扑街到什么程度呢?创国漫低分记录。
各路消息可以看出,电视剧《三体》已经声嘶力竭,它们充分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充分把握宣传节点,但也可以看出,张扬已到尽头,它不具备冲上云霄的条件。
对电视剧来说,播出即是胜利。
其他的,倒也不用在意。
这里有很多解释,限于不可解释,不解释。
人们渴望一次成功,无论是什么,更渴望的是狂欢,没有人在意狂欢过后那更大的空虚。
情绪的发泄需要一种载体。
剧的审美,就内味儿。
原著也就内味儿。
你觉得能有多高,普普通通。
让三体迷接受这普普通通,那比把三体拍好还难。
这无功无过,就像接受自己这一生的庸碌。很难。
但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庸碌即庸碌,普通即普通。
可有人知道,我们维持这普通,几乎用尽了所有力气。
三体的实质是思想。
如有。
可以拍出思想。
但那不是我们或者谁能做到的。
假如做到了,那也没有讨论空间。
无论演员如何努力,演技如何炉火纯青,思想不是演出来的。
如有。
要把思想变成易于接受的剧,(如有)那恐怕需要一位比刘慈欣还要有思想的导演才行。
我们必须从当下观众层次出发:
当然可以接受他们的大呼过瘾,甚至赞美。
甚至,可以接接受说,假如每部剧都跟三体在一个水准上,赶上美国不是梦。
还有什么不能接受呢?
我们也从批评的角度简单BB几句:
第一集没抓住人。
想象力也不太存在。
演员只是把台词说了出来。
人和人的关系不对,没情绪。
有些情绪演的痕迹明显。
没事说事,假装事很大的样子。
我们也从艺术家的心理看问题:
剧,是由声光组成的画面。
给大众的艺术不是艺术,是手工艺。
还是太穷,成本还是不够。
那个年代不是只有旧物件。人们爱用新的东西。不要回到过去,一切都是旧的。
抛开一切谈谈:
看着还行,经不住细看。
故事不吸引人。
人们不惊慌,不焦虑。
所以斗不起来。
咱们也从制片方谈谈:
开拍即是勇气,播出就是胜利,不崩就是成功。
祝你在残忍的时代有所寄托,哪怕是一部剧,有所寄托有所值。
作者:大人参
作者简介:这是一个完全按个人喜好偶尔带点公平视角的业余评论家,无需知道她是谁,她是人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