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明德尚能,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明德尚能,知行合一’,按现代理解就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首先既要明白理解并具备高尙的品德,即仁善正义光明磊落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要具备和崇尚为人民服务的知识技能,并要知行合一的去实踐执行;而在选择或作为一个干部时既要尊重知识、科技、尊重人才、自已也同样具有良好的并能创新的工作能力,更要有全心全意用于实踐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即德智体并重,以德为先;既反对选用白卷英雄、光有好思想没有实际工作能力者,也反对有理论有工作能力知行不合一、不认真工作的懒汉,还必须清除只图个人私利为害人民的败类!
这就是我们当今要求的‘明德尚能,知行合一’的重要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但到底该怎么做可否举例说明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说,世间有两种人,要么不解思维即任意去做,要么悬空思索不肯躬行。
而他,砥砺自己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他自己后来总结说,我43岁以前,做事还尚有乡愿意思(考虑个人得失)。现在开始,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即便天下人都说我太狂,我也只依良知行事。
30岁之前,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说得直白点,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他少年时期喜欢习武,不肯专心读书,总是偷偷溜出去做孩子王,左右调度,如战场上排兵布阵一般。
父亲王华见了,很生气:“我家世代以读书显贵,用得着这个吗?”
他反问一句“读书有什么用”,把老爸气得够呛。
后来一度喜欢诗文,打算做一个才子文学家。
不过,很快就又兴趣转淡。他的文友们颇感惋惜,他笑着说,即便学如韩愈、柳宗元,不过为文人,辞如李白、杜甫,不过为诗人,都不是第一等德业。
口气很大,然而什么是第一等德业,他心里其实也很懵圈。
他对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感到不满意,想用实践去验证这些大学问,结果一无所得。
最典型的道理是“格物致知”,于是他对着父亲官署中的竹子,格了三天三夜,只格出一场病来。
他曾在九华山寻访著名的仙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奇人,一心想跟人家学习。结果,一个说他“官气未散”,另一个只对他说了句玄语“周濂溪、程明道是儒家两个好秀才”。没了。
他还曾是一名佛系青年。
一直到30岁之后,确切地说是在31岁的时候,他才感到佛系、道系都不靠谱。
阳明心学诞生后,王阳明兴办龙冈书院,授徒讲学,声名远播,后又受到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邀请,讲学于贵阳书院。此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断延展,渐渐产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这是他心学的第二大层次。“心即理”,可以说是心学的基石,“知行合一”则是心学重要的发展。
知,指的是良知、真心,那如何获得呢?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 大学》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是说做圣人的道理我自己心里本来就具足的,之前是因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这个“理”,所以这是完全不对的啊。这个故事被称为“龙场悟道”。
他说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翻版,慧能大师说的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圣人所悟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个真心本性,就是那个“知”。
此后,王阳明将朱熹的理论整个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欲”,完全把朱熹理学思想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彻底扭转。这又和佛教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不谋而合。
他认为“理”不是在万物之中,而是在人的真心之中,所以他的格物说就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白话来说,就是这个真心是身体的主,意识是由心产生的,知就是意识的本体,物是指意的作用。
所以,格物指的就是去除自己的念头,致知就是恢复本来具足的真心,真心就是良知,这就是心学的核心观点:致良知。
什么是知行合一的行,如何行:
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都按照良知的状态自然而行。
王阳明指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其实,当能够证得真心、良知时,一切本有的智慧生起,自然就可以知道如何行了。因为这时的行是自然而行,顺应一切因缘而行,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在佛教中来说,致知可以说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修行解脱的第一步,见性就是悟道了,但是自身的习气并没有完全消除,所以还需要在生活之中去练习。
《大学》中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就是致知后,就可以达到意诚,意诚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后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齐,家齐后国就可以治,国治了则天下平。获得良知后,修身,才是根本!无论是天子还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怎么实现合一呢?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在日常的言行之中体现良知,知行合一。”
知、行其实是心地功夫的两面,互为表里,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如果先有个所谓的“知”,那一定是知识,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王阳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认为:“证到了良知,没有不行的,自觉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说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完全相应。
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见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经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识(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会自然地体现出来。
拥有智慧的人自然可以了知处事之道,在生活、工作之中去随缘待物,自然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状态去处理事物,妄念不起,自在安然,游刃有余地面对一切,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了。
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对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按常规我们的理解是所学的知识面和行为融合一体。知是知道,识是见识、认识,知与识携手为“知识”。知识是通过书本而存储于大脑记忆的经验,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形式记载、记录,以便借鉴和学习,也可以通过口口传授,手把手的教学等等,那要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说白了就是要和实际的实践相互融合,真正做到才行。
但其实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知道你就要做到,你不能光说知道,实际上行为却做不到。比如说,抽烟,很多人都知道对身体有害,但却戒不了;酗酒,很多人也知道对身体不好,但到酒桌上就什么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还有现实生活中很多不文明的行为,随地乱扔垃圾、随地乱吐痰、乱插队、霸座、破坏公共设施等等,这些三岁小孩都懂是破坏环境,不道德行为,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还要去为之?道理很简单,因为做不到“知行合一”,所以,所做所为无法自我约束,自觉尊守道德法律法规。
当然,人非圣人,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确实很难,只能说能做到尽量去做,确实不能做到也就随波逐流吧。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
怎样理解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呢
感谢邀答: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善,理解为:审心而自知善恶,心是貌之根,面貌有善有恶,我们先不要看。要从审心来做起,命运的善恶也从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
行者心之表,我们的行为是我们心念的一种反应,有其心必有其行,你的心如何是善良诚恳的,你的外表也一定是善良有礼,所以你的行为是你心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善恶,因为观察心不容易观察到,心无相。我们从什么地方看?看一个人的外表、神态、言行、举止、就能够预知他的善恶。
祸福是由于人心的善恶招感的,善恶有报:善招福,恶招祸。
明阳心学告诉我们,处世先修心。为善去恶。知其善而近之,知其恶而远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